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安机关应当充分理解媒体监督有益于重塑和谐警民关系,通过媒体和公安执法部门双方的共同努力,建立新闻媒体对公安执法监督的操作性制度,使媒体对公安执法权的监督有章可循;加强公安机关对媒体监督的引导,使社会舆论为公安工作服务,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构建正当的程序,为避免媒体干预公安执法提供程序性规定,让公众以看得见的公正了解公安执法过程,以修补警民关系,为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提供有效的商谈空间。  相似文献   

2.
当前公安队伍建设中存在种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对警察的定位不准确、公安队伍建设欠科学、评价机制有缺陷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当前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对执法不规范的原因认识模糊;制定出的规定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差;未能从制度层面着力促进执法规范化等。公安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对公安信息化建设认识模糊;“重硬轻软”、各自为政现象严重等。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对影响警民关系的原因认识不足;把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仅当成一句口号;无法用科学的考评机制引导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等。  相似文献   

3.
警民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正视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各种不和谐因素,转变执法观念,逐步推行“法治执法”;搞好警务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强队伍建设,推进警务改革在群防群治中实现警民互动,积极营造和谐的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4.
做好我国边境地区的警民沟通工作,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强化民警自身能力建设、激发群众参与边境治安工作的积极性。可当前边防民警与群众的沟通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应该树立宗旨意识和典型示范,掌握警民沟通技巧,提高执法能力,消除警民沟通障碍,共同做好新时期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5.
和谐的公安执法以协调、和谐为目标,使公安执法工作更加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保护群众利益、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为了实现和谐的公安执法,我们必须保证对公安执法结果普遍遵从;必须以公正的公安执法为目的,宣扬公平、正义,从而维护公安执法的权威。为此,我们必须从构建正当的法律程序、努力实现公安执法的实体公正和形成良好的公安执法环境等方面提升公安执法权威,以期保证公安执法较为和谐而顺畅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三明市公安机关在“三项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以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筑牢稳定防线,以改革侦查破案机制提高打击能力,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现代警务机制的日益形成,以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公安执法公信力,以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增强公安整体素质,改善公安工作环境。坚持改革创新,精细运作,突破难点,务求实效,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建设”,全面提升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便民利民措施是公安出入境工作与群众关系的结合点,是能否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所在。从千丝万缕的群众诉求中"剥茧抽丝",分析公安出入境便民措施执行和群众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及其原因。把握便民措施执行过程中的"四大辩证关系",自觉审视措施执行的利与弊,着力于统筹协调全局、深化科技应用、满足民意需求、提升沟通技巧,化解新时期公安出入境便民措施执行"瓶颈",从而促进建立公安和谐执法、警民和谐共处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这三项建设是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的深化和延伸,对于全面推进基层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提升公安机关工作能力,应对当前复杂的公安工作形势,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前对“三项建设”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进行深人的理论探讨还做得不够。为此,山东警察学院王庆功教授以《公安机关“三项建设”导论》为题,对正在广泛开展的公安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转型社会是我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对公安机关执法理念、工作机制以及行为方式造成结构性压力。构建以警民信任为核心的和谐警民关系是纾解当前公安工作压力的关键举措。政治信任理论是探寻政治权力与民众权利张力、规设政治权力与民众权利关系的综合性、应用性分析框架,其为当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实践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与理念启示。  相似文献   

10.
和谐的警民关系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从这个意义出发,新时期建构与完善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公共责任和社会责任。公安机关必须正视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不和谐因素和原因,不断建构和完善新时期的和谐警民关系:树立和谐警民关系理念;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意识和水平;提高执法办案的能力和要求;正确行使警察权、严格规范非警务活动;注重社区警务建设;强化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公法与私法初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私法的划分是大陆法系国家公认的基本法律分类 ,这种分类源于罗马法。我国学界对公、私法分类问题经历了从排拒到接受并提倡的转变过程。公、私法分类的历史很长 ,但划分标准一直颇多争议。公、私法在许多重要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和内涵。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公、私法的界限问题面临新的解说。  相似文献   

12.
警察执法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法在我国法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警察执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警察执法时,应当准确把握法治的精神意蕴,充分认识民间法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既要切实保障国家法的权威又要充分吸收民间法的合理因素,以保证执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法律的现代化就是使社会生活中的法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多,以真正体现现代社会生活中法的特征。实现法律的现代化,以现代化的法律促成并维护社会的转型,已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不归选择。民法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形式因素和事实因素是密切相关、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自然法学为我们提供了民法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分析实证法学为我们提供了民法现代化的表现形式,社会学法学为我们提供了明了法律现实以及实现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宽容、综合、整体性应是我国民法现代化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民法、经济法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两个独立、重要的基本法律部门,分析了价值取向各有异同、指出二者不可互相替代或否定,而是不可偏废,缺一不可的.  相似文献   

15.
符号学作为侧重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人文社会科学与法学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在它的影响下诞生了结构主义符号法学与逻辑符号法学。符号学与法学不仅具有外部契合性,也有内部契合性。符号学方法通过作用于法学中的权利客体视角,将开创法学研究的新维度与新视野。  相似文献   

16.
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为了适应社会化的趋势,民法自身作了一些修正,加大了对个人自由与权利的限制,由近代民法发展到现代民法,但仍未脱离个人本位的私法属性.经济法的产生即为了弥补民法社会化的不足,而以社会为本位,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宗旨.本文从社会化角度论述了民法的发展演化及局限性,揭示了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7.
法学专业教学与法律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专业教学应当服从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法律人才的专业能力应当是对法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应然及知其用,此为法学教学的核心任务。在法学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司法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这两个指挥棒的作用,特别注重培养具有复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8.
民法文化与中国民法法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源于欧洲大陆的民法文化绵延千年 ,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品格。由于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 ,民法文化显得非常落后和贫弱 ,但是传统文化中诸如集体本位观念、德法并重的思想、善良风俗等内容在中国民法法典化的进程中也具有积极的正面效应和古为今用的实践价值。在中国民法法典化的进程中 ,制定一部先进的民法典、净化固有的传统法律文化、吸纳西方现代民法精神、实施政治和经济的民主以创建中国发达的民法文化 ,是一项浩大而又急迫的文化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少数民族民间法与刑法存在冲突,而解决的方法是,在民间法的基础上变通刑法。如果没有一部这样的变通刑法,则有可能出现民间法与刑法的断裂,从而导致该地区的无序。而现今有这样一部变通刑法,则可避免这种混乱局面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承认刑事一体化思想的前提下,拟从刑事立法及司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探寻刑事程序法与实体法一体化的价值根基,旨从理论上推动刑事一体化的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