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要闻     
《瞭望》1994,(51)
欧安会最高级会议举行 欧安会最高级会议经过两天激烈辩论后,于12月6日在布达佩斯闭幕。会议通过了题为“在新时期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的最后宣言。宣言规定,欧安会正式改名为“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会议还批准向原苏联纳卡地区派遣由3000人组成的国际维和部队。与会各国在波黑问题上分歧严重,波黑政府和俄罗斯均不肯作出妥协。原定列入最后宣言的关于波黑比哈奇局势和关于前南斯拉夫问题的内容没有被通过。 克里斯托弗第6次中东之行 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为打破叙以谈判僵局,重  相似文献   

2.
中亚国家对外政策向更加“全方位”迈进●孙壮志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8月1日首次访问美国,并与克林顿总统举行了会晤,中心议题是里海石油开发和纳卡冲突,在随后签署的一系列合作协议中最重要的是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同美国“莫比尔”、“谢夫隆”、“埃克森”石油公...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国力不断增强,如何将大国的综合实力转化为大国的外交能力,这就关系到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的问题。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是一条与传统大国不同的强国之路,内涵深刻,体系丰富,特征鲜明。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使命凝聚着大国外交中国特色的精髓。"和合文化"构成大国外交中国特色的根基与渊源;"合作共赢"是大国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内涵;"命运共同体"是大国外交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及历史使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探索与历史上崛起大国根本不同的新理念、新道路、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28)
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南海声索国与域外大国的战略互动——南海声索国在南海问题中充当急先锋的角色,多方设法拉东盟和各大国为其非法占有南海权益背书;而以美国为首的域外大国竞相介入南海问题,既出于本国战略需求考虑,也迎合了南海周边国家对华平衡意图。因此,解决南海问题不能单从争端本身出发,而要充分考虑其复杂性,既要积极维护我国的海洋安全和主权,又要顾及和谐周边的战略大局。  相似文献   

5.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的问题始终与制度不完善相联系我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也是一个改革中的大国。进入新阶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矛盾和问题也比较突出,比如资源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愈演愈烈,环境问题的国际政治意义凸显。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环境大国,环境问题也上升为我国对外战略中的重大问题。在国际社会树立一个追求和平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是21世纪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目标,当前,环境问题即是影响同时也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领域。因此,制定正确的环境战略、积极开展环境外交成为构建"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求知》2015,(4):64
如何增强大国改革的穿透力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在1月19日《北京日报》撰文指出,大国的改革,会有大国改革的特殊性。从顶层到底层,从底层到顶层,穿透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这场事关中国命运的改革。增强大国改革的穿透力,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改革的目标要非常清晰,非常简单。清晰和简单的东西,往往穿透力强。现在我们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就是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清晰  相似文献   

8.
杨鲁慧 《理论探讨》2012,(5):10-14,2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是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结构性的重大调整,它无疑为亚太地区的安全稳定带来新的变数及不确定性,不仅导致东亚政治格局的变革,而且对中美关系格局和发展趋向都将产生深刻影响,并成为21世纪国际关系变革调整的前沿地带。这一切关系到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周边地缘政治稳定及亚太大国政治格局的重塑问题。美国战略东移对中美大国关系带来的影响是:中美双方陷入战略猜疑和相互认知的困境;双层权力体系架构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政治经济现象;东亚合作的重点和主渠道地位及作用将受到挑战。中美大国关系格局的战略选择需以它们特殊方式重建再平衡:把大国地缘政治上存在的竞争因素转化为合作协调的动力,扩大和深化中美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建立最基本的"战略互信"来保障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建设中美大国间的关系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之际,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力排众议,坚持中国与美苏英并肩主导未来国际事务,后来又加入法国,共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根据联合国宪章,安理会就非程序问题投票表决时,只要一个大国不同意,决议就不能通过。大国地位不是自封的,其形象最终产生在他国的认识和判断之中。客观而言,罗斯福关于中国大国地位的思想曾经遭到包括丘吉尔在内的当时许多政治家的嘲讽,  相似文献   

