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抄写笔迹是典型的"非自述"型笔迹——即书写人按照他人笔迹抄写形成的笔迹。在当前笔迹鉴定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平时样本收集困难的情况,那么收集案后样本乃至试验样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条件下,抄写笔迹易收集、数量充足等优点就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并利用。另外,考虑书写水平较低的书写人字迹稳定性较差,抄写的程度较大,在实际办案中也更易搜集研究样本,故本文笔者收集了50个书写水平较低的人的样本,对书写水平较低的书写人抄写笔迹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
笔迹特征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制约,书写条件的改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悬笔书写是变化条件书写的一种。其有别于正常书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运笔轻飘无力,起笔弯曲抖动,书写水平降低,收笔拖拉,字形变大,连写增加,搭配比例走样。司法实践中,一些鉴定人对这些变化特点不了解,从而导致错误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3.
陈云哲 《求索》2014,(4):174-177
日本“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出国之行就是1921年历时4个月的中国之旅。从中国回日本后,芥川较为真实客观地写下了他的中国印象,并辑成《中国游记》出版。《中国游记》书写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书写了他诗意浪漫的中国想象的破碎,书写了他对错位的中国社会现实的负面见闻。这部游记文学价值很是一般,但值得我们研究的是他书写了什幺没书写什幺,为什幺会那样书写,他的书写心态以及他对当时中国观察认识上的误区,这对于我们认识今天的中国和日本仍然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4.
管方 《小康》2010,(4):100-102
从四百年前以方言书写生活的旧时湖南妇女,到四百年后的现代作家与编舞人,不同时代的女性都试图用女人间的私有密码,书写传递心声  相似文献   

5.
王灿  王佑江 《前沿》2012,(3):194-197
近年来,以个体性对历史进行关注为特点的大众历史书写颇受热捧。由于长期以来历史书写被垄断加上传统史学书写叙事功能的退化造成了历史的困境与冷遇,而在后现代大众文化与史学自身所带有的休闲功能诱使下,大众历史书写规模逐渐蔚为大观。虽然这种大众化的历史书写是对历史书写规范的一种解构,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新型的建构。尽管大众历史书写受热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但这种受热现象并不能宣告“史学热”的来临。  相似文献   

6.
华文教育是华人的母语教育。马来西亚华文小学的华文科目分为华文书写和华文理解。大部分学生在华文理解方面的表现都不俗,惟在书写方面的表现则比较差,华文作文成绩明显每况愈下。本文以学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查询他们对华文书写问题根源的看法,以自我审视检讨的手法,来探讨学生作文水平不高的原因,以寻求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7.
聂茂 《求索》2014,(7):128-132
欧美自然主义文学,主要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蕴。《香樟年记》展示一个生活在中国当下都市中的亲历者对自然的真实感受,可以视为自然主义文学的中国书写,这种书写回归传统价值,唤起人们对于自然应有的珍爱和尊重,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任何历史书写都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需求的反映,“中国疆域沿革史”的历史书写也是如此。受到“天下观”和“疆域观”的影响,中国古代并不存在现代意义的“疆域沿革史”。民国时期,基于中国传统的“政区沿革”的研究,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以王朝疆域为描述对象的“中国疆域沿革史”的历史书写,其目的在于唤起民族自豪感以及救亡图存。1949年之后,曾存在多种“中国疆域沿革史”的历史书写,差异在于涉及的“历史上中国疆域”的范围。最终谭其骧提出的方案占据了主导,因为其满足了对内强化民族团结、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对外抵制各种对我国领土无理要求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9.
荧光光谱法检验常见书写信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荧光光谱法对十种不同批号的书写信纸样品中荧光增白剂进行了种类鉴定,又采用荧光增白剂VBL为标准物对七种含有同种荧光增白剂不同批号的书写信纸样品中荧光增白剂进行了相对含量的分析,取得了良好的鉴别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建林 《台声》2014,(3):45-46
现在,但凡记录古迹的文字,都显得尤为弥足珍贵。只因人们能从那些文字中,触摸到历史的印迹,能窥探到过往的繁华热闹,也能窥视到淹没在时光里的已逝的风景。在300年前,有一个叫郁永河的人,为探勘硫磺矿,沿台湾岛西部平原北上,耗时7个月,从台南走到淡水,披荆斩棘、冒险犯难,历经艰辛,一路书写见闻、记录人文地理、描写山光水色,书写了三百年前的台湾,留下了传世著作《裨海纪游》。  相似文献   

11.
陈虹 《求索》2015,(1):183-187
汉字的书写深受器物载体的影响,其美学风貌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陶片甲骨上的书写,青铜碑碣上的书写,简牍绢帛上的书写,纸张上的书写和计算机书写。陶片甲骨上的文字稚拙古朴;青铜碑碣上的文字圆润凝重;简牍与帛书上的文字舒展流畅;纸张上的挥毫泼墨使汉字的书写成为了一门艺术;而数字化时代计算机"书写"的出现,更是让书写者可以任意挥洒个人的情感和意趣。  相似文献   

12.
左手伪装笔迹鉴定原理采撷与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案件中,行为人故意临时用左手做伪装书写,以掩盖自身真实的书写笔迹。左手伪装笔迹与右手正常笔迹之间虽存在较大差异,但可以通过比较检验对书写人进行同一认定。由于个体生理特性以及书写运动机理,书写人的左手字往往能够反映其右手书写活动中的某些书写动力定型,为鉴定左手伪装笔迹提供了重要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颐武 《时事报告》2013,(10):51-52
我们每个中国人,幼年时期最早的启蒙教育就是识字。如今,国民的文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识字率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高。但是,我们对汉字的使用能力却大不如前了,乱用汉字、提笔忘字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主要是电脑打字代替书写汉字造成的。电脑打字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降低了我们对书写汉字的兴趣,加之其以音求字的输入方式让汉字拼音化,人们对汉字字形的认知能力大大降低,最后“退化”成只会认字,不会用字、写字。  相似文献   

14.
生死书     
穆玉敏 《人民公安》2006,(22):56-56
人,生到死,始终在书写自己的生死书,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生死书,人死了.书也就舍上了。人没办法不死.于是.人人都追求正常的寿终,因为那是生命的本然。然而,人生无常,谁又能保证自己能从容地书写完自己的生死书呢?特别是一线警察,他们每天都可能面临死亡.他们的生死书随时都面临着结尾。  相似文献   

15.
张放 《人民公安》2011,(6):24-25
“19”这个数字,成了刻在付淑芝老人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一条黑色线段,线段的两个端点,是马氏父子用生命书写的中国消防史上永载史册的两次壮举。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一例添加书写案例,通过对具体检验过程的详细描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添加书写案例的一般检验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毛笔,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作为我国古代最常见的书写工具,可以说,千古文章自君始,文明历史它记录。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整个世界文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作为表意文字,展现了它内涵丰富、结构独特、表达细腻等神奇的魅力。首先汉字书写是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次,由基本笔画构成的汉字,可以让学生在领会笔画之间的书写变化及不同的组字规律,尽  相似文献   

19.
会计人员在阿拉伯数字、中文大写数字、出票日期的书写和“人民币”字样、人民币缩写符号“ ”、“0”、“零”、“整 (正 )”、分隔号的使用方面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研究会计人员职业性书写特征 ,对检验案件中涉及的各种会计资料的真伪 ,确认伪造、变造事实 ,认定作为物证资料的会计资料的书写人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书写文件制成时间的系统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系统论的高度出发 ,强调了书写时间检验应全面、系统、多角度、全方位地利用检材提供的信息 ,并探讨了建立书写文件制成时间检验系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