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梦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旋律,是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中国梦是既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又融入了每个个体的元素,蕴藏在每个人心中,并激励人们孜孜以求的梦。这样的梦不仅宏大振奋,而且温馨实际,它既是中国的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每一个人梦想的积聚,甚至是通过每个人每天目标的实现所点燃的一种能量。一个梦想,两个梦想,千亿个梦想,中国梦,其实是亿万个体梦想的汇聚。中国梦是国家之梦、民族之梦、人民之梦,也是青年一代的青春梦。青春,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充满了想象和魅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重塑民族文化有助于整合整个国家、民族的力量,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思想活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的中国社会更需要“中国梦”在理论和实践中引导重塑民族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人学“以人为本”理论阐发中国梦的核心“以人为本”;再次,阐述中国梦的主体以“现实的人”为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然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阐述中国梦的终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最后,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跨越梦想与现实的矛盾,实现理想回归现实与现实趋向理想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每一个人都有梦寐以求的希望,每一个人都期盼着梦想能够成为现实.中国梦是什么?是中国人共同的梦想,共同的期盼,共同的希望,因此,它又是人民梦、民族梦.中国人梦想着什么呢?梦想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概而言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一百七十多年来的共同理想,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渴望和热忱.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仅仅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宏大的中国梦,最终要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想汇聚而成,“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梦,教育是动力和源泉。而高等教育在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发挥着引领作用,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为实现中国梦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才。高等教育只有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才能为学生实现个人梦想、民族梦想、祖国梦想增加正能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要处理好梦想与现实、梦想与筑梦方式、梦想的内生与外铄、梦想中的物质梦与精神梦等几对关系.不能只讲对梦的美好设想,而忽视梦想在现实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筑梦需要的工作与努力;不能只讲“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国家梦,还要讲国家如何为个人梦创造条件和营造环境,使个人敢于有梦,能够圆梦,使梦想真正成为个人内心自然流露出的一种渴望和追求;也不能仅仅把梦想停留在物质方面的追求,更应该有人生信仰、道德修养等精神层面的描绘与追求,使“中国梦”能够落地生根,从而提高“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仅仅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宏大的中国梦,最终要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想汇聚而成,“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梦,教育是动力和源泉。而高等教育在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发挥着引领作用,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为实现中国梦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才。高等教育只有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才能为学生实现个人梦想、民族梦想、祖国梦想增加正能量。  相似文献   

8.
理想、信念、梦想、行动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思想过硬、道德高尚、遵纪守法,才能言行理直气壮。“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中国人融入世界的伟大理想、科学理想、科学理论、重大战略思想。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需要大力宣传科学理论,要教育引导,要从小抓起,要有物质保障,要批判歪理邪说和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阐述点燃了中国青年的梦想火花。但对“中国梦”,人们却有一些误读和过度解读。“中国梦”是对前人奋斗的总结和对美好未来的描述,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梦”追求的是世界共赢友好相处,展示了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梦”强调要把民族追求和青年个人的理想期待相融,表明了个人小追求和民族大目标的共存;“中国梦”既是要为青年创造美好未来,也要依靠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用青春的梦想和追求托起中国的梦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激发了埋藏在全体华夏儿女内心深处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引发了全国人民关于“中国梦”的大讨论,大家都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的梦想人融入到“中国梦”的洪流之中,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理应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伟大征程上新的指导思想。笔者尝试探索高校学生党建以“中国梦”为指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柘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梦是一种文化现象,真正主宰是潜意识,最终来自于物质世界,愿景方面的梦想是人的价值观的反映。中国梦是新的施政宣言,实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目标蓝图是经过两个“百年”实现中华复兴,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基本路径是三个“必须”,和世界各国梦相通。共圆中国梦要坚持用“问题”意识破解难题、在改革中开发内生动力、让科技为梦想插翅等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2.
梦想是方向、是目标、是向往、是奋斗、是动力。中国梦,是民族之梦、复兴之梦、小康之梦、强国之梦、胜利之梦、立世之梦。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脚踏实地,紧紧依靠人民。  相似文献   

13.
13亿人的梦想,放在广阔的时空里观照,更能凸显厚重的意义——中国梦,绵延在历史的纵轴里,铺陈于时代的横截中,开放在全球的坐标上,生动在未来的期盼里。她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复兴梦;她是13亿中华儿女的强国富民梦;她是与世界分享共赢的和谐梦。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是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大共识。习近平同志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民族复兴这个伟大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梦想,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梦是对中华文明的现实坚守,是对未来进行的想象与憧憬。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伟大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国家梦,中国梦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个人梦,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梦,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但中国梦不是霸权梦。实现中国梦不能走世界革命的老路,也不能走霸权主义的邪路,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家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已经被反复证明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道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引导大学生缔造梦想、实现梦想的一项任务。“中国梦”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中国梦”的大背景下探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尤为重要与紧迫。实现“中国梦”是一个进行时,如何将“中国梦”内化于学子之心、外践于学子之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正暖变墙衣色,晴催木笔花。春暖天晴,苔藓有梦,玉兰有梦,花树虫鸟都有梦。一滴水的梦想,也许只是滋润昨夜的花苞;一片叶子的梦想,也许只是遮住午后的蝉鸣。可谁又能说,丰沛人间四月天的不是一滴滴水珠?谁又能说,撑起荒野荫凉的不是接天绿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不一定是马丁·路德·金光耀人类史册的宏大梦想,不一定是神舟七号载着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行走的飞天梦想,可能你我的梦想,不过是有双相携的手、有个温暖的家、有一队同路的人。  相似文献   

18.
梦想是人们奋发进取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寄托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60年来,大桥人以“没有跨不过的江河湖海”的豪迈气概,筚路蕊缕开启征程。超越自我,引领行业,在国内外建造了2000多座桥梁,书写了中国桥梁建设史的辉煌篇章,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一流的建桥水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桥人正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建桥国家队,以实现自己的“大桥梦”,并用智慧和汗水推进企业科学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着眼于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当代青年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树立民族复兴的伟大信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年立足中国实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需要青年传承中国精神,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在艰苦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提出的伟大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梦”提供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实现中国梦的“两个百年”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需要坚持、完善和发展的具体制度形式。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的关系,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