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衙门化积弊由来已久,且与时俱进。首先是不正常的人员比例,依某些大学估计,行政人员与教师的比例约为2:1,这不能说是合适的比例。为了强调知识,行政人员花样翻新,一会儿设管理教授之类称职,一会儿又设法弄个博士之类的文凭。一些大学制定的规章,在待遇、工资、升迁等方面,总是有利于行政人员,而不利于教师。  相似文献   

2.
李超超  李耀庚 《前沿》2013,(16):39-40
公共行政的精髓和体现是公共行政精神,它作为一种价值和使命贯穿于行政过程中。公共行政精神引导行政机构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行政精神贯穿于行政主体与组织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管理资源中,同时,无形中影响和提高行政机构和行政人的精神风貌和基本素质。引导行政机构和成员之间的目标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我们通过分析行政精神的历史演变以及现代行政精神的乏弱,立足培养和重塑现代公共行政精神,尝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对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精神和公共行政学学科的发展也有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校机构的精简势在必行袁济喜目前高校体制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行政、后勤机构日趋庞大,而教师队伍相对萎缩,学校的职能日渐模糊,这些严重影响了办学效益。我们感到高校体制的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发现近年来学校的教师与行政、后勤人数的比例大大缩小,以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4.
行政执行是指行政机构及其人员对行政决策的执行,有效的行政执行取决于精干高效的行政机构。目前,我国的新一轮机构改革将革除现行行政机构的弊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新型政府,这对于提高行政执行的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分析我国现行行政机构的弊端对行政执行的负面影...  相似文献   

5.
行政人员的自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珍 《传承》2007,(6):70-72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行政人员的自利性的表现形式以及原因,并就行政人员的这一不良行为提出自己的一些解决之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行政道德(亦称“官德”)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务活动过程中,通过内化的信念和善恶标准,理性地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它作为人类道德现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产生于各级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或行政主体,概指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对社会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践之中,存在于行政人员从事行政活动的全过程。它作为约束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行为的观念体系,与政治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印证,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要素和精神动力。行政道德内涵于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之中。政…  相似文献   

7.
顺德市是广东省行政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单位,1993年机构改革后,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五大班子共有行政人员1035人,后勤工作人员35人。市府办公室与市委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后勤管理由一个行政科统一管理,后勤服务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后勤人员是如何分流的  1993年机构改革前,机关共有后勤人员118名,抓住随后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通过自愿分流“下海”经商,接近退休年龄的提前退休养老,机关分流三种形式将83名机关后勤人员分流。机关给分流人员除每年补贴一个月的工资外,还给每个人买了一份社会保险。通过股份制形式将2个…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着工资待遇平均主义严重、让优秀的科研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给学校行政人员评聘专业职称、教师向上的动力锐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要求不相适应,因为高校工作的基本特征是知识性、专业化和人本化。双梯阶机制是专门用来为专家和创造性人才提供个人发展和激励机制的战略方案,通过激发激励机制,增强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是我国党政机关多年形成的痼疾。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下决心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党政机构进行改革”和“精简机关人员”。实现这一目标,就会使现有的党政机关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员转移到其他的岗位上去,这就  相似文献   

10.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建国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在国内外引起极大的震动。下面就近期各届人士对本次机构改革的一些观点加以综述,以飨读者。 一、机构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与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11.
王盛军 《前沿》2005,3(5):126-128
公平与效率始终是行政程序法追求的价值, 对两者的不同选择表现为行政程序法不同的目标模式。我国在依法行政的背景下, 行政程序立法应选择什么样的目标模式? 作者通过公平与效率价值冲突的讨论及对我国目前行政权行使状况的分析,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相似文献   

12.
《就业与保障》2005,(2):39-40
从天津市劳动保障局获悉,《天津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近日出台并实施,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在办学经费、行政管理人员、教师队伍、教学(培训)计划、培训场所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数理方法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财政供养人口适度比例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用静态经验系数和动态经验系数,对贫困地区的政府机构和行政人员数量进行科学控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现存各种问题的分析与阐述,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旅游办学模式”,阐述了该办学模式的功能与作用。对“产、学、研”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展开了详细分析,论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是其中的关键内容。通过厘清基本概念,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从教师、学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社会及外界机构四个维度,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政策信息     
《政策》2007,(5):61-62
政府机构和编制管理全面步入法制化国务院颁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府的机构和编制管理全面步入法制化。针对一些地方行政机构职责不清等问题,《条例》在机构设置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地方各级政府行政机构职责相同或者相近的,原则上由一个行政机构承担。行政机构之间对职责划分有异议的,应当主动协商解决。协商一致的,报本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备案;协商不一致的,应当提请本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协调意见,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本级政府决定。《条例》指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机构编制、人员工资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的机制,在设置机构、核定编制时,应当充分考虑财政的供养能力。机构实有人员不得突破规定的编制。禁止地方政府擅自设置机构和增加编制。对擅设机  相似文献   

17.
“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机构改革目标。新一届政府组成人员一上任,就把机构改革与发展农村经济、国企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一同并列为本届政府的头等大事来抓,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精简机构是一场...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央国家机关人员定编定岗实施办法》(中办发[1998]12号)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现就省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人员定编定岗工作提出如下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人员定编定岗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在搞好机构改革“定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过数次行政机构改革,几次明确提出要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特别是1998年开始的新一轮机构改革,进一步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由此可见转变政府职能在机构与行政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意义。那么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如何才能准确把握这一关键环节呢?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意义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主要是从全能政府模式或无限政府模式向有限责任政府模式转变。全能政府的职能涵盖社会的各个领域,而政府又没能力把所有的事务管好,回顾我国建…  相似文献   

20.
财政供养规模过大是导致湖北省县乡财政困难的原因之一。根据湖北省县乡级财政供养人口过多的现实情况,为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财政供养人员,降低财政供养成本。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机构和人员的设置以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为基准;二是继续推进县级机构改革,同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三是变革县乡行政管理体制;四是建立绩效预算编制模式;五是总结、借鉴和推广试点地区机构改革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