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做到知法懂法、崇法守法和依法办事。  相似文献   

2.
法治能力是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政府职能、完善政府管理的前提条件,是保障依法办事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态度和行为准则。信息时代领导干部需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徐汉明 《政策》2015,(3):18-21
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就是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理论、法治方针、政策策略动员和组织人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保障人民权益、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民福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本领。强化法治思维、提升领导干部法治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法治中国建设的优秀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环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保障。全面认识和把握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基本特质与要求,是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的前提条件。提升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要从营造政治氛围、健全法治制度、完善党内法规建设、加强理论培养和宣传等多个维度综合推进。  相似文献   

5.
杨正万 《人大论坛》2014,(12):56-5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主题确立为“依法治国”,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法治建设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法治建设能否带来新的面貌,都离不开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树立这一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是国家法治实践的一项系统工程。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新时代背景下,法学研究生是我国具有较高法学专业水平的法治人才,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能力,奠定依法治国科学执政的队伍基础。(一)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能力,是其在治国理政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必然要求。(二)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能力,是加强党依法执政能力的应有之义。(三)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能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深入理解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核心内涵,形成依法治国科学执政的思想共识。(一)理解法  相似文献   

8.
王岭 《中国人大》2020,(7):30-30
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山东省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缪蒂生 《群众》2013,(1):60-61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一论断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韦娌 《桂海论丛》2013,(2):107-110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推动改革深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衡量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新标准、新要求。用新标准、新要求来衡量,当前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亟待提高,这突出表现在:在部分领导干部中法律虚无主义和法律工具论仍有市场,以权力为本位忽视公民权利,法律信仰缺失、法律意识落后、法治思维习惯尚未养成等方面。要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必须加强法律学习,培育法治文化;注重法治观念的更新;以制度创新促成法治信仰的形成;调整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概念,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法治思维对领导干部的思考和行事提出的要求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是否合法的合法性思维;探究权利义务的主线思维;清晰的法律位阶思维;现代契约思维;程序既法的法定程序思维;区分不同关系的分轨思维。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我们党一直强调,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千部就是决定因素。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方向、道路、进度。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并强调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现结合现代法治有关理论和实践,就法治、法治思维和方式及其运用谈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4.
段尧刚 《前进》2014,(12):37-38
<正>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培养党员干部有法治思维、能依法办事,在于建设一支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从组织部门来讲,落实依法治国,就是要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增强法治思维,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带头把从严治党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从严培养、从严考核、从严选拔、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干部,引导干部敬法畏纪、遵规守矩,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14,(22):1-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当前正值改革攻坚期、发展机遇期、社会风险期"三期叠加",运用法治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是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教育引导领导干部认真讲法治、切实抓法治,带头遵法守规、依法办事,大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法治浙江建设中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作用。突出法治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守法用法意识。增强干部的法治意识,打牢法治的思想根基,既需要干部本身由内而外地自觉养成,也需要党组织由外而内  相似文献   

16.
牛维祥 《群众》2023,(12):41-42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法治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南京市鼓楼区小市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弘扬法治精神、强化法治思维、培养法治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专业化和社会化法治力量,聚焦问题,聚合资源,倾力打造“依法论市”工作品牌,激发基层治理法治新动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开篇对法治、法治思维、依法治国等几个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作出界定,对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法治思维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与改革等基本关系作出厘清,然后采取虚实结合的写法,既有理论概括,也有古今中外的例证,还有武汉地方法治建设的情况介绍,初步回答了领导干部法治新思维养成的六点内容、三大特点,提出了领导干部如何养成法治思维的四种方法及途径,最后提出了领导干部养成法治思维应当正确处理的五重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是推进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与人治思维、特权方式相对立的依法办事的观念行为。当前阻碍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形成的根源在于公共权力缺乏监督、社会环境提供支撑以及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健全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落实依法治国的程序细则,进行科学的法治教育是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一论断提出了领导干部必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工作的要求。当前,"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以及服务经济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就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工作。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非警务活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以往出现了概念模糊、思路混乱的情况,造成警力资源浪费、执法公信弱化,基层民警、人民群众不理解有怨言。在法治思维框架内,以"勇于担当""跳出视野""群治策略""创先争优"的实践方向,通过具体执法手段的创新改进,公安机关可以更好地提升服务大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