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2017年7月28日至29日,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率中央调研组一行会同农工党四川省委会调研组到四川省内江、自贡等地,围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开展调研。29日,农工党中央调研组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汇报会。会上,刘晓峰对两市全面落实"河长制"治污治水、生态文明建设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等给予肯定。刘晓峰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决定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新跨越的协调性与进程,是新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内对外开放相结  相似文献   

2.
正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部署,他强调,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近年来,广西坚决用环境倒逼转型升级,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要求,我区积极实施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3.
正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江苏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和沿江沿海生产力布局结合部,应借势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扛起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责任,不失时机深入推动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等系统性变革,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在绿色发展大势中探索江苏发展新方式。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取向,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杨峰 《群众》2020,(5):66-6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上强调,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要加快形成由环保倒逼发展转向激励发展的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殷切嘱托以来,江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快形成由环保倒逼发展转向激励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是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完善江苏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群众》2021,(7)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2020年11月视察江苏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指示和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时指出,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7,(2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从1996年全国首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到2006年首批"国家生态市",再到2016年全国首批、江苏唯一的"生态文明奖",张家港人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下苦功,每十年一个台阶,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进的新路子。特别是近年来,张家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逐渐提高,但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强度仍较高,生态环境质量未得到实质性改善,绿色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尚未形成,环境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制度尚未系统建立。江苏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不断完善地方政策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正向政策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6,(5)
正绿色代表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对科学发展的新期盼。民有所呼,党有所应。"十三五"规划中,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首次纳入,"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作为目标之一首次提出。江苏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在"十三五"新征程上,进一步突出绿色发展,努力使绿色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和竞争力,打赢绿色革命攻坚战。以理念升华筑牢绿色发展基础。绿色发展是基于江苏现实省情  相似文献   

9.
正环境就是民生,绿水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下大力气补齐拉长生态环境这个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把江苏建设得更加令人神往,努力展现江苏"最靓颜值"。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用"环境美"勾勒江苏未来发展蓝图,体现了对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蕴含着对建设美丽江苏的殷切期许。江苏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紧扣"环境美"新江苏建设目标,采取强有力举措拉长生态环境这一突出短板,早日迎来生态环境总体性好转的拐点,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陈策 《政策瞭望》2008,(1):54-55
一、"四个着力"的总体要求: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觉服从和主动顺应国家宏观调控,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又好又快推进"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努力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4,(2)
<正>2013年7月23日,省委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南京举行。会议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要敢于亮红灯、下重拳、出狠招,以"硬措施"破解"硬约束"。要强化领导责任,完善制度保障,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把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落到实处。会议结合江苏实际,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意见》和《江苏省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20,(11)
正20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第五年,是江苏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突破的关键之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积极构建绿色发展长效机制,精心打造沿江特色示范段,努力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江苏牢牢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7,(17)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视察江苏时提出"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总书记为什么对江苏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外关注、再三叮嘱,笔者认为至少包含两层深意。一是希望江苏在绿色转型上有率先之举,使发展更有质量。如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是江苏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也是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7,(15)
正江苏人才工作起步早,基础好,成效明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工作面临新挑战,倒逼我们思考,江苏人才工作转型之路何在?升级之道何有?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论断给我们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推动我们开启了探索之路。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坚持从江苏实际出发。一方面,江苏市场  相似文献   

16.
刘伟京 《群众》2023,(20):10-11
<正>江苏因江而兴、因江而盛,是全国拥有长江岸线最长的省份,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地理区位重要、经济地位重要,承担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担当。近年来,江苏准确把握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论述精神,坚定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把省域全境纳入长江经济带发展范畴,抓生态修复、促转型升级,长江江苏段面貌焕然一新,高质量发展态势强劲,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例证。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条例》于2022年1月1日实施,这标志着我省首个饮用水源特别生态功能区保护转入强约束的法制化新常态.在走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淳安当以此为倒逼,化挑战为机遇,既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又着力发展生态产业,振兴县域经济,强化"造血"功能,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共融之路,筑...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9,(2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江苏拥有鱼米之乡的自然禀赋、控江扼海的区位优势和蒸腾澎湃的经济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关心和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全省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集中力量打  相似文献   

19.
《思想工作论坛》2013,(6):10-15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的目标方向和重要遵循,涉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社会管理、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城乡发展、安全稳定以及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内涵  相似文献   

20.
经济总量大,国土面积小,人口多,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突出,这是浙江省面临的现实困境。如何破解这一局面?近年来,浙江省紧紧围绕着"生态浙江"建设,以绿色引领发展、以整治倒逼转型,探索出一条环保优化发展的新道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倒逼机制"漂白"绍兴印染用水、用电需要刷卡,可如今在绍兴县,企业排放污水也需要刷卡。在绍兴县浙江通益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笔者看到一套企业新装的刷卡排污总量自动控制系统。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这套装置能够实时显示企业污水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