10.
文井 《瞭望》2004,(44)
近来,韩国对外政策在发生变化,与大国关系面临挑战,与美在朝核以及美从韩撤军问题上发生争执,与日本对历史和竹岛问题分歧犹存。  相似文献   

11.
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风格鲜明、内涵深刻,说真话说实话,说老百姓爱听的真心话,为国内外社会各界喜闻乐见。习大大的语言力量到底来自哪里?最近出版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一书深入分析了习大大的讲话内容和语言风格,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治大国如烹小鲜——了解国情,科学施政"治大国如烹小鲜"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意思是,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经济领域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在军事领域,科学技术就是第一战斗力。军事实力的增长,不但要以经济为后盾,更要掌握一系列尖端、核心的军事技术。大国之所以成为大国,全凭那些深藏不露的大国之器,同时,大国利益的最大化和排他性,又导致那些敏感技术被严密垄断着。  相似文献   

13.
东北亚地区是美、俄、中、日利益与矛盾的交汇点,大国间的利益冲突与战略调整是东北亚地区安全与否的重要原因 自去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 对南斯拉夫的军事打击以 来,东北亚地区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对该地区的大国关系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有何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长期在日本和朝鲜半岛驻军,迄今仍保持着10万兵力的“前沿防御”态势,因此,美国是东北亚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显而易见,东北亚地区是美、俄、中、日四大国利益与矛盾的交汇点,大国间的利益冲突与战略调整是东北亚地…  相似文献   

14.
史敏 《瞭望》1992,(50)
冷战后的亚太形势,从政治领域看,问题仍然不少,但比欧洲局势平静得多。我们可从大国关系和热点问题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关于大国关系,目前在亚太地区主要是美、中、日、俄四边关系。首先是美中关系。现在两国关系比1989年6月以后已有明显改善,但矛盾不断发生。新  相似文献   

15.
作为农业大国和贸易大国,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状况与此极不相称。 数字或许有些枯燥,但可以说明问题。 目前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为第四位,而农产品出口则在10名以外,不但远远低于美、法、荷、加,也低于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甚至低于巴西;2003年我国平均出口增速超过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团结稳定的国内环境,也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对营造和平国际环境以便顺利实现中国梦至关重要。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时代背景、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大意义、如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四个方面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人生隽语     
《民主》2014,(9):64-64
<正>金红光(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国际地位进入上升期,从一个贫穷的国家成功地转型为国际上瞩目的"大国"。但我们还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面临着如何从一个大国转变为一个"强国"的历史性转折的机遇与挑战。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重大问题,如何协调和解决好,正是我们这代人现实和历史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任永健 《学理论》2013,(20):26-27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两国不断互动的结果,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既有别于以往的中美关系,也有别于以往的大国关系,更有助于摆脱守城国和崛起国必有一战的逻辑怪圈,进而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作为国际社会行为体,为了维持其生存与发展,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体互动中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与义务,即国际责任,这是获得国际社会认可的基本前提。在国际法意义上,主权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然而在现实的国际社会中存在一种只有少数几个大国或大国集团履行的特殊责任,即大国责任,按照责任大小,大国责任可以分为基础责任、有限责任和领袖责任等三个层次。随着新兴大国的崛起及权力转移,守成国往往采取责任转移的方式以维持其霸权地位,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责任转移正在成为现实,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采取的一系列旨在转移其国际责任的气候政策重创了国际多边主义气候合作机制,气候变化问题"治理稀缺"状态下的"中国责任论"呼声日渐高涨,坚持国际责任与国家利益的统一、责任范围与治理能力的统一是中国理性审慎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前所未有的世界性人口老龄化现象现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也是世界老龄人口的大国,至本世纪末,我国老龄人口将达1.3亿,占人口总数的1/10,进入老年型社会。为给老人营造一个“共享尧天娱晚晴”的金色环境,老年学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