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吃事     
莫言 《法制博览》2010,(3):12-13
“吃”字拆开,就是“口”和“乞”,这个字造得真是妙极了。我原以为“吃”是“契”的简化,查了《辞海》,才知“契”是“吃”的异体。口的乞求,口在乞求,一个“吃”字,馋的意思有了,饿的意思有了,下贱的意思也有了。想这造“吃”的人,必是个既穷又饿的,如果让林黛玉或是刘文彩造这个字,不会是现在这样子。  相似文献   

2.
看的诱惑     
蒋子龙 《法制博览》2009,(10):68-69
人类的所有情感,都可以用“看”来表示:“一见钟情”是得益于看,“眉目传情”是会看,“反目成仇”是看出了麻烦……除此还有“侧目而视”、“目眦尽裂”、“蔑视”、“藐视”、“眄”、“瞪”等等。  相似文献   

3.
在新华字典里可以读懂中国——1953年:苏联当年还是“贵宾”,“美帝国主义”是“卑鄙无耻”的;刑法还没颁布,随便就“毙了一个土匪”,动物保护也还完全没概念,老虎、豹子、狐狸、貂,都还标着“肉质鲜美”“皮可做衣”“脂肪可炼油”。1962年:妓女、嫖客、淋病什么的都是“剥削制度的产物”,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生活就“太惨了”,朝鲜有两个首都,一个是平壤,一个是汉城临时首都)。  相似文献   

4.
徐勤 《法制博览》2011,(6):32-32
过去常看新闻报道,知道农民、农民工是“弱势群体”,下岗工人是“弱势群体”,街头市场小商小贩是“弱势群体”。最近看了几条新闻,忽而发现原来现今人们都是“弱势群体”了:《大家文摘报》消息,河南济源市城管“沦为”弱势群体,他们因待遇太低而集体上访;  相似文献   

5.
岑嵘 《法制博览》2008,(20):20-20
这是饭桌上听来的笑话,一半儿真,一半儿假,说不清真,亦说不清假,然仔细琢磨琢磨,还真有点味儿。两个酒鬼握着酒瓶子在大话西天。“你说什么人最怕公安?”“土匪。”“错!”“强盗。”“错!”“杀人犯。”“猜不着吧?我告诉你,是——婊子!”“为啥?”“咳!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土匪、强盗、杀人犯是怕公安,可他们都是一些不要命的人,逮着了也就没命了,没命了还怕啥公安。婊子就不一样,她们被逮着了,最多罚个三五千块钱,就放了。放了,还得生活呀,还得做婊子呀,于是又被逮着了。逮着了,  相似文献   

6.
老愚 《法制博览》2011,(4):19-19
解禁《废都》,似乎是为贾平凹“平反”。性的复古模仿,不料做成了“反抗”,把一个乖乖文人扭成了“问题”文化人,这是天大的误会。16年后,诸种合力终于促成了“改正”。在授予贾平凹茅盾文学奖之后,顺理成章地让其出笼,完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身份确认”。  相似文献   

7.
《法制博览》2010,(15):59-59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唐诗中最为温馨的一首诗,在华语圈中家喻户晓。 我们太习惯于说“慈母严父”了,以至于我们自然地就认为“慈母”就是“慈祥的母亲”。其实,在中国古代,曾有个专门的称谓叫“慈母”,对于这个“慈母”来说,“慈母”之“慈”与“慈祥”无关,“慈母”本来是件伤心往事。  相似文献   

8.
行光 《法制博览》2011,(13):49-49
文革中,“四人帮”疯狂迫害知识分子,使知识分子成了继“地、富、反、坏、右、资……”后面的“臭老九”,“四人帮”呼喊“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口号,中国人以自己是“大老粗”为荣,这种愚昧反智文化的推广,造成了中国知识界整整一代的断层,严重阻碍了经济与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许多人以为“知识越多越反动”是四人帮的首创。然而,“知识越多越反动”这一理论竟然是来自斯大林的发明。  相似文献   

9.
星洪 《法制博览》2011,(4):12-13
“城市”在我眼里,越来越像雨后春笋般不断生长的钢筋水泥丛林了。 “高楼林立”仿佛与“现代化”紧密相连,然而,随着“干城一面”的诞生,城市间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个性和风格,尤其是本有的深厚历史记忆一下子都“失忆”了。  相似文献   

10.
序换奥秘     
清末,湘军将领李之度与太平军作战屡吃败仗。他给朝廷奏报军情不敢隐瞒真情,其中有一句“屡战屡败”。湘军头领曾国藩看了,大笔一挥,改为“屡败屡战”。这样两字之调,褒贬迥异。虽然“屡败”的事实并不改变,但“屡战屡败”是“常败将军”,那是要杀头的,而“屡败屡战”则有不屈不挠,战斗到底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