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1年冬,毛泽东率红四军驻扎在宁都小布赤坎村,村里有一位老大娘,无儿无女,孤苦零丁,毛泽东经常帮老大娘担水劈柴,老大娘甚是感激,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接连对我中央苏区进行大规模军事“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毛泽东日理万机,在不成眠,身体日渐消瘦,两眼布满了血丝.老大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毛主席为咱穷人日夜操劳,身体不好可不行.她想为毛主席买点好吃的补补身体,可手头又没钱.想来想去,家中只有一只母鸡,于是她抓起母鸡送到毛泽东住处.左说右说,毛泽东坚辞不收:“你老人家生活困难,靠这只母鸡生蛋换钱过日子,这鸡我是万万不能收的.”大娘没法,又去找毛泽东的警卫员,要他杀了炖给毛主席吃.警卫员为难地说:“大娘,不行呀,主席会批评我的.”“如果毛主席批评你,你就来找我好了.”大娘硬把母鸡塞到警卫员手中走了.警卫员抱着母鸡来见毛泽东.毛泽东沉思片刻说;“既然大娘执意要送,就暂时把鸡留下,帮大娘喂养好,等我们离开时再还给大娘.”在他们的精心喂养下,母鸡长得很好,一个月时间竟生了25个蛋.警卫员要把鸡蛋煮给毛泽东吃,毛泽东忙阻止说:“鸡是群众的,蛋也是群众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规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们可不能违犯罗”.  相似文献   

2.
吴直雄 《党史文汇》2013,(12):53-57
毛泽东平生爱好诗词,亦酷好楹联。他独具慧眼地对中国楹联珍品予以关注,并对其中某些楹联珍品,或予以评点、或予以品鉴、或予以圈画、或予以引用、或予以赞赏、或予以书写、或注目而视、或吟诵不已、或抄下留存,乃至印发部下,指示他们学习。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幽默故事八抬大轿1939年秋,毛泽东去延安马列学院作报告。院党总支书记张启龙、副院长范文澜让教育处长邓力群、教育干事安平生等四人去杨家岭接毛泽东。他们走到半路时遇到毛泽东,便说:"学院领导派我们来接主席。"毛泽东听后说:"这样做有点不好,一个...  相似文献   

4.
正古人说":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开国领袖毛泽东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在家风家教方面也堪称一代典范。他给自己定下三条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在亲情与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之间,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为全党作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思想理论家和军事战略家,除了他的天赋和丰富的革命实践外,与他酷爱读书,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是分不开的.他非常热爱和尊敬他的老师,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对教育过他的老师都怀着深深的情意.给师敬酒毛宇居先生是毛泽东少年时代的塾师.1906年,13岁的毛泽东曾拜在他的门下就读.毛宇居精通儒学,善诗书词赋.在他眼里,学生只有精通儒学,能作诗填词才有出息,因此,他严禁学生阅读小说之类的“杂书”.毛泽东聪颖好学,渴望求知,常常不顾塾规,偷看“杂书”.一天,毛宇居在讲台上点读经书,毛泽东则在课桌下玩起“小动作”.他摸出一本《水浒全传》,低着头看得津津有味.突然,一只大手从后面伸了过来,那本小说到了先生的手里.毛宇居气得鼓起了双眼,一把将毛泽东拖出教室,罚他站在天井里,并声色俱厉地说:“你胆大妄为,一再违犯塾规,欺骗先生.好,就罚你以‘天井’为题做首诗,做得不好,打你的屁股,再告诉你爹.”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一辈子不关心钱,甚至可以说,他很讨厌钱,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没被钱烦恼过。在他的一生中,曾多次向人“借”过钱。本文就讲述了毛泽东几次鲜为人知的“借钱”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从消灭麻雀到为之平反,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善于接受批评,闻过即改的风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和勇气。麻雀如何成了“四害”?1955年,毛泽东收到农民的反映,说是麻雀祸害庄稼,于是指示:麻雀是害鸟,能不能消灭它们?农业部副部长刘瑞...  相似文献   

8.
初识。1933年初,杨尚昆在临时中央宣传部工作,给临时中央宣传部长张闻天当助手。当时宣传部最重要的工作是办好党的一刊一报,"一刊"是《斗争》,"一报"是  相似文献   

9.
荷花仙子不可辱1931年5月3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政委毛泽东、总司令朱德率师攻打建宁县城,歼灭国民党军刘和鼎的一个旅。此后,毛泽东在建宁工作40余天。一天傍晚,夕阳染红了西天。毛政委披着霞光,从溪口天主堂驻地出发,由警卫排护送去红三军团西门驻地,参加晚上的军事会议。  相似文献   

