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媒体环境下,以网络为代表的传播新形式带来了新闻报道内涵与外在形式的变化,也使得媒体与司法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在网络媒体的报道下,司法审判更为引人关注,也面临更大的舆论压力和挑战。然而,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司法和媒体并没有根本的冲突,二者都是现代社会维护和保障人权的两种力量,所以建立良性互动关系是一种双赢的策略。在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司法和媒体更要受各自职业伦理的约束,媒体客观中立报道,司法谦抑应对。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媒体和信息化的大力发展,近年来媒体与刑事审判的关系日趋紧张。媒体对司法的关注,一方面促进了司法公正的实现,加速了司法民主的进程,对刑事审判起到了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但另一方面,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媒体对未决案件的过分关注乃至不实报道,已经严重影响到刑事审判的独立和权威。媒体和刑事审判之间存在紧张关系,但是也不难发现二者的平衡契合之处。建立完善的刑事案件审判报道制度,是缓和二者矛盾,实现司法公正与社会和谐的必然道路。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媒体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在新媒体的视觉冲击下,思维模式和参与心理的变化给社会的思想观念及其表达方式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新媒体之所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是借助网络媒介的持续改进技术,网络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媒体的代表,具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意义,并且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网络技术还将更加社会化,文章从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展开探讨,然后分析了新媒体的发展对大众生活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正给传统的传媒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同时也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要适应这种变革的要求。为了优化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对高职院校新闻专业的网络媒体课程模块设置,就需要根据实践能力要求、综合素质要求和专业岗位要求重新构思,即新课程模块设置包含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网络媒体技能模块和创新类课程模块四大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网络民意的概念、特征入手,剖析了网络民意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了网络民意与司法的冲突与契合,以及网络民意对司法的影响。最后笔者站在立法机关、网络媒体和司法机关三方的立场为弥合这种冲突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网络等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改变了传统社会的信息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对既有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权威构成了挑战,因此,通常被政府权力机关视为“外在力量”而严加管控.但是,单方面的管控往往把政府置于网络新媒体和网民的对立面,不仅有损政府形象,而且影响政府治理绩效.公安部打拐办凭借网络微博开展“全民打拐”行动,为政府权力部门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建立与网络媒体的新型合作关系提供了探索性的经验.因此,转变管理思维,改变对于新兴媒体和公众参与的态度,将所谓的“外在因素”转化为“内在力量”,是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发执政资源、重塑领导力的重要机会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政府公关危机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显示出多元的新特点。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兴起,政府的危机管理模式和公共关系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剧烈冲击。用三重危机源说结合社会燃烧理论可以将社会危机事件分解为形成、发酵和爆发三个阶段,网络媒体在每一阶段都起着加速传播和扩大影响的作用。因此,对三重危机源与新网络媒体环境并存这一背景的分析是探究新时期政府公关危机形成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政府公关危机研究的新视角所在。  相似文献   

8.
司法权是一种国家-社会权力。国家主义对共和国成立以来法制的认识和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司法上集中体现在司法职能和司法组织构造两个方面。在司法职能上,司法审判的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司法政治性与规范性、司法人民性与技术性等面向上的紧张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司法组织构造独立性改革的具体实现路径与主流政治话语深度契合,司法组织构造独立性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张力体现出国家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9.
如何充分利用好网络媒体资源,促进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温江区寿安镇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网络宣传与实地体验有机结合;二是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有机互动;三是充分发挥微信平台的作用。通过网络宣传,取得明显成效:促进了花木经济的快速发展;锻炼了网络宣传人才队伍;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网络宣传,得到三点启示:发展文化旅游经济要注重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作用;要注重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要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融入。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司法改革究竟是一种司法的生长过程还是一种工具的完善过程?这是一个始终困扰中国法学的问题。本文力图通过研究中国司法改革在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来揭示中国司法改革作为一种社会过程的发展规律。中国的司法改革在一定意义上,始终无法摆脱工具适应性调整的属性,相对而言它的自觉性则可能是一种预料之外的副产品,带来的观念上的突破与司法功能设定中的工具属性构成了中国司法改革中持续的紧张。为了缓和这种紧张,一种言行不一的实用主义态度就成为了当下中国司法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论介入司法可看作是民众参与、监督司法的行为,也可看作是民众追求社会正义的行为。网络舆论应以合乎法律与道德的方式介入司法才能对司法产生积极影响作用。网络舆论主体具有法治自觉与道德自律是实现这一应然状态的内在要求,且是在网络舆论与司法良性互动过程中得以养成与践履。  相似文献   

