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先生在“第四届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指出,一些人士对于中国加入WTO存在着错误认识,“我们加入WTO怎么叫引狼入室呢?与狼共舞这种提法也是错误的。”厉以宁先生说,“引狼入室”、“与狼共舞”这些提法反映了部分人面对WTO缺乏应有的勇气与信心。我们国家用了那么多年时间、花了那么大力气争取加入WTO,实际上意味着我们要花同样多的力气,应对加入WTO以后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有这个信心。厉以宁先生就WTO与中国经济做了专题演讲。他认为,中国入世以后,受到冲击最大的是金融业…  相似文献   

2.
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愈是改革开放.愈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面临“入世”,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怎样加强呢? 首先,要全面宣传“入世”的利弊,提高企业职工的“入世”觉悟,帮助他们作好思想准备。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讲清“入世”的好处。使大家认识到,一是“入世”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出口。因为“入世”后,世贸组织的100多  相似文献   

3.
林雪原 《前进》2002,(5):39-40
加入WTO对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入世”受冲击最大的是政府,“入世”首先是政府的“入世”。本文拟就迎接入世挑战与领导干部要重视观念建设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中美新市场经济(上海)暨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国际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上海要成为新沪商的基地。在厉以宁看来,“新沪商”应当注重品牌、发展科技。并且,“新沪商”中的“沪”不应是籍贯概念,而是一种兼容并蓄的精神。在历史上,上海作为移民城市,正  相似文献   

5.
八面来风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近日指出:经济起飞须尽快培育三个增长点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中国经济“着陆”后不能熄火,紧缩时间过长就不容易起飞了。他认为,当前应加紧培育住宅建设产业、高科技产业和民营经济,使之成为新的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家丁声俊撰文认为:入世以后,中国必须首先扩大开放,与世贸组织成员在同一游戏规则下进行谈判。而这一前提是改革国内不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法律、法则,目前国家已经废止了上千条,这说明开放推动了改革。而事实上,入世就意味着中国将从“改革推动开放”转变到“开放推动改革”。具体表现为,入世后的改革开放与改  相似文献   

7.
学人新观点     
厉以宁:经济泡沫不等于泡沫经济 厉以宁日前在香港科技大学作了题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科技企业上市”的公开演讲,就目前各界所关心的经济问题,如网络经济、风险投资、创业板等等,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厉以宁特别指出,经济泡沫不等于泡沫经济。他说,不要简单轻易地否定网络经济,将它斥之为泡沫经济。他认为,网络股也好,科技股也好,只要是有实质内容的,它就不是泡沫。 厉以宁认为不能忽略网络经济。首先是要学习要观察,要看到网络技术的出现给经济带来的变化,今天忽略了网络经济,与世界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厉以宁认为网络给…  相似文献   

8.
新论快递     
厉以宁:入世将缓解国内就业压力一是加快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二是转换政府职能,使政府的管理机制适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而这两点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政府职能转换了,经济体制改革也就会相应地加快,经济  相似文献   

9.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称,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与国际接轨是经济运行方式的接轨,不是社会制度的接轨。 厉以宁于近日在广东肇庆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作相关报告时,发表了上述观点。他认为,入世对中国无论中长期还是短期,都是利大于弊。他说,从宏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加入WTO首席代表龙永图日前表示,我国即将于下月成为WTO成员国,所有中国人都将因这一变化而有所变化。应对中国“入世”,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观念的变化。 龙永图认为观念的变化在六个方面:一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一定要着眼于在全球范  相似文献   

11.
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刘厚俊教授认为 当前社会上关于“入世”的认识存在着许多误区,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是只关注“入世”的结果,而不关心如何迎接“入世”的竞争。现在许多企业的领导人一谈起“入世”,就是我的产品将来好不好销?我这个企业能从“入世”中得到什么好处?而对于怎样迎接“入世”的挑战则考虑很少。“入世”只是为我们提供  相似文献   

12.
《创造》1994,(5)
厉以宁说“自行车原理”近期以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怎样看待当前国有企业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对此,厉以宁坚持一个原则:中国的问题,只有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得以解决。厉以宁把此形象...  相似文献   

13.
新视点     
厉以宁:知识产权入股比例应该扩大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近日指出,企业改制和企业改组中,知识产权入股是我国当前产权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环。现在知识产权的入股比例太小,根据《公司法》,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无形资产只能占很小的比例,下一步应该扩大,应该因行业、公司而有所不同。是不是可以考虑知识产权连同其他无形资产一起占到70%,这对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好处是很大的。一般的企业达到50%应该没问题。中国经济体侧改革应强化国际惯例 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认为,“入世在即”,在目前我国仍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4.
社会广角     
《政策》1999,(5)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指出,西方企业家是常温条件下的“植物”,自然能茁壮成长;中国企业家是特殊条件下的“植物”,既要抗旱又要防高温高压。 厉以宁说,我国企业家的形成有三次浪潮。第  相似文献   

15.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谈国企改革日前,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在北京市委讲师团组织的一个报告会上围绕国有企业改革的热点问题作了精彩报告。报告中阐发的“木桶原理”、“自行车假设”、“靓女可以先嫁”等,观点新颖独特,生动风趣,博得听众...  相似文献   

16.
很多人担心,“入世”后国门洞开,“民族工业”将因失去保护而走向衰退。实际上,“入世”不仅不等于放弃对国内工业的保护,还将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经贸环境和发展机遇。 首先,要澄清一下“民族工业”的概念。在世贸组织的协议中是没有“民族工业”一词的,而是使用“国内产业”。也就是说,世贸组  相似文献   

17.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谈第三种调节方式近日,在北京市委讲师团举办的“学习十五大、贯彻十五大”系列报告会上,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提出了“第三种调节方式”的观点。他说,提起“调节”,人们自然会想到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而且对它们...  相似文献   

18.
熊思远  王文兵 《创造》2002,(6):12-12
尽管中国的“入世” 显得十分平静,然而人们还是“于无声处听惊雷”:2002年2月,外经贸部一位参加了中国“入世”谈判长达10多年的处长就被一家外资公司以100万年薪“挖走了”。WTO的GATS(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Service: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国际规则及其所规定的动作方式(例如它的“国民待遇原则”以及“自然人流动方式”)使得这种“挖人才”成为合法又合理的事情。于是,人们才真正认识到:“入世”对中国最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以后,上海、江苏和福建等沿海省市,都根据各自的实际,纷纷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便与WTO进行顺利对接。上海市应对“入世”工作,基本思路是一年重点应对,五年基本到位。今年上海应对“入世”工作的重点:第一,抓住“入世”机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00,(1)
据权威人士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总的说来利大于弊。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入世贸组织将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出口。“入世”后,世贸组织的100多个成员都将给中国以最惠国待遇,而且也不必在最惠国待遇问题上遭到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