10.
1 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来到闽西。在龙岩立足后,闽西特委书记邓予恢向毛泽东介绍了自己创造的土改分田的办法和经验:分田以乡为单位,在原耕基础上,抽多补少,然后按人口平均分配…… 毛泽东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会心地点头微笑,说:“好!你们的做法比井冈山高明多了,有发展!现在闽西局面大体稳定,当前我们的主要工  相似文献   

11.
伙食同每个人一样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居住在北京香山公园的双清别墅。后来,别墅辟为“革命事迹展览室”,室内陈列了一幅他当年用餐的餐具照片:一个细竹编制的小提盒,盒中有两个大碗,两个小碟和一个小锅。据介绍,两个小碟很小,是放汤匙的,小锅盛菜,两只大碗,一个盛饭,一个盛汤。一顿饭,只一饭一菜一汤而已。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曾写道:“毛泽东的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一个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其俭朴与自律的精神升华到如此境界,实为古今中外所罕见。三年困难时期的伙食标准1960年…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几年农历十一月十九)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立志走出乡关.并声言“学不成名誓不还”之后.无论是长沙求学,故乡建党,穗沪生涯:还是秋收起义,井冈战斗,苏区创建,以及长征壮举.他忙于发动民众,领导武装斗争,把生死都置之度外,昼思夜想的只有革命和人民。那时毛泽东和其他同志一样,都不过生日。  相似文献   

13.
千里寻故地 1965年5月中旬,毛泽东在长沙结束会见前来请求中国援越抗美的越南胡志明主席的外事活动后,对胡志明说:“我要驱车千里,带上我的竹拐杖.重访井冈山.看望老区人民。”胡志明当时也带着一根精致的高级木拐杖,提出与毛泽东交换。毛泽东说:“不换,你的太漂亮了。我还是用我的‘讨饭棍’好。”  相似文献   

14.
孟红 《党史纵览》2011,(4):52-55
在湖南湘潭韶山毛泽东故居的毛泽东纪念馆里,珍藏着他的数千件珍贵遗物。每一件看似普通的东西背后都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有些记载了伟人的亲情、友情、爱情的,有些则是反映他严于律己、勤俭节约、清廉为政、博览群书、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鞠躬尽瘁的,每一件都是丰富具象的历史见证物。看着  相似文献   

15.
于友兵 《党史纵横》2012,(12):22-24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九年农历十一月十九)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按照中国人的习俗,他在童年时代其父母也为他过生日,过法并无特别之处。因为,他的父辈是农民,家境并不富裕。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立志走出  相似文献   

16.
人民通信兵的发展始终牵挂着人民领袖毛泽东的心。回想通信兵成长的风雨历程,毛泽东的名字总是一盏光明之灯,一盆温暖之火,照耀着一个年轻的技术兵种跨越艰难困苦,穿过枪林弹雨,一路好走………一部半电台起家通信是战争的生命线。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从加强各革命根据地问的联系、加强中央对各路红军的指挥出发,亲自抓我军无线电通信的创建。193O年12月3OD,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岗战役中所向披靡,全歼国民党第18师,活捉敌师长张辉域,并缴获了一批无线电通信器材,俘虏了部分电台工作人员。然…  相似文献   

17.
李荣珍 《党的建设》2013,(12):38-41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该文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告诉我们,毛泽东是甘肃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路人,是中国人民走上解放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领路人。纪念毛泽东,学习毛泽东,将使我们获取历史智慧和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提出过两个著名论断,即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党指挥枪。可见,毛泽东对枪的作用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但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毛泽东却很少用枪。下面就把毛泽东与枪有关的几个小故事讲述如下,供读者备忘。  相似文献   

19.
1945年,毛泽东在山城重庆住了43天,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形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和团结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老百姓心中如镜般透亮……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不仅是政治家,是领袖,而且也是书卷气极浓的读书人。他终生以书为伴,以书为友,以书为膏粱。他尤爱读史书。他不光是读,而且是研究,是评点,是紧密联系现实的分析与思考,是以史为镜进行借鉴和比较。所以,毛泽东的读史,实际上是“治”史。在毛泽东读过的史书中,最重要的是二十四史。对于这样一部长达5259卷,约4000万字的历史巨著,毛泽东不仅从头至尾进行了仔细通读,而且对其中许多卷、章、节竟反复研读了四五遍之多,留下了一串串极富哲理而又耐人品味的故事。在读《史记·张仪列传》的时候,毛泽东从苏秦对张仪的冷漠接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