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犯罪根源论     
犯罪根源是犯罪学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在罪固体系中,按照它们于犯罪结果发生所表现的作用程度与方式,有四个不同的层次──犯罪根源、犯罪原因、犯罪条件与犯罪相关因素。犯罪根源是犯罪因果链条中的最终端,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犯罪形态和变化规律,可称为“原因的原因”,或犯罪的“终极原因”。长期以来,我们把私有制看成是产生刑事犯罪的总根源,这是犯罪根源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误解,以马克思主义犯罪观为指导,深刻领会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深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将发现,社会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才是犯罪的总根源。  相似文献   

2.
犯罪学的生态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生态学理论和实践在犯罪学领域的运用。18世纪后期以来,犯罪学理论研究、实证方法的发展和完善为犯罪生态学的产生奠定了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基础。社会犯罪现象的共同性和全球危害性,以及人类对社会安宁和持续发展的渴望为犯罪生态学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契机。因而,犯罪生态学应从犯罪生态圈和犯罪形态的新视角出发,着眼于构建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运行机制,提高社会生态系统的犯罪免疫力,以抑制和消除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3.
犯罪社会学,亦称“社会犯罪学”、“刑事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犯罪现象,分析犯罪问题的学科。是紧密联系社会学和犯罪学的一门边缘学科。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犯罪现象进行了研究,在刑事政策、刑罚制度、劳动改造等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犯罪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还是处在创建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要求我们尽快地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犯罪学应控制和减少犯罪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学科任务决定了犯罪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现象,但是,当前我国犯罪学对犯罪现象的研究存在着结构性缺失,即注重对“初级犯罪现象”的研究,忽视了对作为犯罪对策效果的“次级犯罪现象”的研究,从而导致犯罪学理论体系在完整性上存在缺陷。要完善犯罪学研究对象的结构性缺失,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在理论上构建犯罪(刑事)学科一体化;在实践中加强对犯罪对策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犯罪作为一种复杂的反社会现象,其产生不是一元的因素,而是多样因素,但不是无主次之分,而是有着严格的层次。本文在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产生犯罪的根源所谓犯罪根源,是指产生犯罪决定性的因素。正如马克思所言,犯罪不是随心所欲产生的,而是社会私有制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而出现,随着阶级  相似文献   

6.
犯罪学这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百科知识式的学科,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医学,这一命题是理解犯罪学学科性质的新思路,是犯罪学理论研究走出迷思的途径.以"除恶防害"宗旨服务于社会的犯罪学理论和以"除病消灾"为宗旨服务于人类的医学具有相同的思维模式,这是理解犯罪学在学科性质上属于社会医学的主要根据之一.将犯罪问题看成社会疾病,原本就是犯罪学和社会学产生以来就有的思想,但由于传统的思维定式和刑法学理论的强势地位,导致犯罪学理论沦为刑事科学的附庸.因此,它的这一闪光思想未能使刑罚主义在治理犯罪的实践中让位于医学模式,从而形成了犯罪学理论愈发达,犯罪现象愈严重的奇怪现象,这说明犯罪学理论还未达到应有的科学程度和影响显著的社会地位.因此,需要依据犯罪学的性质要求进行变革,以充分发挥其效能和取得医治犯罪的理论主导地位并服务于社会.犯罪学理论和学科,既然属于医治社会疾病的理论和学科,那么,它对于专事处理"犯罪"这一社会病患的刑事法律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必然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关于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学界观点并不一致。流行的提法是:犯罪学是以犯罪原因和预防犯罪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事实上,犯罪学研究的对象并不限于此。因为要探究犯罪原因,就必须首先研究犯罪情况、特点和规律等等,亦即必须研究作为犯罪原因外部形式的犯罪现象。犯罪现象和犯罪原因尽管具有形影表里的关系,但从严格的犯罪学意义上说,二者并不存在相互包容或直接同一的关系。因此,上述提法外延显属过窄。《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认为:“犯罪学是以犯罪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但是,到底什么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关于犯罪学系统的理论阐述,但是他们对于犯罪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却非常深刻。他们关于犯罪的概念、产生的原因、犯罪的本质、犯罪的作用、犯罪的预防和犯罪消亡等的阐述形成了一个内在统一的有关犯罪学的思想脉络,成为我国犯罪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作为宽容刑罚观的产物,其犯罪学依据主要在于人们对犯罪、犯罪人以及犯罪人如何重返社会的认识步步推进:首先,人类对犯罪本质、犯罪是否正常现象、犯罪与环境的关系认识趋于客观,为科学的刑罚观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回答了“犯罪人应不应矫正”的问题;其次,随着人类对犯罪人是否正常人、犯罪人“到底能不能改变”等认识逐步丰富,更坚定树立了“犯罪人能够矫正”的基本信念;最后,随着重犯累犯现象增多,人类对犯罪人如何重返社会的思考更趋理性,认为如果让犯罪人在社区中接受矫正而非禁闭于监狱与世隔绝,有利于其顺利再社会化和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0.
论犯罪学的当代学术前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犯罪学的“学术前沿”前冠以“当代”两字 ,则意味着它指的是犯罪学研究在当前某个特定时期所处的制高点 ,并且反映着犯罪学最新研究阶段总的学科理论发展趋势。“三跨多维”这一立体式概括性命题是中国犯罪学乃至整个世界犯罪学学术前沿所面对的反映该学科前进方向的“世纪性论题” ,或者称之为“新世纪犯罪学学术前沿总命题”。形形色色的社会犯罪现象与扑朔迷离的个体犯罪行为 ,对西方、东欧传统犯罪学理论与我国犯罪学诸家学说所提出的挑战是相当严峻的 ,尽管全球犯罪学学术理论界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活跃程度 ,然而 ,根基扎实、学养丰厚的创新理论却反而日益鲜见。出现这一“跨世纪犯罪学活跃程度与研究水平层反差景观”的症结点的原因 :1 犯罪学理论的吸纳面过狭 ;2 犯罪学伪说的批判意识过淡 ;3 犯罪学对策研究理论力度过弱。  相似文献   

