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治理新的理论和实践范式。对当前学术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重要论述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对理论体系的思想缘起和主要内容进行系统总结,能够挖掘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国际投资仲裁机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对于仲裁缺乏透明度、仲裁裁决不一致、损害东道国利益等问题各国一直试图通过机制改革进行解决。欧盟占有一半以上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Investor-state Dispute settlement,以下简称ISDS)案件,因此欧盟对投资仲裁的需求直接体现在了其对于投资机制改革的力度上,欧盟通过常设仲裁庭、上诉法庭、提高透明度等方面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投资仲裁的公平公正,这也是全球治理价值在欧盟ISDS改革机制中最大的体现,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中也颇受质疑。  相似文献   

4.
公共治理转型的全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发生从旧到新的治理转型,治理转型实际上是一场全球性变革运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性公共治理转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全球治理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模式,为中国探索和建立更为有效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实现公共治理向"良好治理"方向的转型提供了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旧的全球治理,即国际治理,在回应日益增多增大的全球问题、全球挑战上有着许多失败的记录。新的全球治理的必要性是很清楚的。但是,新的全球治理到底“新”在何处?新的全球治理应该是关于全球问题和全球挑战的新的理论与实践。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实现新的全球治理,国际社会如何找到全球治理的“新型”,即走向有效的全球治理的方式、手段和模式上的创新。当前,下述三个同时展开的进程可能导致全球治理的转型:第一,改革现存的国际制度,增加新兴大国在其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二,发展诸如二十国集团这样的相对理想却初生的全球框架。第三,在联合国主导下,建立一系列针对日益增加的全球问题的新的国际制度。中国等新兴大国构成全球治理转型的主要动力之一。在一些具体的全球治理领域,诸如冲突后管理、金融治理、地区治理,这些国家可以通过提供务实而有效的全球问题解决方案来增强它们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其注重党领共治、共同缔造、分类治理和属性治理,重视激发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动性、明确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目标,挖掘社会治理动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深度阐释社会治理的基本内涵。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重要论述充分体现出辩证思维,贯通归纳与演绎、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它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协同性推进中国式社会治理提供方法论指导。这些重要论述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实践经验有效转化为理论智慧,原创性地提出党领共治重要命题;以社会治理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拓展社会治理的认识方法,也创造了中国式社会治理理论谱系。它注重面向世界贡献社会治理的中国范式,为各国加强社会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孙吉胜 《外交评论》2020,(3):1-22,I0001
当前世界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球治理体系也深受影响,大国围绕全球治理话语权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治理面临治理困境甚至治理失败。全球治理话语权既体现为参与治理的权利,也体现为贯穿治理过程的权力,具体化为治理主题、治理议程、治理平台、治理制度和治理人才等多个方面,反映治理理念之争、话语之争与制度之争。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努力创建新机制和新规则,推动现有国际制度改革,提出中国倡议和方案,分享中国治理理念,参与全球治理人才竞争。未来中国需继续加强外交能力,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挖掘和凝练全球治理理念,完善全球治理话语体系,加强全球治理制度能力建设,提高制度性话语权,培育和动员社会力量,做好治理人才培养和储备,以真正成为全球治理强国。  相似文献   

8.
全球问题频发使全球治理兴起,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时间不长,自身的角色定位仍处于探索中。基于全球治理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现实国情,我们将从被治理者、应然与实然、身份定位三个角度探讨全球治理中中国地位的特殊性,并从提供新思维、坚持全球治理基本原则、推动全球治理公正化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多边主义者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创新的维度,揭示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最新成果;从以人为本的维度,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重要论述促进共同富裕的价值遵循;从实践创造的维度,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贫困治理中的基本问题。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贫困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照和保护,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对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推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对环境问题的全球治理已迫在眉睫。全球环境问题的特点要求探索环境全球治理的途径,主要应在发挥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进行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机制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1.
