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小康》2017,(35)
正11月26日晚,侯波离世,享年93岁。这位曾经拍摄过开国大典的毛泽东御用摄影师,与她诸多著名摄影作品,一同归于历史的记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作为新中国在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凡参加过开国大典的人,谁都能讲一段与它有关的故事,在天安门城楼上见到了谁,毛泽东那天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态等等。侯波作为摄影师,也有自己的独特的角度,而她拍摄的那张照片,在  相似文献   

2.
1949年10月1日,对于全国各族人民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节日。这一天,在天安门城楼和广场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简称“开国大典”。“开国大典”的盛况,通过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的实况广播,传遍神州大地,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3.
孟红 《协商论坛》2014,(9):53-55
在开国大典阅兵式上,毛泽东的心情是“又愉快又不愉快” 1949年10月1日,中国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丁。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为领导和推动这一历史巨变的关键人物毛泽东,这一天在他的一生中最具有特殊意义,他的心情应当说是格外兴奋的。  相似文献   

4.
我党中央历史文献片《中国农工民主党》摄制组到全国各地拍摄过程中,陆续发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历史遣迹,如我国多党合作的重要历史见证地——马迭尔宾馆,邓演达与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史料,江阴炮台起义的史料,湘西武装斗争史料等。这些珍贵的史料不仅有利于广大党员加深了解我国多党合作的光辉历程以及我党早期领导人的革命历史,而且对补充和完善我党党史有重大参考价值。为了加强对广大党员的党史教育,本刊从今年第1期开始刊登这些珍贵的史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2002年3月,笔者参与陪同中央统战部和新华社牵头的《珍藏历史》大型专题片摄制组,在重庆寻访各民主党派历史遗址和故居。在摄制大纲中,农工民主党的拍摄点有李子坝半山新村和北碚金刚碑两个。笔者拍摄了一组照片,并查阅有关资料作为图片说明。  相似文献   

6.
4月29日早晨7点26分,我把《白鹿原》这本书装进了文件夹,上了摄制组的车,和他们一起回乡拍片.当时,辽宁文学院正拍摄宣传我事迹的微电影,如果不带着《白鹿原》这书,是说不清改变我命运的因由的,而且在剧本中,还专门标注要把我读《白鹿原》的镜头做特写处理.  相似文献   

7.
兰燕飞 《小康》2009,(10):20-25
时间开始了。1949年10月1日的北京,掀开了新的一页。一个新政权的确立,不可能是从天而降。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到开幕,从政协会议十天的群体决策到开国大典,再从开国大典到一个完备政府的形成,被时空高度压缩的1949年,对于新中国而言,注定是一个始终不曾被解读完毕的一年。  相似文献   

8.
1949年9月30日,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人民共和国的列车刚刚穿过黑暗的历史隧道,欢欣鼓舞的松江人民在这开国大典的前日,假座松江邱家湾天主教堂,隆重召开松江历史上空前的全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相似文献   

9.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毛泽东这句名言并非在开国大典上所说的,而是在1949年9月21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庄严宣告,这一天,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新中国正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10.
国庆日由来     
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当天《人民日报》所发消息的标题即为“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今日在首都隆重举行”。当时的盛况在今天全国政协档案处保存的一部  相似文献   

11.
1949年的每一个日子,都是令人兴奋的。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一个新型的人民共和国就要诞生了。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彭真、聂荣臻、林伯渠、李维汉等同志为副主任的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拟定开国大典包括三大项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仪式;三、人民群众游行活动。 作为开国大典一个重大项目的阅兵仪式,是我军历史上最盛大、最庄严的一次庆典。朱德总司令任阅  相似文献   

12.
1949年9月的北京,全城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之中,新中国就要诞生了。那时,我在华北军区政治部画报社任摄影记者,参加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采访,还被派在天安门城楼上拍摄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相似文献   

13.
李志海 《中国人大》2009,(13):49-50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征天安门广场举行。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就在毛主席将要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一个人走上来帮助毛主席调整好话筒的高度。他就是李志海!历史记录下了这一刻!命运注定要把他们和这段重大事件一起写入历史!  相似文献   

14.
一2002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和新华社来渝拍摄专题片《珍藏历史》时,寻访各民主党派历史遗址和民主人士故居。笔者曾陪同摄制组到过抗战时期农工党前身解放行动委员会的遗址——民利制革厂。但当时仅仅知道在北碚区金刚碑镇,并不清楚其确切的位置,对相关资料也  相似文献   

15.
张彦(副总编辑):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下午三时,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按着电钮将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在广场的旗杆上。这时候,我作为在香港出版的英文半月刊《中国文摘》的记者,就站在离他几米远的地方,举着我的康塔克斯相机,忙於把这必将载入史册的镜头——开国大典一一地拍摄下来。当时,我强烈地意识到,一个影响远远超过中国疆域的伟大历史事件正在发生。但是,影响究竟有多深多远,我  相似文献   

16.
姚远 《传承》2009,(19):11-13
1949年10月1日是极具划时代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日。这天,新中国将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以蒋介石为首的台湾国民党为了阻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他们铤而走险,派出了一支又一支特别行动队,妄图谋害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领  相似文献   

17.
杨兆麟 《中国人大》2009,(14):52-52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是举国同庆的光辉节日,永远彪炳史册。而开国大典的实况广播工作,也是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18.
正潘志祥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所有的改变开始于1994年的春天。那一年,潘志祥才6岁,正在上学前班。4月的一天,中央电视台陈晓卿导演带着一个摄制组,来到了他的家乡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小寨村。摄制组是来拍摄一部叫《龙脊》的纪录片。那时,小寨村不通路、不通电,水是用竹子从山上引下来的,公路只通到一个叫大虎山的地方,从那里步行到小寨村要三个多小时,摄制组的设备都靠村民人工搬运。路途遥远,肩挑背扛,全体村民花了一天的时间,才帮摄制组把所有的设备运到  相似文献   

19.
宗绪盛 《北京观察》2014,(10):72-74
正一转眼,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创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5年的历程,这一幅《新中国地图》最早见证和记载了它诞生时的光辉历史进程,并在人们心中永久地留下了那激荡人心的伟大时刻。这也就是它最大的历史价值。在1999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国庆50周年"特别节目中,节目主持人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出版于1949年11月,且被称之为最早的第一张《新中国地图》。其实,这是不准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幅《新中国地图》实际出版于1949年9月,而不是在"开国大典"之后的11月。按照人们一  相似文献   

20.
曹楠 《北京观察》2021,(5):40-41
1949年5月18日,北平的天气变暖了.深夜,双清别墅的灯光依然亮着,劳累了一天的毛泽东还在不知疲倦地伏案批阅文电,里间床上一位神秘客人已经酣然入睡.这位神秘的客人是谁?为什么留宿毛泽东处?让我们走进历史的镜头,探个究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