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福州解放,9月间,我在福建学院大学4年级读书.开学不久,听说当时社会上革命青年要求参加革大的很多,福州市学联筹备处派人到学校开展动员组织工作,学校有部分同学也开始报名到革大去.那时我是大学毕业班,自己思想斗争很激烈,如果去参加革大,大学就不能毕业,这对我是个考验.我父亲认为我大学只差一年就毕业,去革大是前功尽弃,不同意我去.  相似文献   

2.
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在刚解放的福州,福州市军管会向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11所公立学校派驻了一批军事联络员,为接管学校做准备工作,我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2009年6月23日,是湖北人民革命大学的老校长李先念诞辰100周年,同时,也是“革大”建校60周年,在这双喜临门之际,作为“革大”第一期结业的老学员,我愿意将我所知道的有关李先念同志关心群众,关注民生的二三事介绍给亲爱的读者,以表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人生四季中,虽也经历过酷热的炎夏和凛冽的寒冬,而参加福建革大学习到走上岗位的这几年,无疑是我一生明媚的春天,当时的许多人和事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5.
经过福建革大半年学习后,我们600多位同学被第一批分配到"支前"工作岗位上.1950年3月25日,从"革大"各部班调来参加"支前"的同学在福州市圣庙路集合并编队,"革大"校部领导张鼎丞、伍洪祥、曾鸣等同志到现场亲切地欢送我们.下午4点多,我们乘坐十余辆载货汽车,以各自背包为坐垫,向闽南方向出发.  相似文献   

6.
第一期革大结业后,省委决定让伍洪祥带一批干部回龙岩地区工作. 为什么要让伍洪祥去担任龙岩地委第一书记呢?就我所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在刚解放的福州,福州市军管会向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11所公立学校派驻了一批军事联络员,为接管学校做准备工作,我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8.
当年在我进入革大初期的日记,伴随我从学校到农村,又从基层到机关,一直珍藏到现在.它虽已褪色破损,但每当我翻阅之际,就启开我的记忆闸门,当年在革命熔炉充满激情的生活片断,犹如精彩的电视连续剧,一幕幕展现于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9.
1949年9月我投身福建革大,在3部5班4分班当学习小组长兼团小组长,并被评为学习模范.1950年4月分配到省农委,6月奉命前往海防前线平潭岛参加土改.接到通知时我心情既紧张又兴奋,因为我早就知道:平潭是海防前线,对敌斗争尖锐复杂,渴望到那里去接受严峻的考验;何况我是个农民的儿子,大海对我有极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十堰市党史暨“革大”校史工作会议于1998年6月15日至16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市)区党史办主任、“革大”校史联络组组长及市“革大”中心联络成员,共计30余人。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全省党史、“革大”校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今、明两年全市党史和“革大”校史编研宣传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马荣华、市委副书记赵斌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铁军,副市长杨朝中,市人大副主任陈裕建等领导也出席了会议。到十堰指导工作的省老领导肖健章和秦忠同志,也到会看望了大家并讲了话。市委分管党史工作的副书记赵斌同志,在全省党史工作会议之后,亲自听取党史部门的工作汇报,并到市委党史办座谈了解工作生活情况,想方设法为党史部门排扰解难。  相似文献   

11.
我的爸爸陈超凡,解放福建时在福州军管会工作. 爸爸对我说,1949年8月17日解放福州后,华东军区即宣告华东军区福州军管会成立,韦国清任军管会主任,爸爸任军管会政策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12.
62年前,我在福建革大学习期间,能有机会多次聆听时任校长张鼎丞所作的精彩报告,对我们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半个世纪前,在我担任新闻记者时,又有幸跟随张鼎丞在福建的考察活动,亲眼目睹他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使我深受教育、鼓舞和激励……  相似文献   

13.
谁都知道1949牛10月1日这一天是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的日子。笔者有幸躬逢其盛,并且保存了当天的日记。那时我刚20岁,离开北大参加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才半年,入党只两个多月。许多同学分配到两广工作,我却奉调北返,进劳动大学(中央军委代号)外文训练班,于9月21日政协开幕之日回到北平。这批新参军的学生都暂编为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简称革大)第四部,10天后随革大参加开国大典,这是多么幸运的奇遇。 50年后翻开这发黄的日记,原汁原味整理出来,也算是一篇小小的“实录”。  相似文献   

14.
共和国成立前后,于山戚公祠曾是福建人民革命大学直属1班驻所,如此得天独厚的佳境,在没有围墙,分布松散的革大十几个班部中,应数首屈一指.  相似文献   

15.
一、连罗地区党组织的诞生、发展和秋收斗争连罗地区党组织的诞生,起始是这样的:一九二八年中共福州市委经常派党员到设在福州大帽山的闽候公立中学活动,在福州乌石山师范读书的杨挺英和在闽候公立中学读书的郑厚康、黄应龙都是连江人,他们经常与党员黄孝敏同志接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1月1日,湖南革大湘西联谊会的10多位老同志要登天门山。这些七八十岁的革命老人,都为解放湘西,建设湘西立过功,作过贡献,这一次,算是故地重游。“金婚之旅”在祭坛前面的停车坪,大家下了车。中共湘西州委老顾问、湖南革大校友联谊会赴张家界校友团团长杨国湘把大家招呼在一起:“我在车上已经吟好了一首诗,我先来一首。”这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把手中的拐杖放在车边,凝聚眼神吟起诗来:“蒙蒙烟雨上天门,驾雾腾云削壁行,公路奇观堪推首,空中艺苑自然成。”早在1985年,杨国湘在州里的一次旅游开发座谈会上讲话…  相似文献   

17.
攻占平潭岛     
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由江苏苏州出发,翻山越岭,冒暑向福建进军.8月初,到达闽北,即从闽南分三路向福州守敌实施钳形攻击,15日,我八十二师二四五团攻占福州北岭,友领部队攻下马尾.16日,我部奉命攻占福州城,我和孙乐珣政委率二四五团下北岭,直插台江大桥,与守桥敌军激战,歼敌一部.  相似文献   

18.
运粮历险记     
1950年3月下旬,我们革大一批学员提前结业,被派往闽南搞支前.25日傍晚,我们打起背包,到圣庙路校部集中出发.省委书记兼校长张鼎丞在百忙中赶来送行,勉励我们要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为解放台湾、金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群山环抱的武平县武东镇川坊村,是著名革命文艺家、理论家、中宣部原副部长兼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的故乡.1928年初中毕业后,少年壮志的林默涵考入福州高中的师范科求学.在学校受到进步思想影响,开始走上革命道路,从此远离故土.新中国成立后,林默涵曾先后两次返乡.这位具有客家人"硬颈精神"的革命者,一生信念坚定,刚直清正,给家乡...  相似文献   

20.
十万火急 福州解放前夕,1949年8月16日夜晓,福州西门小排营26号的一间斗室里,地下党组织城工部特别支部的陈耀民、邹传辉和我3个支委正在紧张地召开会议.为迎接福州解放做出紧急安排.会间,中共福州联合小组书记叶绍芬赶来,紧急传达了解放大军即将于第二天解放福州的通知,并要求我们在当天夜里赶印<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即"约法八章")数千份,以供第二天街头张贴之用,任务十万火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