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刑事错案?笔者认为,公诉案件的被告人经人民法院判决无罪的,均属于错案。错案分为两种:一是法律适用上的错案,二是证据适用上的错案。错案的形成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对法律的错误理解而导致的错案,这是一种法律适用上的错案。二是由于违反证据规则而导致的错案.这是一种适用证据认定事实上的错案。从司法实践的情况来看,这两类错案均有发生,但多数情况还是后者,即适用证据认定事实上的错案。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偶尔也会造成错案。就算我们保证了99%的准确率,但从绝对数量来看,全国检察机关每一万宗案件就有一百件是错案,这一数字还是让人触目惊心。客观上看,每一宗错案都会使检察机关的形象造成损害,都有损于我们开展创建“五好两满意”活动的目的,因此,如何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错案的产生,这一问题急待我们去研究解决。一、错案及其表现何谓错案?这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人民检察院错案责任追究条例(试行)》认为错案是指检察官在行使职权、办理案件中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案件,…  相似文献   

3.
王强  刘宁 《行政与法》2010,(8):127-128,F0003
频频发生的刑事错案,往往以牺牲生命或自由为代价,引人深思。如何能避免刑事错案?本文认为无罪推定原则的树立对避免刑事错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无罪推定原则实际上确立了被追诉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主体地位,由此,追诉方不得不承担举证责任,而被追诉方却享有一系列防御权利,以权利制约权力,从而达到预防、减少错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作为我国法官的主要惩戒制度,虽实施了很长时间,却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对其进行具体规定,导致各法院适用混乱。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究竟该如何发展?是进行改善使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还是抛弃,寻求更科学合理的制度,是我们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乐龙 《行政与法》2009,(2):123-126
冤假错案是对冤案、假案、错案的笼统说法,通常又被认为是刑事错案的代名词.冤案、假案、错案及刑事错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刑事错案是刑事司法领域中的错案,其可以表现为冤案,也可以表现为假案,或者既是冤案,又是假案.研究刑事错案对于深化刑事司法改革,提高刑事司法的公正性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于丰富刑事司法理论和刑事诉讼法学,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明 《天津律师》2005,(3):51-51
据报道.佘祥林将被无罪释放.这在进行的重审中已毫无悬念。所以人们对此案的关注已经不是案件本身,而是对案件的反思——错案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个体认识能力以及司法制度的不完善,刑事错案的发生在任何国家都难以避免.通过对英国刑事错案应对路径和防治内容的梳理与研究,不难发现英国在错案防治的整体策略上更多的是以轰动错案为分析文本,通过对错案中暴露出的制度缺陷、程序瑕疵以及法律空白进行修补和完善,实现错案在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的双管齐下,其程式化的错案应对套路与综合全面的错案防治对策值得我国借鉴与吸收.  相似文献   

8.
一、错案的认定问题错案的正确认定是有效实施该制度的首要条件,是追究错案责任问题的前提.错案究竟如何认定,需要明确下述三方面的内容:1.错案的定义.所谓错案,简单地说即错误的裁判.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做出,违反实体法和程序法有关规定的,损害当事人(被告人)实体权益或诉讼权益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据此,错案的定义构成可归纳为:①审判机关作出的已经生效的判决和裁定;②违反了程序法和实体法的有关规定;③损害了当事人(被告人)的实体权益或诉讼权益.依案件性质不同分为民事错案、经济错案、刑事错案和行政错案四类.这里要强调的是,错案的裁判必须是已经生效,具有执行效力,或正在执行过程中,或已经执行完毕的裁判,有的观点认  相似文献   

9.
证据问题是导致刑事错案的主要原因。但理论界对证据与刑事错案关系的研究多停留在实证研究与经济分析层面,对于刑事错案发生的证据法根源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文章在证据法语境下界定了刑事错案的内涵,分析了刑事错案产生的证据法原因,提出刑事错案发生的主要根源在于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缺失。  相似文献   

10.
刑事错案作为刑事司法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并未被所有的学者给予正视.否认刑事错案的学者认为,没有错案,只有违法审判。然而众多的学者还是赞成刑事错案这一说法.并给出了不同的概念。错案是错误的一种,刑事错案则又是错案之其一。中国古代和西方都对刑事错案有所研究,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的刑事错案概念。可以将刑事错案存在的语境分为诉讼语境和诉讼外语境。在诉讼语境中,学者对刑事错案的概念有“主观说”、“客观说”、“主客观统一说”以及“三重标准说”等等。实践中,有些存在错误的诉讼情形不属于错案:漏罪、漏人情形,量刑偏重偏轻,存疑案件,一般性违反刑事诉讼程序的行为,被否定的正常诉讼行为.法律的变化导致刑罚变化.  相似文献   