12.
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网络的便捷与普及给使用网络的人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网络交往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对网络媒体事件的法律规制有利于使网络媒介事件以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运作,使之尽量减少侵害他人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机会和风险。  相似文献   

13.
从应然角度看,司法公信与司法能动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司法能动有利于增强司法自治力、司法说服力和司法确定力,能够促进司法公信力的生成;同时,司法公信为司法能动规定价值基础、设定价值目标、提供价值前提,从而成为司法能动的基础和保障。从实然视角看,司法能动因其自身的内在的冲动特性可能会与司法公信的内敛特质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的这种紧张关系不可调和,只要我们在司法过程中能够处理好司法主动与司法被动的关系、适用法律与发展法律的关系、司法职业化与司法大众化的关系,仍然能够在司法公信与司法能动之间建立互动的关系模式,在实现司法能动的功能和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维护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在新闻舆论监督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在司法裁判过程中,如果运用不当,就可能形成负面影响,如媒介审判。在法制社会中,只有剖析网络舆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寻网络舆论与司法裁判的关系,才能平衡网络舆论与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传播平台的特殊性及表达手段的新颖性,使得涉诉信访原本承载的司法监督、权利救济、社会维稳等功能并未随之放大,反而滋生出一系列问题。在明晰涉诉信访功能异化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唯有建立信访人的心理研判机制和疏导机制,加强对恶意信访的防范及网络舆情的监测、评估,健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对接机制,涉诉信访的功能价值方可实现归复。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一般将传媒对司法的影响看成是传媒对司法的监督,并由此形成了传媒与司法的监督—被监督关系。将传媒与司法的关系置于监督—被监督关系中,是一种权力监督权力的思维模式,不完全契合多元民主社会的价值追求,其所带来的冲突也在所难免。因此,对传媒与司法关系的审视要在定位、理念、制度设计等方面完成转向,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的视角重新审视传媒与司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网络新媒体成为舆论主渠道.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突发事件导致网络舆情的产生,而网络舆情反过来推动突发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体制建设,应在加快建立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综合治理体制的同时,规范网络媒体管理,提升媒介素养;注重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培育成熟网民.必须加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制度保障,完善法律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制与保护,加快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发言人、互联网实名等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传媒监督和司法均有宪法基础,传媒对司法的监督和司法自身所要求的公正独立性,都是为了实现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均应着眼于这个共同目标。司法没有了传媒监督,公正就会缺少一道保障,传媒如果过度干预司法,正义也将难以实现。二者的关系是整个法治社会结构中的一大基本关系,且是相容并行的同时密切联系,在社会规范和管理方面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因此,媒体与司法之间能够以此为基础构建一种全方位的良性关系,真正做到既能充分发挥媒体监督的作用,又能保障司法的独立、公正和权威。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司法民意遗失是司法之殇,挑战司法公信建设。司法民意的遗失既有全媒体的因素,又有司法实践现实难题和相对紧张的"法民关系"的因素。破解司法民意的桎梏需要制度与文化助力司法出离"法外力量"裹挟,需要在畅通有效的社会互动中弘扬司法公信,需要理性应对司法民意。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传媒具有信息传递、建言献策、舆论监督、反腐败等功能,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迅速适应网络虚拟社会的发展,促进政府与网络媒体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健全和引导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机制。这既是社会管理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