11.
犯罪学研究是刑法学思想变革的推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犯罪学的研究对象,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上客观存在的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犯罪学研究改变了人们对犯罪的无知,修正了对犯罪的偏见与歧视,推动了刑法思想及规范的变革,也推动了刑法学理论研究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侦查实践角度看犯罪本体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学对犯罪本质、犯罪原因等的本体论追求 ,是犯罪客体化的产物。这种追求是社会犯罪文化观的一种知识层面的表述 ,并不是犯罪学科学化的基础。从刑罚实践的历史进程看 ,犯罪作为刑罚实践的一个环节 ,构成了刑罚实践的手段 ,而不是脱离刑罚实践并与刑罚实践相对峙的外在的自在事实。因此 ,犯罪体现了刑罚实践的结构性特征 ,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所谓犯罪根源,是指产生犯罪现象的终极原因和根本原因。”文章认为,产生个人主义的事物就是犯罪根源。在私有制社会里,个人所有制作为私有制的配套制度,与私有制一起产生个人主义,它是犯罪的源头。私有制是产生犯罪的根本原因,它与个人所有制一起构成犯罪的根源,并派生出犯罪的个人原因、社会原因。个人所有制和私有制两种财产制度具有二重性,是过去也是今后犯罪存在的原因。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存在犯罪根源。我们不能企求立即铲除犯罪根源,而只能在不影响这两种财产制度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下,限制其消极作用,使之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正面临刑事犯罪的又一次大高峰.犯罪作为宏观社会现象,是影响社会治安问题的最主要因素.“犯罪大高峰”现象则是我国当前社会治安问题日趋严重的突出表现.我国刑事犯罪为什么会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出现“大高峰”现象?新时期社会治安问题日趋严重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述犯罪时曾指出:“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和法一样,也不是随心所欲地产生的.相反地,犯罪和现代的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从说明一个特定历史情况(即阶级对抗社会中的犯罪就其性质而言无不带有阶级印记)出发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一切社会的普遍命题——犯罪和现行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现实的实际社会存在,它既包含控制犯罪的条件,也包含促成犯罪的条件.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犯罪产生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观点,结合我国现实的实际社会存在,笔者认为,在我国现存的生产方式结构、思想意识结构、个体心理结构、社会控制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产生或促成犯罪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人类基因组计划同“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人类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和重大工程。今年6月人类基因组草图被宣布完成后 ,在全球引起震动 ,学界从不同专业角度对此进行了阐述和讨论。它对犯罪学研究和发展也将产生较大影响 ,对此应引起犯罪学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从风险社会的角度出发讨论入罪问题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要弄清因风险社会产生的犯罪问题就需要对犯罪进行不同视角的考察。犯罪学、刑法学和侦查学视域中的犯罪是不一样的,具体表现为:犯罪学研究犯罪现象,刑法学研究犯罪方式,侦查学研究犯罪行为。由于社会具有不同的面向,所以需要认定直接影响犯罪的社会面向是什么。可以肯定,风险社会和犯罪并不直接相关。直接影响犯罪的是其他社会面向,比如信息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着重培养技术型人才,实现侦查的专业性是侦查应对犯罪之策。  相似文献   

17.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疾病与社会有机体健康(安全),而不是传统认为的疾病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犯罪现象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学者的研究,是因为它不利于人们的生存利益和社会的发展,是危害社会有机体健康的社会病态现象。犯罪学对犯罪现象的研究是为了消除犯罪对于社会有机体健康的危害,类似于医学致力于消除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一样。因此,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社会医学。  相似文献   

18.
我国犯罪学科迟迟不能登上与其意义相称的学科殿堂,根本原因就是对该学科的性质和价值认识不清。我们需从犯罪学研究对象和功能入手,考察其性质与功能的价值。犯罪学的功能是通过对犯罪现象和犯罪原因的研究,认识和揭示犯罪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控制和治理犯罪的理论与对策方略。犯罪学的价值既体现在其对犯罪的预防、控制和治理的理论与对策方略的有效性的作用上,又体现在其所针对的对象对社会的危害性严重程度和高发的态势上。  相似文献   

19.
论犯罪学的恐怖犯罪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恐怖主义”、“暴力恐怖犯罪”等概念不应是犯罪学研究的概念范畴 ,“恐怖犯罪”概念才能更准确地体现犯罪学的学科特点。在这个概念体系下 ,恐怖犯罪的内涵既不同于恐怖主义 ,也不同于刑法上的恐怖活动 ;它与一般暴力犯罪的区别在于犯罪目标的不确定性和制造出了恐怖心理或恐怖气氛 ;恐怖犯罪的目的可以是多元化的 ,政治性不是恐怖犯罪的本质特征 ;恐怖犯罪既可以是集团、组织、团体实施的 ,也可以是个人实施的。  相似文献   

20.
《犯罪学——犯罪现象·原因·对策》论著有三大特点。一是注重将犯罪学理论同治理犯罪实践紧密连结 ,二是体例明晰而严整 ,三是在犯罪现象、犯罪增长、犯罪规律、犯罪因素等方面多有理论建树 ,四是全书条理清晰、层次清楚。该书不足处在于对犯罪学发展史和犯罪研究流派的介绍过于简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