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勇 《学理论》2014,(4):137-138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逐渐加快,我国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立足于最新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人口结构性数据,深入分析目前我国养老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法律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委二届八次会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的战略目标,并强调深入开展以“七不”为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以规范行业服务为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尊老爱幼、家庭和睦为内容的家庭美德教育等五个方面的教育,明确地将家庭美德教育列入了精神文明建设议程。而在家庭美德中,婚姻道德占了主导位置。婚姻连结着爱情和家庭,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那么,我们用社会主义婚姻道德建设好婚姻家庭,促进婚姻家庭的文明发展,也就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促进了文明城市的建设。一、从西方思潮的影响中看婚姻道德教…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法制经济。它一方面强调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又强调国家进行干预,不放弃必要的宏观调控。而市场主体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正是行政法的根本问题所在,行政法的宗旨就是要正确调整  相似文献   

4.
犯罪现场是储存犯罪信息的载体,包括物质的现场和心理的现场,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研究犯罪现场就是为了侦查破案,认定犯罪,最终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实现物质现场与心理现场的相互 认定。  相似文献   

5.
社会和谐发展必须以优良的法律制度为基础,而优良的法律制度应该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要求。科学发展观如果不能具体化为相关的法律制度,那么国家和民族就不能有大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包含三个基本要点,即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坚持这三点对当代中国法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在法制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权利本位,把维护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作为法的终极目标。所谓以人为本,是以所有人为本,任何人都有作为人所应有的尊严、自由和权利。所谓权利本位是指所有人的权利本位。除了多数人的权…  相似文献   

6.
一、法制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1、法制建设是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支点作为现代化发展过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法制。依靠法制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内在的要求。首先,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场变革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社会运动,需要一个明确的导向系统、一个可靠的支撑系统。没有明确的思想概念、价值观念为其指明方向,社会运动将不能持久、统一地发展;没有可靠的行为规范、行动准则来统一行为,社会运动将陷入混乱。而法律因其自身固有的规范性、强制性的特点,能为这场社会运动提供明确的导向系统和可靠的支撑系统。可持续发展是…  相似文献   

7.
庄严 《瞭望》1987,(36)
(一) 1987年6月30日,北京市文化局版权处发布了一项仲裁书,这是我国版权管理机关第一次尝试对版权纠纷案件进行公开仲裁。纠纷涉及三本书。《初中实验课本英语》是1981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署名:李某、丁某。3年之后,又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实验教材英语》,其文字与《初中实验课本英语》基本相同,而署名却只有丁某一人。1986年,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明与宪政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明安 《团结》2003,(3):10-13
要明确政治文明与宪政的辩证关系,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政治文明和宪政。 所谓政治文明,是指公权力运作的一种状态、一种趋势,即公权力运作日益摆脱野蛮、愚昧、暴力、阴谋,从而日益理性化、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日益符合人类创设公权力的目的的状态、趋势。  相似文献   

9.
(一)道德需要和道德教育是紧密相联系在一起的。道德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并进一步将这种认识内化为学生内在道德需要,外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道德需要的形成是核心。因此,研究道德需要问题,弄清道德需要的含义、功能及其层次性,对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谓道德需要,就是人基于对道德所具有的满足自我  相似文献   

10.
我们正在步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德治同时又推进法治的时代,也是一个促进每个社会成员他律与自律统一、提高自身素质的时代。在新的时代里,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法制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并举,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前提。在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发展又很不平衡的东方大国,进行转向市场经济和调整结构的巨大变革,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提出过的重大课题。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提出了这一崭新的课题。他指出:“说…  相似文献   

11.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是上海新三年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法制建设.从理论上阐述城市文明与法制建设的内在联系,对于增强我们运用法制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自觉性,是十分有益的.城市文明是一个国际性、历史性的概念,是一个从低到高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城市文明程度,是以世界上已经达到的水平为标准的.作为城市文明中的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些内容,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有不同的标准和条件.但是,不论是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城市文明与法制的关系,还是考察社会主义国家城市文明与法制的关系,都会发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文化与社会的匹配和互动理论,社会系统整体的转型包括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二者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文化与社会的匹配理论有助于我们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对文化状况的客观要求问题,文化与社会的互动理论则启示我们,文化转型与社会转型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必须合作兼顾,逐步展开.无论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还是文化的转型都是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转型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文化转型的复杂性艰难性和长期性要求我们坚定信心、坚持按正确的方向重塑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3.
简论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溪源真理是标志主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人们认识世界、发现真理,是为了改造世界,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与客观事物这种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关系就是价值关系。而价值是客体的存在和作用以及发展变化对主...  相似文献   

14.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两种基本治国方略,探讨二者的辩证关系对于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提高治国 水平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德治与法治之间存在着相融、相异、相济辩证关系。我们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 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完善治国方略,保障社会的规范运行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前些年在形而上学和极左思潮的影响下,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片面地、断章取义甚至自意歪曲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而把“改革”和“革命”两个概念绝对地对立起来,给党、国家和备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6.
党性与人性是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概念。党性包含先进性、人民性、组织纪律性、实践性,人性具有复杂性、社会性、创造性、历史性等特征。人性是党性的基础,党性深深扎根于人性,党性是人性中真善美的政党表达;人性制约着党性,党性又丰富人性,党性在严格锤炼过程中,引领人性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7.
李国旗  刘均海 《求知》2001,(11):41-43
世贸组织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其核心是一系列具有强制力的法律规则。我国一旦加入世贸组织,就要享受权利,承担相应法律义务,即必须负责任地遵循这些规则和履行承诺。可以说,世贸法律规则对国内立法及执法司法、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等都将带来深刻影响,甚至会成为一场新的法制革命。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策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管理完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并与其相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和谐社会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为首。清楚地表明了法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只有成为一个完善的法治社会,才能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所以...  相似文献   

19.
作为毛泽东政治思想之主要内容的群众观对中国法制建设的直接影响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局面。以毛泽东人民主体论为理论基础确立的人民主权法制原则,成为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作用的思想为指导而进行的刑罚创新,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管制刑制度;与此同时,又有对群众运动的滥用而形成的大民主形式的群众专政,造成了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传播是人类社会目前最新型的收集信息、加工制作信息、发布信息、接受信息和反馈信息的重要方式。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浪潮在21世纪必将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而电脑互连网则成为现代化建设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经济的主要存在方式。但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也相应存在许多负面影响,尤其在道德领域。因此,对因特网上网人员加强道德教育,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一、网络传播的特点电脑互连网主要通过电脑、光缆和现成的电话通讯线路将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用户联为一体,使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