11.
死刑错案的出现严重威胁着司法的公正性,它是司法系统面临的又一大挑战,我国司法界也在极力寻找防止死刑错案的措施办法.本文将从产生死刑错案的立法、司法等方面为切入点,分析产生死刑错案的原因,从而为死刑错案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关于执行错案责任追究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两军来,大部分人民法院积极执行或试行错案责任追究制,的确增强了审判人员的审判责任感,提高了办案质量。提高了人民法院整体执法水平。但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待人们加以总结和探讨,有待专门部门加以规范。执行错案责任追究制,是人民法院在新形势下加大内部管理力度、提高办案质量的新举措,人民法院全面执行该项制度势在必行。笔者就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供参考。一、关于错案和错案范围弄清错案的概念及其范围,是执行错案责任追究制的前题。错案的概念是什么,错案的范围是什么,目前,各法院对此理解不一,亦未有权威…  相似文献   

13.
在刑事错案的认定标准上,程序错案说更为合理。在刑事错案的防治问题上,最为根本的措施应该是全面推行无罪推定原则,就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应尽量完善各项具体诉讼制度,最大限度的防止刑事错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刘晔 《中国律师》2015,(4):84-85
江平、陈光中和张建伟3位教授联袂推荐的《错案》一书,是已故法国著名律师勒内·弗洛里奥的著作。这位在法国公众中享有很高声誉的资深大律师,办理过许多有名的案件。在漫长的律师职业生涯中,勒内直接和间接地接触了不少错案。基于对司法错案受害人的悲悯情怀,他写下了《错案》一书。《错案》一书视角独特地将目光聚焦在"错案",他发现由于法  相似文献   

15.
刑事错案与刑事赔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刑事诉讼活动的阶段性和司法活动的复杂性,错案的范围界定不宜过于宽泛,否则不利于保障司法人员依法独立办案,尤其在错案责任追究成为强势语态的情况下,更不可动辄贴上错案标签。错案应当是指案件处理结果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案件。错案应当至少具有以下构成特征:一是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刑事错案的三重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错案纠正、错案赔偿和错案追究之错案的判断标准均不相同。建立刑事错案的三重标准,符合现代刑事诉讼规律,有利于加强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改革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条件、完善国家赔偿制度和错案追究程序,有利于刑事错案三重标准在我国的确立和实施。  相似文献   

17.
论错案追究制中错案标准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错案标准之界定 什么是“错案”?这是实施错案追究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由于“错案”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至今尚无科学定义,①所以在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对其赋予了各种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把它界定为:“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违反实体法或程序法,致使案件出现明显错误或造成不良影响.应由审判人员承担责任的案件。”②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其制定的经济庭审判方式改革实施意见中采用列举法,将认定的基本事实错误。是非责任颠倒.造成裁判严重不公.适用法律明显错误、导致错误裁判,严…  相似文献   

18.
当前,如何解决刑事诉讼中的错案问题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实务界利用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在克服司法积弊、整肃司法队伍、促进司法公正上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但是,与之伴生的是,错案追究制度日益暴露出违背诉讼规律、挫伤办案人员积极性等弊端,受到不少批评。另一方面,学术界围绕错案的界定以及判断标准、错案追究制度的缺陷与完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由于受历史与日常思维定势影响,大家对错案关注的重心在于审判环节的错误裁判,尤其集中在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攻击”与辩护上,导致对错案的认识局限于非常狭窄的范畴,不利于科学解释、防范、救济错案,尤其是忽视审前程序中错案形成及其救济。  相似文献   

19.
陆宝春 《法制与社会》2012,(12):105-107
刑事错案成为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副产品,其发生难以杜绝。为了防范错案的发生,提高办案质量,杜绝司法腐败,出台了"错案追究制"。刑事错案追究制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冤假错案频繁发生、人权保障和司法公正需要刑事错案的司法善后。完善刑事错案司法纠正、刑事错案司法赔偿、刑事错案司法追究、刑事错案过滤和发现机制。  相似文献   

20.
检察机关在打击职务犯罪过程中,做好侦查环节错案的防范,关系到整个刑事诉讼错案防范的效果,关系到司法权威和社会的稳定。因此,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分析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中错案发生的潜在因素是十分必要的,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提出防范错案的建议是最终的探讨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