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信访是行政诉讼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往往是行政诉讼的第一道程序。那么,它在整个行政诉讼中的作用有哪些呢? 首先,由于行政案件中的绝大部分以及少数诉讼到法院以前的行政案件一般都要经过行政机关处理。这一方面反映行政机关及其信访机构受理行政案件数量多,任务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行政案件在这一阶段的处理对后一阶段(即由法院处理阶段)的处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村民委员会在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地位□李云峰村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这似乎已成为定论,实践中也是这样执行的。但笔者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某些行政管理方面,由于近年制定的部分法律、法规的授权,使村民委员会...  相似文献   

3.
论村民委员会在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地位李云峰一、村民委员会在某些行政管理方面,因法律法规授权而成为行政主体村民委员会虽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因近年来某些法律法规的授权,从而使之在一定的行政管理活动中成为行政主体的。例如在土地管理方面,1988年经全国人大常...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  相似文献   

5.
村民委员会在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了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含义即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国是有9亿农民的大国,村民委员会是中国不可或缺、极具影响的,并在发展中实施管理职能的组织形式。当前,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民主和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一些人民政府的职能正在下放,他们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地位、职责范围等内容也在日渐增加。同时,在实践中与村民委员会有关的行…  相似文献   

6.
当前,人民检察院在我国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十分尴尬。为适应行政诉讼制度改革之需,检察监督原则必须在制度上予以落实和保障。本文就如何实现新时期新形势下检察院地位之重塑,提出了一些具体构想,认为加强诉讼监督和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是解决此问题的两大可能进路。  相似文献   

7.
行政规定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可以成为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为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此处的其他规范性文件,我们可称之为行政规定。行政规定具体包括行政措施与抽象性的决定和命令两种。行政措施是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为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或上级行政机关的决议或命令而规定的各种办法和手段,而抽象性的决定和命令则是各级人民政府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行政规定是现实存在的,虽然目前的法律并未明确行政规定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但行政机关在处理日常行政管理事务中常以行政规定为依据…  相似文献   

8.
校规的法律适用是高校治理及其纠纷解决中的重要问题。单一基本权利观下的校规治理论扭曲了教师、高校、学生与公权力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误读了法律保留原则,也造成了校规治理范围的混沌状态。校规自治的核心在于寻求成员权利保护和学术自由保障之间的平衡。国家法与校规之间不构成上下位法的关系,校规具有填补国家法空白的功能,同时在特定情形下,亦可突破国家法的桎梏。从校规正当性的本源出发,司法审查应当建构组织标准、程序标准与实体标准的多维审查体系。  相似文献   

9.
回归信访制度在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访制度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之一,尽管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目前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孕育着社会不稳定因素。如何改革信访制度,本文主张应使其回归到倾听民意,反映民情这条制度最初设置的道路上来,并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完善其他纠纷解决机制实现对纠纷的立体化、多渠道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对行政案件的裁判,鉴定结论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由行政案件技术性、专业性强这一特点所决定的。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有不少主要就是依据鉴定结论予以定性,进而适用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或处理。另一方面,行政部门多,由于专业不同,  相似文献   

11.
论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对举证责任问题作了明确规定,我们应在司法实践中遵照执行。但目前法学界对此问题还有种种不同的看法,并正在积极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也就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发表点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在行政诉讼的证据制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它作了专门的规定。一、举证责任的概念及性质举证责任这个概念,在我国的诉讼法律中还未使用过,但并不是说没有这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13.
一、人民检察院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一)应当由哪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是指对人民检察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而提出的抗诉。人民检察院行使抗诉权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为了保证人民检察院正确地行使抗诉权,必须确定提出抗诉的主体,即由何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根据我国人民检察院组织第18条、刑事诉讼法第149条第3款、民事诉讼法第185条第1款的规定:最高人  相似文献   

14.
在现行法律体制下,行政规定不属于法律渊源,不是行政诉讼中法院必须适用的法律依据。但行政规定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依据,在现实社会中具有重要的规范功能。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对行政规定既不能完全抛开,又不能完全信任。为了回应社会现实,应当在形式法治的框架内,融入部分实质法治的要素,附条件地承认行政规定的效力,并由法院依照这些条件和规则予以审查。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国情,赋予检察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公诉权有待商榷,应该参照我国《刑法》第98条的规定,在现阶段授予其告诉权。告诉权的理论基础是谦抑论。在司法实践中,应把告诉权理解为法定代理权,这样既可以动用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力量排除外在妨害,又可以尊重公民的起诉权。  相似文献   

16.
富有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在行世50多年之后,无疑走到了制度变迁的一个关口。现今,日趋复杂的"民告官"案使我国行政诉讼法在受案范围方面却无法包揽人们上访带来的问题,要切实维护相对人合法权益,必须适当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现有条件下,完善司法救济制度,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信访功能才是适合我国转型期需要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7.
一、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产物民主是法治的前提与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体现与保障。在历史与现实中,没有无民主的法治,也没有无法治的民主,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理论依据。“法治”的概念包括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和公众的法制观念(或称法律意识)。首要的是立法,社会主义法制原则首先是有法可依。在人民与权力统一的原则下,一方面确认人民与政府是主人与公仆的关系,一切国家机关包括政府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另一方面,肯定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必须切实保护,不容侵…  相似文献   

18.
行政诉讼中的肯定裁判是指人民法院肯定行政机关决定的裁判。在行政诉讼中,法院经过审理,发现行政机关的裁决完全正确合法,或者无损相对人实体权益,法院应当如何进行裁判?这是本文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一、采用何种形式进行裁判对完全正确的行政决定的裁判司法实践中实际存在着五种方式:一是使用裁定,驳回当事人的起诉;二是用判决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三是用裁定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四是用裁定维持行政机关的决定;五是用判决维持行政机关的决定。这些复杂的形式实际上是因为三个问题的混淆而带来的:一是当行政机关的裁决是正确合法的时候,是用判决还是用裁定;二是当行政机关的决定是正确合法时,是采用驳回的方式,还是维持的方式;三是  相似文献   

19.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扩大了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主体,增加了地方政府规章的层级。这种变化满足了地方立法在深化改革中的需求,同时也可能对地方司法造成一定影响。现有的地方政府规章适用规则在如何判断创制性地方政府规章的合法性,如何处理可能发生的新的法律冲突,如何识别事项范围限制等方面存在漏洞和空白。适用规则的不完整可能使法院沦为地方政府规章的执行机关。建议从确立创制性地方政府规章的判断规则、明确事项范围的限制、增加适用冲突的处理规则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论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有限的法律规范与无限的现实世界的差别决定了司法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行政诉讼中,当行政机关与法院对法律规范的理解、解释与适用产生不同看法时,法院可以有三种选择:坚持法院的观点、尊重行政机关的看法或者对分歧不作选择。围绕这一主题,文章从对大量的行政诉讼案例的归纳、分析、总结出发,通过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初步探讨了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问题的意义、确立标准及它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对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制度,发挥法官的司法能动性,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