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锐词     
《群众》2020,(8):72-72
韧性城市韧性一词最早应用于机械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学科,后来被拓展至城市学与规划学研究。城市韧性代表了城市系统面对未来不可预测、不确定的冲击时的应对能力,涵盖基础设施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和制度韧性四个重要维度。由于极端天气、自然灾害、传染病等突发事件频频发生,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韧性城市建设。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纷纷在城市远景规划中提出增强城市韧性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锐词     
《群众》2020,(6):72-72
全周期管理这原本是现代企业运营中的管理理念,指从需求、规划、设计、生产、经销、运行、使用、维修保养直到回收再用处置等全生命周期中管理产品的信息与过程。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这释放出城市治理的新信号,要求加强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真正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  相似文献   

3.
锐词     
《群众》2023,(10):72-72
完整社区指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的物业管理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且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社区。2022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民政部两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
锐词     
《群众》2018,(24):12-12
上海大都市圈前不久,上海联合江苏、浙江两省制定出台《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该规划拟定建设上海大都市圈,陆域面积4.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500万,涵盖“1+7市”——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宁波、舟山、湖州。此次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将从实施国家战略的高度,把握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机遇,从区域层面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5.
锐词     
《群众》2020,(2):72-72
本质安全原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现通常指透过繁复的现象,把握影响安全目标实现的本质因素,追求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多次提到这一概念,强调要“健全以本质安全为目标的公共安全制度体系”。流量经济指在经济领域中各种依靠经济要素或生产物的流动而带来经济效益与发展的经济存在形态的总称。一个区域以相应的平台和条件,吸引区外的物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向区内集聚,通过各种资源要素的重组、整合来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将形成和扩大的经济能量、能极向周边地区乃至更远的地区辐射。  相似文献   

6.
锐词     
《群众》2020,(4):72-72
方舱医院这是一种在战争中被开发出来的野战医院,一般由医疗功能单元、病房单元、技术保障单元等部分构成,能够适应突发的应急医学救援任务。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国家卫健委及相关单位在武汉利用场馆等建立方舱医院,有效缓解了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锐词     
《群众》2020,(2):72-72
本质安全原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现通常指透过繁复的现象,把握影响安全目标实现的本质因素,追求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多次提到这一概念,强调要“健全以本质安全为目标的公共安全制度体系”。流量经济指在经济领域中各种依靠经济要素或生产物的流动而带来经济效益与发展的经济存在形态的总称。一个区域以相应的平台和条件,吸引区外的物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向区内集聚,通过各种资源要素的重组、整合来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将形成和扩大的经济能量、能极向周边地区乃至更远的地区辐射。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5G、大数据r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上发挥了巨大作身。加速希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中国实现雜鹏目标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9.
锐词     
《群众》2021,(2):72-72
需求侧管理,是对与需求有关的经济活动、环节和影响因素进行的改革。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这意味着更加注重完善体制机制,更有效挖掘内需潜力,把潜在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激发出来,形成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时代大数据发展背景和进程中,移动警务应用场景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结合移动警务设备的优缺点,从日常采集盘查工作、数据研判服务、与新技术的连接等角度入手,探讨了几种应用场景与移动警务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海量数据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时代转型,渗透到了每个行业和领域,改变了各大产业的发展模式,加快了发展速度,催生了新业态,孕育了新产业。如今,通过各行各业的不断创新,大数据正在为人类社会创造出更多更高的价值,凭借其包含的系统管理理论、精细化管理治理理论等先进的管理思想以及一揽子数据进行收集并进行精确处理。  相似文献   

12.
综合应用多种技术防范手段,整合各类信息资源,统一界面展示应用,打造城乡技防一体化联网报警平台,改变事后处置的被动局面,达成"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追溯"的全时空技防体系,支撑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齐凯  王强  徐宽 《公安研究》2024,(2):13-19
国家移民管理工作关联着海量的信息资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拓展了移民管理数据信息的质效边界,立足于移民管理工作现代化新征程,分析其功能、作用、特征和要求,通过“数”和“智”赋能于传统业务工作、迭新于社会治理方式、共进与警务模式升级,探索其技术路径和发展态势,实现数字化政务能力和社会治理成本的“一升一降”,融合衔接于线上线下移民管理业务资源,助推于公安工作现代化要素的质量、效率和动力提升,形塑更富科学性和交互性的移民管理工作范式,以推进国门治理和警务模式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社区智慧警务工作研究不够系统的问题,首先,梳理了社区警务的工作体系,首次提出了时间维度的基础、检测和响应三方面工作的BDR模型,其与五要素维度、领域维度和分层维度一起构成了社区警务的四维工作体系。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计算为特征的新技术形成的社区智慧警务体系,提出了目前基于大数据的以动态变化信息感知和异常行为智能分析为主的社区智慧警务重点和核心工作。  相似文献   

15.
日照市公安局以精准警务理念为引领,按照四维社区警务体系理论,结合基于物联网的动态智能感知和基于大数据的异常行为智能分析,在东港区沙墩社区积极探索和践行社区智慧警务新模式,在智能防控、智能预警、智能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社区智慧警务的方案设计实用方便、经济可行,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吴钢 《警察技术》2019,(2):85-88
党的十九大以来,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新形势下,如何将智慧交管信息化建设与新时代、新技术紧密结合,抢占技术引领与民生服务制高点,开创创新、善治、惠民的交管工作新局面,是全国交警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从智慧交管建设新形势挑战、架构设计与应用实践等方面,以武汉交警为例,全面阐述新形势下智慧交管信息化建设思路及技术实践。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运行系统也愈发复杂。规模庞大的交通、通信、供水和供电等城市生命线相互交织在一起,其内生复杂性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相互作用使得城市生命线的复杂风险日益呈现出高度不确定性、复杂演化性和严重危害性等特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城市运行系统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同时也使得多领域、跨模态的数据采集和融合分析成为了可能,这为城市生命线复杂系统的全面感知、风险要素的融合分析、风险演化的精准预测以及风险情况的及时预警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和技术支撑。与此同时,在数据采集、数据融合和数据分析等方面也面临新的挑战。为此,要强化风险意识,通过完善城市生命线的复杂治理体系,构建跨领域跨模态一体化的综合预测预警平台和加强数据融合分析等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推进城市生命线复杂风险预测预警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8.
19.
20.
大数据时代,以数据为基础的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的未来。大数据让我们得以洞察社会及其发展规律,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和人工智能的普及,这种洞察力已逐渐转变为对人类行为模式的预见力,甚至转变到机器取代人类行为的行为力。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应用在深度广度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提升,人类社会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与进步下进入了智能化社会,以"融合"为核心的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众多产业结构调整也正在推进深化之中,开始了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到智能制造方向的转变。面对这一转变,我们为中国智造概括出核心概念:数据驱动、算法赋能、硬件提升、网络互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