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禚沿东 《长白学刊》2008,(4):158-158
人才是发展的决定因素。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培养并拥有最优秀的人才,谁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谁就能够找准市场的位置,把握市场的脉搏。吉林省现阶段外向型人才少之又少,因此,在新时期大力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离不开对外向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三国纷争之际,群雄逐鹿,谁能多得人才,多得出类拔萃的人才,谁的胜算就多?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问题是人才就那么多,如何才能多得人才?为了多罗致人才,各有各的招数。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做好人才工作,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人才观。”《中共綦江县委2004年工作要点》指出:“尽快做好全县人才队伍建设规则,切实抓好人才的教育、引进、使用工作,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建设。”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说:“要围绕‘引得来,留得注。用得好’,进一步完善引进人才的制度,优化人才来渝创业的政策环境。要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一步拓宽视野,以‘海纳百川,广纳群贤’的宽广胸怀,大力引进我市急需人才。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份,不断完善人才评价的标准和手段,逐步形成党政人才重在群众认可、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4.
黄云 《公安教育》2009,(8):66-68
众所周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数量多、素质高、具有国际意识和富于创新能力的人才,谁就能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就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新时期人民警察重任的公安院校,如何主动适应科学技术与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警务创新人才,从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说到底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财富,谁就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21世纪,人才短缺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发达国家必将继续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才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对中国来说,“人世”后国际间的人才争夺将会进一步加剧。一个地区要有效地吸引、配置和使用人才资源就必须运用自己的优势,建立多功能、全方位、辐射广、服务性强的人才市场。宁夏作为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要在西部大开发中求发展,就要尽快建立具有宁夏特色  相似文献   

6.
实践证明,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育竞争的实力,就能在激烈的币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前,一些企业对人才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人才引进和利用的观念假淡薄,在被动、盲目、观望和无奈中徘徊,从而陷入人才引进和利用的误区。误区之一:急切近利。一些只顾眼前利益,在效益好或产品单一的,不往重引进和储备人才,盲目地认为自更的发展没有必要再加大人对实力,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的人才应付眼前的发展,把引进人才看作是一种没有必要的浪费和负担。然而在自身的产品逐渐失去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马丽 《西部社会》2002,(7):12-12,39
人才作为知识经济的载体,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财富,谁就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人才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推行人才战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古今中外,治国安邦、谋事兴业无不仰赖于人才。当前,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新时期。市场经济就是能人经济。谁拥有人才,谁就能抢占市场制高点,就能掌握主动权。因此,必须造成一种重视人才、重用人才的社会氛围,牢固地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观念,破除因循守旧的、封建主义的人治枷锁,为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观点     
环境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和“动力源”。谁的环境好,谁的后劲足,谁就能笑到最后。 ——2月1日,中共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说。  相似文献   

10.
观点     
《今日浙江》2012,(3):5-5
环境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和“动力源”。谁的环境好,谁的后劲足,谁就能笑到最后。 ——2月1日,中共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说。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指对社会做出了较大的、有益的贡献的人,是世界上最宝贵、最具决定意义的资源。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谁能吸引最多的人才,谁能留住最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人才管理机制还很落后,面对加入WTO之后的世界诸强的严峻挑战,企业要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必须走出以下的误区。一、观念的误区留住人才就是管住人才。总的说来,我国大部分企业还处于传统人事管理阶段,许多企业没有独立  相似文献   

12.
翟伟 《当代广西》2008,(12):19-19
人才是事业兴衰之根本。谁抢占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能在发展中领先一步。因此,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让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充分进发,把广大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是继续解放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广西经济大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赵永贤 《群众》2010,(11):24-26
为政之道,在于得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人才强省建设,着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回顾过去,亮点不断,精彩纷呈。放眼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谁赢得人才,谁就赢得未来。为此,本期刊发一组对我省人才强省战略以及国际视野下的人才战略进行盘点和分析的文章,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4.
毛柱菊 《创造》2011,(11):66-67
在知识经济时代,“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的观念已被广泛接受。谁能掌握好人力资源管理,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谁能营造良好的环境,谁就能吸引人才、技术、资金,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发展、赢得主动。 如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本文提出了很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重新思考新的留才方法,是留住人才的关键。组织行为学告诉我们,人的气质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价值观不同,个人追求的目标也不同,有的人追求职位,有的人追求薪酬,有的人追求个人成就感,有的人只是追求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等等。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17.
引进国外专家学者是国际近代普遍采用的,促进本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目前商品竞争、科技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谁能抓住人才谁就能称雄世界,一场围绕人才的激烈争夺,已经突破地域、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界线,成为全球性的行动。在世界性人才争夺  相似文献   

18.
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 ,充分肯定了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当代战争说到底是人才的较量 ,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谁拥有了高素质人才 ,谁就占领了制高点 ,谁就拥有了竞争力 ,谁就能赢得战争的主动权。因此 ,必须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把选拔培养人才作为第一位的历史责任 ,切实强化发现、培养、重用人才是政绩 ,埋没、浪费、压抑人才是失职的意识 ;强化当一任领导 ,培养一茬人才的意识 ;强化人才培养是领导干部第一责任、第一要务、第一需要的意识。只有这样 ,才能大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  相似文献   

19.
《政策》1998,(8)
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将步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才,是科技。谁有了人才、谁有了科技特别是高科技,谁就有了主动权,就能快速发展,赢得胜利。凡年前,省委、省政府提出科教兴鄂,现在看来,确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发展民政经济,从组织领导上讲,要全局在胸,全面思考,其中最为紧要的是任用能人,特别是选好厂长、经理,配好班子。我们经常看到,一筹莫展的企业,因为启用了能人,工厂起死回生原来不错的企业;因为用人不当;出现了不应有的滑坡,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有资本,谁就有获胜的希望。有一流素质的厂长、经理,才能有一流决策,一流管理,才能带领职工,搞改革,闯市分夺取竞争的主动权。民政福利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人才缺乏问题十分突出。民政干部队伍是支好队伍,他们中的大多数,有奉献精神,能吃苦。肯实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