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于统一战线的论述摘编一、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同我们党共同奋斗,在社会主义时期同我们党一道前进,一道经受考验。在今后的建设中,我们党还要同所有的爱国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第...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多党合作、民主监督是指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但主要是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有利于共产党的领导,它使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能够不犯或者少犯错误,更好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多党合作中的民主监督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因为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是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而监督什么?怎样监督?一直是多党合作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  相似文献   

3.
认真学习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统一战线的理论,从总体上把握新时期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有助于民主党派的同志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民主党派和共产党之间形成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民主党派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占有  相似文献   

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各民主党派的光荣使命。民建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人士的参政党,要完成这个光荣历史使命,必须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加强思想建设,首先要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5.
一、充分肯定了各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979年10月19日,邓小平指出:“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同我们党有过长期合作、共同战斗的历史,是我们党的亲密朋友。在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斗争中,各民主党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推动和帮助各自的成员及所联系的人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参加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叶裕惠 《桂海论丛》2004,20(4):18-21
邓小平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观点,使中国在坚持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取得了长足进展.今天我们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论述,更加认识到充分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有着本质区别,要不断完善和丰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内容和形式,使我们的制度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相似文献   

7.
一、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间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同家的基本方略郑重地提了出来。这是对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民主和法制是相互关联不可分的。民主是本质、是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表彰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决定(1995年12月24日)近几年来,我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认真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  相似文献   

9.
《世纪行》2012,(12):36-38
邓小平同志指出:“人民政协是巩固和扩大我国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也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实行互相监督的重要形式。”并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需要政协就有关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各项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参政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晓宇 《桂海论丛》2010,26(4):69-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国的参政党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我国的各民主党派应抓住机遇,在文化建设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武装全体民主党派成员,继续发扬民主党派追求民主与爱国的精神,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契机,做好参政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人民大大解放了思想,把社会主义推向一个新的理论高度,这是邓小平同志与他同代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从此中国才找到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这条成功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有长期合作、共同奋斗的光荣的历史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他们同共产党并肩战斗,一道前进、一道受考验,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了解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优良传统,不仅可以使我们在将来的统一战线工作中继续团结大多数,增强同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各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民主党派成员的不断更新,一些同志在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这个根本问题上产生了疑问,有的提出,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都是政党,为什么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有的甚至认为不以执政为目的的政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党。  相似文献   

14.
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统一是民主党派鲜明的政党特点。早在建国初期,周恩来同志就对民主党派的进步性与广泛性特点作了论述。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进一步阐明了民主党派进步性与广泛性的内涵及意义,指出:“民主党派的进步性,是与它们积极参加我们党领导的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实现中国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的历史伟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阶段,这种进步性集中体现在各民主党派同我们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党派的广泛性,是同其社会基础及自身特点联系在一起的。各民主党派的成员来自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一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任务。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中有过光荣的历史,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也作了重要贡献。这些都是中国人民所不会忘记的。现在它们都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邓小平强调:“人民政协是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土团结合作的重要组织,也是我们政治体制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互相监督的重要形式。”在这里邓小平明确了新时…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5,(8)
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经过长期的徘徊和探索,最终选择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走新民主主义的道路。探索各民主党派最终选择跟随中国共产党的深刻原因及其经验启示,对于我们党更好地与民主党派进行合作,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开创新时期多党合作工作的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我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格局。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建设繁荣、富强、民主、和谐的现代化强国而奋力拼博。如何学习继承邓小平的多党合  相似文献   

18.
多党合作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条重要途径。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保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充分发挥多党合作制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文选》是我们党崭新的理论宝库,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改革的指路明灯。当前,全国人民、各行各业都正在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教育战线的广大师生同样也止在努力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我们作为中学的政治教师、学校德育工作者,更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的论述,探索德育新路。邓小平同志在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他在“文选”第三卷中指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  相似文献   

20.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之一,中国共产党人历来主张民主监督。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问毛泽东:历史上许多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形成了一种周期率,共产党执政后有没有跳出这个周期率支配的新路?毛泽东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邓小平在1987年10月13日的一次谈话中就曾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当然也要有监督、有制约”,这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更加重视民主监督。胡锦涛强调,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7月3日中国新闻网《胡锦涛:完善和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对权力监督》)相信随着党内民主监督的不断加强和完善,中国的政治文明进程也会加快其步伐;在奔小康的征程上,人民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