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周人物     
《南风窗》2003,(23)
青春美国的缩影 11月22日是约翰·肯尼迪被刺身亡40周年。作为一名爱尔兰裔信奉天主教的总统,约翰·肯尼迪充满激情和梦幻色彩。他念过哈佛和斯坦福,曾在对日作战中负伤;29岁即当选为议员,43岁借助电视辩论击败尼克松赢得大选;任内推动了黑人民权运动、促进了美苏缓和,开拓了人类宇航事业的“新边疆”。 1963年11月22日,约翰在达拉斯街头遇刺身亡,娇妻杰奎琳随后改嫁希腊船王。5年后,约翰的弟弟、正竞选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资本主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篇访谈文章最早发表在网站http:aurora.icaap.org的2004年8月在线“采访著名思想家和作家”的栏目中,后该文被稍作修改后正式发表在2004年11月的《每月评论》(MonthlyReview)上。采访人丹尼斯·瑟龙是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师、该校“新自由主义的全球主义及其挑战者”研究项目的研究人员;被采访人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则是美国俄勒冈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著有《马克思的生态学》、《脆弱的星球》和《生态学与资本主义的对立》等著作,被誉为当代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改革的悲剧与出路——俄罗斯与新世界秩序》一书是俄罗斯经济学家谢尔盖·格拉济耶夫于1998年出版的。该书在俄罗斯出了一版、二版,后被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近日,该书的中文版由我国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4.
汉娜·比彻在中国不应该是个名人,她仅仅是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名驻沪记者,但一篇文章却使她搅进了中国这场关于贫富分化的争论之中。 去年9月,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汉娜·比彻的一篇文章,这个美国记者在  相似文献   

5.
新闻眼     
《南风窗》2004,(15)
对于这个在肯尼迪老家马萨诸塞州波 士顿市召开的对未来选举至关重要的代表 大会,虽然现在肯尼迪家族辈分最高的爱 德华·肯尼迪早就表示,他并不想把这次 民主党大会搞成肯尼迪家族的大会,但众 多明星为肯尼迪家族助阵的事实,还是让 克里感到尴尬。 克里同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相似之处 颇多,例如姓名缩写都是J F K,都出生于 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贵族家庭,都 有服兵役的历史,都是上尉军衔,都是以 马萨诸塞州联邦参议员身份竞选总统,都 信仰天主教,都挑选了来自南部的信仰新 教的参议员作为自己的竞选搭档,而两位 搭档都曾是竞选主角在党内提名阶段的竞  相似文献   

6.
保罗·盖蒂是美国的石油大王,1957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美国首富”。1976年盖蒂逝世时,他的财富达到40亿美元。保罗·盖蒂20岁时,有两年时间在他父亲的油田里做杂工,取得了很可贵的采油经验。到22岁时,他在牛津大学读了两年书,回到美国后,他放弃了准备做外交官的打算,决定投资自己熟悉的采油业。他以500元买了一块地,便成立公司筹款在那块地上凿一口探井。这口井日产原油720桶。两个星期后,那块地卖给了另一家石油公司,他第一次赚得1.2万元的利润,这就坚定了他在石油  相似文献   

7.
美刊《政治事务》2004年6月号刊登了该刊记者对美国著名左翼经济学家 (著有《华尔街》、《新经济之后》等畅销书)、《左翼商业观察家》杂志的创办人道格·亨伍德的访谈, 题目为《非主流经济学: 专访道格·亨伍德》。亨伍德在采访中谈到了全球化与老式帝国主义的异同、美国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民主党在2004年大选中在经济议题上可能陷入被动局面等等内容。访谈主要内容如下。记 者: 在《新经济之后》一书中, 您主张全球化一直是资本主义的一个特征。道格·亨伍德 (以下简称亨伍德): 某些对经济现状不满的人认为, 全球化是一个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8.
20 0 4年 2月 2 8日 ,美国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于纽约去世 ,享年94岁。世界左翼学者随后发表了很多纪念文章 ,这里选取的是《每月评论》网站 2 0 0 4年 4月 10日刊登的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所著的题为《纪念保罗·斯威齐》的长篇悼念文章。该文结合斯威齐的生平、著作 ,详细地介绍了斯威齐、他创办的《每月评论》杂志和每月评论出版社在批判地分析资本主义和推进社会主义运动上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对我们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极有帮助 ,现摘译如下 ,以纪念保罗·斯威齐。一保罗·斯威齐 1910年 4月 10日出生于…  相似文献   