徐秀军 《外交评论》2022,(5):1-18+165
新冠疫情大流行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对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造成重大冲击。面对未来更多的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国际社会要跳出依靠自我调节的稳态思维、割裂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碎片化思维,摒弃人为制造差异的等级制思维,适应全球形势的非稳态和系统性变化,并以去中心化思维看待全球化进程和历史发展大势。新冠疫情大流行为重塑全球治理路径提供了历史机遇。从价值上看,全球治理要从维护西方价值迈向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从模式上看,全球治理要从大国治理迈向全球共治;从制度上看,全球治理要从注重功能治理迈向注重系统治理;从手段上看,全球治理要从侧重市场逻辑迈向市场逻辑与国家逻辑的协同。这既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向国际社会贡献的全球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全球治理是全球化、后工业化的必然要求,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才能顺利开展。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缺乏有效的国际合作对网络发展中国家产生诸多不利,直接损害了网络发展中国家的形象,纵容了网络国际犯罪。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国际合作方面,有效的机制和框架尚未形成。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国利益不同,从而在法律制度及对国家主权和人权问题方面存在认识分歧。国际社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尤其是在网络将世界各国联为一体的情况下,地球村已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针对跨国网络问题,只有各国携起手来,构建合作体系,才有可能实现网络空间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对全球治理基本特点的分析为基础,指出全球治理对国际法律规则的创制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国际法律规由于立法模式的限制,以及调整对象的局限,严重滞后于全球治理的需要,进而提出必须改进国际法律规则的立法模式。最后,通过对目前关于国际法律规则创制变革主要理论的分析,提出全球治理中的国际法律规则创制必须以以民族国家和政府为中心,非国家行为适当参与,主次分明的多元式立法为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4.
15.
凌胜利  王秋怡 《外交评论》2023,(2):1-21+165-166
当前大国战略竞争加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全球安全治理失衡,全球安全架构松动,全球安全形势极为严峻。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积极发挥大国担当,不断推动全球安全治理的变革与完善,提出并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体现了中国与时俱进的安全理念。同时,全球安全倡议也极富理论创新,也即以共同安全取代零和安全、以综合安全超越传统安全、以差异安全取代同质安全和以合作安全超越联盟安全。在全球安全治理中,中国是安全观念的引领者、热点问题的斡旋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一是维护联合国体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二是劝和促谈,探索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之道;三是多措并举,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四是对话协商,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五是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可持续安全。全球安全倡议也面临安全理念分歧、热点问题不易解决、大国协调困难、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有待加强等挑战。落实全球安全倡议需要中国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思维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从思政课的价值、定位、举措、重点和保证等方面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战略思维,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思政课重要论述的战略意蕴,对于高质量办好思政课,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70年上海城市治理史,是一部城市体制改革史。新中国成立,上海即开启了城市治理历程,接管结束后基层政权建设中建立起135个办事处。从"冬防办事处"到"派出人员办事处"再到"区人民政府办事处",街道成为基层治理最前沿。20世纪80年代城市体制矛盾凸现,上海开始新一轮体制探索。1987年制定并实施《街道办事处工作暂行条例》,强化基层治理。1994年对街道体制作出新的调整。2015年发布"1+6"配套文件,成为新时代上海城市治理的重要举措。2020年颁发《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70年上海城市治理夯实了超大型城市迈向未来的基础,开辟了"卓越的全球城市"治理的新阶段。夯实基础基层、重视推进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是贯穿上海70年城市治理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全球治理的困境,习近平总书记从百年未有的世界变局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着眼,提出了坚定捍卫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的主张。特别是在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方面,他将协商民主的思想推广到对全球治理的思考,阐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明确提出了协商对话应作为全球治理的主要方法。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可以发现,他对当今全球协商治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都进行过思考,并提出了指导性的应对方略。这些思考和论述是将协商民主理论运用于国际关系领域的创新发展,它为发展中国家提升自身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以共商理念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向公正、公平、公开转变,进一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全球治理的制度困境及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静 《外交评论》2014,(1):111-125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改革与创新全球治理制度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各治理领域的制度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改建、创建与重建过程。尽管如此,现行的国际机制仍不能有效应对全球挑战,全球治理失灵。全球治理面临着种种制度困境,国际权力结构变化凸显全球治理机构代表性不足,主权民族国家体系造成全球治理机制责任错位,国际机制复杂性引发全球治理政策失灵,全球治理议程扩大显现全球治理体系的盲点,理念分歧与竞争使得全球治理规范缺失。在此形势下,各种关于全球治理体制的改革主张纷纷出现。改革全球治理体制,需要确立全球治理的价值共识,推动国际规范的包容性发展,增加国际制度的积极互动,并重视全球治理的顶层制度设计与基层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