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依法控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渊源于历史悠久的有组织犯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 ,恐怖分子的主义犯罪手段更为残忍 ,给国际社会造成的危害更为深重。本文试图从理论上探讨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类型、特征及其成因 ,剖析并揭示恐怖犯罪的本质 ,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侦查和防范此类犯罪的对策。笔者认为 :尽管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宗教、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冲突 ,但是各主权国家在达成反恐怖共识的基础上 ,协商构建《国际反恐怖公约》等法律框架 ,只要共同遵守当代的国际法律新秩序 ,遏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是能奏效的。  相似文献   

2.
中亚地区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各国独立以来,整个地区因面临各种"新挑战",如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有组织犯罪、毒品和武器非法交易以及非法移民等问题.从历史发展、地缘政治状况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看,中亚地区所处安全环境非常脆弱且极易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中亚国家在面对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运动合流的情况下,纷纷制定了相关的国内反恐政策,同时也加入到了地区和全球性反恐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西方学者对恐怖主义诱因的理论解释大致可分为两个阵营:个性缺陷模式和社会学 习模式。社会学习模式和个性缺陷模式从行为主义和社会心理的角度分析了暴力行为(包括恐怖 主义行为)的起因, 对恐怖主义的动因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但也有其局限性。9· 11事件后, 文明冲 突论和全球化理论因其对恐怖主义文化和经济根源的分析以及9· 11事件的验证而受到广泛关 注。鉴于恐怖主义产生根源的复杂性, 我们无法用一两种简约的理论来提供认知恐怖主义的路径。 但上述理论有助于我们全面解释和理解恐怖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4.
当代恐怖主义的宗教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家栋 《国际观察》2006,10(2):44-50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意识形态影响的衰落,宗教原教旨主义(极端主义)在世界恐怖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过去几年中,宗教型恐怖事件造成的人员死亡数甚至超过50%.从宗教型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来看,其将继续是世界恐怖主义的主要根源,并有不断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恐怖主义定义方面,从学术界到国家和国际组织,都不能达成一致;在根源方面,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冲突等继续存在,宗教极端主义的影响日益显著.对恐怖主义威胁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忽视和夸大都是有害的.打击恐怖主义需要真诚的国际合作和克制而有效地使用武力以及坚定的斗争意志.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世界上许多地区恐怖主义活动快速回潮,非洲沦为恐怖主义肆虐的新核心区,其中以萨赫勒地区的形势最为严峻。非洲恐怖主义肆虐既缘于非洲多国政局动荡、经济落后、边境不稳等内部因素,又可见恐怖组织域外力量调整、宗教与民族矛盾、网络与社交媒体等外部因素的作用。非洲内忧外患明显加剧,促使国际和区域组织在非洲反恐问题上弥合分歧、搁置争议、深化合作,并对非洲国家加大援助力度,以推动非洲国家有效提升打恐能力;非洲国家也在努力强化政府治理,加强反恐的软硬两手,尤其是重视从根源上消除恐怖主义威胁,以切实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古丽阿扎提.吐尔逊博士的新著《中亚恐怖主义犯罪研究》已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著名学者陈兴良主编的北大刑法博士文丛中的一种。作者在采用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评述中亚恐怖主义犯罪的基础上,对中亚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和未来作了较  相似文献   

8.
现代国际恐怖主义的滋生和蔓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政治动机明确、组织体系严密、手段灵活多样等特点.由于其产生的根源难以在短期内根除,恐怖主义活动仍将长期存在,并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而出现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应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恐怖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威胁进行系统分析, 可以对其做 出更加有效的解释。恐怖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根源, 其中包括现行世界经济秩序的不公平、富 国与穷国间的贫富悬殊、产权划分及利益分配的不平等等多种因素。成本收益理论、消费替代理论、社会价值理论 等在恐怖组织实施恐怖袭击时正越来越多的成为其决策依据。从恐怖主义对当前国际经济的影响来看, 能源安全 威胁增加、消费者信心下降、国际贸易交流下降等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伊斯兰恐怖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殊的社会和历史文化背景,是一系列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其中包括西亚和中亚伊斯兰教的影响,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推波助澜和大国在俄罗斯周边地区的竞争,俄罗斯内部特殊的社会经济问题和民族关系问题以及宗教问紧张关系等等。因此,包括俄罗斯、中国在内的国际反恐斗争将是长期和复杂的。削弱恐怖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消除其得以活动的社会根源有利于彻底打败国际恐怖势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