9.
去年到哈佛肯尼迪学院读书是个好时机。第一,美国在经历了“9·11”和安然事件之后,对自己不再那么盲目自信了,不再那么急于推销自己的观点了。在肯尼迪学院,中国学生的意见变得重要了。第二,去年以来,不断有中国政府的高级官员来肯尼迪学院学习,他们的素质水平让人尊敬。再加上中国经济形势一直向好,真让中国人扬眉吐气。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1月2日美国http://www·coun-terpunch·org网站发表了斯坦达德·谢弗对著名的《超级帝国主义》一书的作者迈克尔·赫德森的采访。在访谈中,赫德森指出,早在尼克松政府时期,他就撰写了《超级帝国主义》一书(该书最初是为政府做的一份研究报告)并指明: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如果扩大当时已很严重的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在相当长时期内可以加强美国的地位,但会加剧世界经济的失衡,因此不能走这一条道路。但美国政府看到赫德森的报告后却说“这样好极了”,于是从此走上努力扩大赤字的道路,直至劫持整个世界经济为自己的泡沫经济和越战以来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政治事务》杂志2002年第11期发表书评,介绍一本关于美国著名女权主义者S.G.杜波依斯的传记作品《种族妇女:雪莉·格雷厄姆·杜波依斯的生活》 (RaceWoman:The Lives of Shirley Graham Du Bois),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2.
声音     
《南风窗》2004,(11)
领奖时我太激动了,忘了感谢布什、切尼和拉姆斯菲尔德。没有他们,我的影片怎能如此精彩?想到他们我真该热泪盈眶。--美国"左翼作家兼导演"迈克尔·摩尔在其"批判布什"的纪录片《华氏9·11》夺得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后喜不自禁。《华氏9·11》因海外获奖一举摆脱本土"禁映"的命运,将于今年下半年在美国公映。  相似文献   

13.
美共主办的《政治事务》杂志2004年1月号刊登了该刊记者对美共主席萨姆·韦布题为《民主极其重要》的访谈。在访谈中,韦布认为在美国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共产党要重视美国的民主传统,否则社会主义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将被边缘化。访谈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4.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贝尔福科学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BelferCentreforScience&InternationalAffairs)学者凯利·西姆斯·加拉格尔(KellySimsGallagher)于2004年8月在英刊《能源政策》发表了题为《能源技术跨越的限制———来自中国汽车工业的证据》的文章。该文集中分析了为什么在中外合资办企业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工业的能源技术没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重点分析了政府政策方面的原因。其分析虽然局限于汽车行业,但提出的问题具有广泛意义,对中国能源政策的制定有所启发。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在能源可持续发展领域里最吸引人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到纽约探亲,想不到能读到许多有兴味的书,如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钱钟书的《人·兽·鬼》;张戎的《鸿——一个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张北海的《美国,六个故事》、《美国,美国》等等,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事情缘起于纽约去春反常的天气。  相似文献   

16.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1952年生于美国芝加哥,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职于兰德公司、美国国务院和乔治·梅森大学,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该校高级国际研究院院长。1989年,福山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历史的终结?”(The End of History?)一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论。1992年,在前文基础上,福山出版了《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一书,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历史终结论”。2003年3月17日,应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邀请,福山教授在北京大学作了题为“‘9·11’后的世界:历史依旧终结?”(The World after September ll:Is History Still Over?)的学术讲演。在讲演中,福山教授结合“9·11”事件后新的国际政治形势,阐发了他对“历史终结论”的一些思考。本文即根据此次讲演的录音整理而成,供学界参考,以期引起讨论。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有些是我们不能同意的,为尊重作者著作权起见,本文未加删节,请读者在阅读时注意。  相似文献   

17.
《阿雷格里港宣言》及评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http://www·zmag·org网站2005年4月2日发表了题为《〈阿格雷里港宣言〉及评论》的文章,该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参加第五届世界社会论坛的19位世界著名的进步学者,包括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萨米尔·阿明、贝纳德·卡森(Benard Cassen)、沃尔登·贝洛(Walden Bello)等共同起草的《阿格雷里港宣言》;第二部分是南非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帕特里克·邦德对该宣言所作的逐条评论。现将该《宣言》及邦德的评论译介如下。《阿雷格里港宣言》自从2001年1月召开第一届世界社会论坛以来,无论在国家还是在地方层面,社会论坛现象已超越自身而扩…  相似文献   

18.
美国NBA职业篮球著名教练帕特·莱利(Pat Riley)曾这样评价心灵教育家安东尼·罗宾:“冠军永远是属于那些不断进步并且保持巅峰状态的人,安东尼·罗宾是各行各业巅峰战士的终极教练。”《唤醒心中的巨人》则是罗宾继《激发心灵潜力》(本刊去年9月号曾作摘编)后又一巨著。  相似文献   

19.
2003年4月29日澳大利亚http://www.wsws.org网站刊登了尼克·比姆斯题为《传统“经济智慧”被颠倒》一文,认为通货紧缩在重创日本经济后,正降临欧洲特别是其中心德国,美国不会也无能力挽救。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之间冲突将加剧。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0.
埃拉·贝克是20世纪美国民权运动和黑人运动的重要领袖,她发起和参与了很多重要的民权运动和黑人运动团体,为黑人的自由运动作出了贡献。特德·格利克(Ted Glick)在美刊《Z》杂志2005年第6期上发表书评,介绍巴巴拉·兰斯比的新著《埃拉·贝克和黑人自由运动》(Barbara Ransby,Ella Baker and the BlackFreedom Movement,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Press,2005·),认为埃拉·贝克的一生和她所坚持的那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运动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埃拉·贝克是美国民权运动和黑人运动的重要领袖,她参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