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罗光军 《学习月刊》2022,(10):49-51
<正>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们应当回顾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发扬光荣传统,从党史中汲取营养,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学会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党史中,有关“中原突围”那段充满革命智慧的历史更是充满传奇,值得深入研究。“中原突围”作为一个宏观历史事件,是“解放战争”的开始,在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那么,从微观角度探寻,  相似文献   

2.
领导新语     
未来十年。要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2010年12月18日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上强调。  相似文献   

3.
2003年,温家宝总理视察东北时指出,“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在刚刚闭幕的辽宁省深化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李克强再次强调,“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和前提。”同时提出,“要以深化企业改革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口。”从这次会议开始,一场深化企业改革的攻坚战打响了。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精辟阐述了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肩负的使命和任务,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三农”工作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的明确信号,为我们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5.
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部署,招远市叫响“举全市之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旋律,以实施黄金产业转型为主线,以对接省三大战略、抢占产业高端为方向,以实施“三动”战略为动力,全力打响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努力构建多元化、高端化、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相似文献   

6.
胡佩 《江淮》2006,(12)
2005年7月4日,在合肥历史上注定要成为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日子。从这天起,合肥市打响了一场拆违攻坚战役。“大拆违”不仅势如破竹,进展迅猛,而且实现了“零补偿”、“零冲突”、“零事故”,堪称合肥拆违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深化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对加快推进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是我国下个世纪发展的一个战略任务。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朱铸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积极培养各类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包括我区在内的西部地区,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西部大开发科技是先导,关键在人才。加快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化的人才队伍,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保障,是加快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只有有了人才,掌握了科学技术,才能…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下个世纪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国家启动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对包括我区在内的西部地区,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西部大开发科技是先导,关键在人才  相似文献   

10.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文件,提出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作为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共同遵守的原则。会议之后,我国政府就全面部署制定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这个发展战略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得到明确肯定:“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11.
付松 《当代贵州》2014,(29):16-17
独特的区位优势、强劲的发展势头、丰富的矿产资源、广阔的创业空间,使铜仁不断聚集优势产业、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不断点燃赶超激情。在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赛场上,铜仁算得上一匹“黑马”。从2011年打响工业崛起之战起步,全市就紧紧围绕打造黔东工业聚集区、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乌江经济走廊三大板块,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十年之前,党的十六大作出了“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的战略性判断。在此后的十年中,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国的GDP一路攀升,接连赶超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有的外国媒体为此盛赞:“中国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巨大成就,从实际角度而言,比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曾试图取得的成就都要辉煌。”  相似文献   

13.
<正>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统筹”一词多次出现。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把握好“六个统筹”。  相似文献   

14.
今年年初,武汉疫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全国各地捐款捐物,派出医疗队前往支援,一场新的“武汉保卫战”已经打响。82年前,全民族抗战爆发,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人率先喊出了“保卫大武汉”的口号,全国军民心向武汉,前赴后继,打响了团结抗敌,救亡图存的武汉保卫战。  相似文献   

15.
长征时期,陇南在党和红军发展战略决策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早在长征初期,红四方面军就已将“开辟陇南新区”纳入“川陕甘计划”战略构想。从两河口会议到俄界会议期间,陇南始终是党中央“川陕甘苏区根据地”战略的重要构成和关键枢纽,一度作为红军长征落脚与实现北上抗日的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战略区域。长征后期,红二方面军正式进入陇南成徽两康等地,成为党中央发动西北抗日新局面、打通国际路线和实现三军大会师战略全局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风靡全球的“绿色战略”薛荣久八十年代是世界环境保护意识崛起的十年,九十年代则是环境保护行动的十年。在世界市场上“绿色”产品走俏,“绿色战略”盛行,一场“绿色”革命方兴未艾。“绿色战略”的含意“绿色战略”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绿色”产品;二是“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地区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方面,面临程度不同的区域差距问题,而各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无一例外的是在“公平”与“效率”的张力中进行的。公平与效率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追求的两大目标,正确的目标取向应该是寻求效率与公平的最佳“结合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同样面临着公平与效率目标实现模式的选择问题,即如何正确处理我国的沿海与内地的关系、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与公平优先目标的选择在西方列强叩开中…  相似文献   

18.
张鸿翼 《新长征》2022,(10):11-13
<正>吉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特别是景俊海书记作的工作报告,胸怀“国之大者”,心系“省之大计”,用“六个显著跃升”的奋斗目标,擘画了吉林未来五年加快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长春市双阳区组织系统将紧扣“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党建引领能力显著跃升”的目标要求,努力推动干部、组织、人才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旅游思想与贵州旅游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今旅游界的世界性课题。1995年4月24日—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共同在西班牙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通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已成为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方针。贵州省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已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植成为后续支柱产业,把贵州建成全国的旅游大省”。因此,我们必须把握世界旅游发展趋势,用可持续旅游发展思想来指导、武装自己,把可持续旅游发展作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行动指南,使贵州省旅游业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进城问题是朱镕基总理在今年召开的人大五次会议上强调要大力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一个农民生存和就业状况问题,而且关系到能否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能否早日实现江泽民在“5·31”讲话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大问题。我们必须以战略的眼光,从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