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野蛮的军事镇压 1938年5月10日,日军发动了对厦门的全面进攻,占领厦门达7年零4个月之久。日本兵所到之处,烧、杀、淫、掠如影随形。5月10日凌晨,日军从厦门五通强行登陆,“进村的日军对凡是敲门来不及开的就放火,连人带屋烧成灰烬;见到门户开着,闯进去遇人便杀,手无寸铁的妇孺老弱也无一幸免”。仅有70多人口的五通村,当日即有24人惨死在日军的枪口之  相似文献   

2.
1938年5月初,日本海军少将大野一郎率领第14舰队运载陆海空罩3000余人;偷偷向厦门进犯。5月9日晚,正当厦门各界人民隆重举行纪念“五九”国耻火炬游行时,20余艘日舰已停泊在厦门东北方五通海面。10 日凌晨,日军陆战队分乘登陆艇向厦门郊区的浦口、凤头村进击,强行登陆,30多架日机对厦门东北海岸的守军阵地反复轰炸。在飞机、军舰的狂轰滥炸和陆战队的疯狂扫荡下,日寇登上厦门岛并不断  相似文献   

3.
1949年发生在金门的战斗,我军损失9000余人,战死在岛上的烈士约有5000人。笔者当时任二十八军前线指挥所电台台长,死难者都是我的战友。人生最难忘的,莫过于对死去的战友的怀念,多年来我一直想,只要有机会,一定要去金门岛上看望他们一下。2001年两岸签订了金门、厦门两门对开协议,原以为上金门的机会来了,但经多方询问,通  相似文献   

4.
雷霆万钧震金门江英1958年8月23日下午,正在国民党军金门防卫部举行丰盛的晚宴,欢迎从台湾前来部署作战的"国防部长"俞大维和美国顾问之际,一排排炮弹从大陆方面的厦门、角尾、大嶝、小嶝、围头等处铺天盖地向金门岛倾泻而来,国民党军被打得晕头转向,无线通...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彭德清,1958年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兼福建基地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组建福建"前指",参与组织指挥炮击金门作战,指挥海军进行了大小4次海上水面舰艇作战、数十次岸炮炮击.据不完全统计,共击沉蒋舰船6艘,俘水陆战车1辆,击伤蒋军各类舰艇27艘、水陆运输车18辆,毙伤蒋军600余人.炮击金门,历时41天.  相似文献   

6.
《福建党史月刊》2009,(2):37-42
彭德清,1958年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兼福建基地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组建福建“前指”,参与组织指挥炮击金门作战,指挥海军进行了大小4次海上水面舰艇作战、数十次岸炮炮击。据不完全统计,共击沉蒋舰船6艘,俘水陆战车1辆,击伤蒋军各类舰艇27艘、水陆运输车18辆.毙伤将军600余人。炮击金门,历时41天。  相似文献   

7.
2000年4月28日,遵照叶飞生前的要求,他和夫人王于畊的骨灰被安放在厦门烈士陵园.叶飞最终没能登上金门,但他选择死后葬在与金门一水相连的厦门,他可以与英雄的厦门人民在一起,可以与为解放厦门而牺牲的烈士们在一起,可以与1958年炮击金门中牺牲的英雄们在一起,他可以最近地看到金门,等待着祖国完全统一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8.
血战金门     
肖锋受命1949年4月至7月,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相继解放南京、杭州、上海、福州。随后,横扫散留在华东大陆和沿海岛屿的蒋军、匪持。10月19日,三野十兵团攻占厦门,下旬,组织6个团的兵力攻击金门。兵团首长将金门战斗的指挥责任交给了二十八军副军长肖锋。金门,位于厦门以东,距大陆最近处约5.5海里。大金门岛面积为124平方公里,金门县城位于该岛西部;小金门岛面积为15平方公里。此外,尚有大担、二担等几个小岛。在我军发起厦门战斗前夕,金门有国民党军二十二兵团所属4个师8个团防守。青年军HO一师2个团位于大金门岛西北部;由潮…  相似文献   

9.
1949年10月,随着福建大陆特别是厦门的解放,金门之敌受到巨大的威胁。国民党为确保台澎安全,便下决心固守金门,除了抢修工事,又向该岛调兵遣将,将驻守潮汕的胡琏第十二兵团所部于10月20日前后调往金门,致使原守敌兵力1.2万人陡增一倍以上,并加紧备战,以求苟安。  相似文献   

10.
金门,一座与厦门相隔只有两海里的海岛。天气晴朗时,在厦门隔海遥望金门,清晰可见。金门岛由大、小金门组成,约130平方公里。大金门中间狭窄,呈马鞍状,东西长,南面马鞍槽处便是料罗湾,是舰船停泊避风的良港。大陆解放后,国民党蒋介石残  相似文献   

11.
告国人:日军正磨刀霍霍,中国已濒临危险关头,1937年甚为忧虑!1936年12月底。一艘发自台湾高雄的邮轮,急急向厦门港航行。邮船上坐着从日本访问回国的郁达夫。这位在五四文学大军中极富个性的一代文豪、著名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此时正担任着福建省政府参议兼公报室主任的职衔。  相似文献   

12.
冯蕾  温源 《党建文汇》2009,(3):40-40
陈菲菲天生一副好嗓音。这位原厦门对金门有线广播站播音员那亲切、甜美的声音曾经响彻大小金门,打动过岛上多少“蒋军弟兄们”的心。两岸开放探亲以后,许多当年驻守金门的“阿兵哥”来到厦门.总想见见这位他们当年的“梦中情人”。  相似文献   

13.
厂窖惨案     
厂窖镇原属汉寿县辖,1955年划归南县。1943年5月9日至11日。日军在这里制造了一起“南京大屠杀式”的大血案:3天时间,3000多名日军屠杀我无辜同胞3万余人。其中本地居民7000多人。附近地区居民6000多人。外地难民12000多人,国民党溃兵5000余人。还摧残致伤3000多人,烧毁房屋3000余问,焚烧船只2500多艘。至今留下白骨累累的“千人坑”遗址。日军践踏厂窖期间,还奸淫妇女达2000多人,从10来岁幼女到70岁老妇,无一幸免。“厂窖惨案”是日军残酷杀害我无辜同胞的一个典型罪证。为了教育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一惨痛历史,党和政府在厂窖镇建立了“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和“厂窖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  相似文献   

14.
(一)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日凌晨,炮声惊醒了人们。炮声开始在胡里山方向,接着延伸到五通一带;敌机在上空盘旋,轰炸声和密集的机关枪声震耳欲聋。原来,日本侵略者开来十九艘兵舰,向胡里山和五通轰击后登陆,在禾山与国民党七十五师交锋,副师长韩文英腿部受伤。中午,中山路西段一带的街头工事开始布防,“准备巷战”! 黄昏,在敌人即将进入市区以前,党组织通知我们撤往鼓浪屿。厦门儿童救亡剧团的孩子们先撤,慰工团一部分女同志由妇女党支部带领随后撤退。宣工团同志最后撤到  相似文献   

15.
闽海神兵     
8·24封锁金门之战 8月23日17时30分,炮击金门的战斗打响了。找军各种口径火炮喷射出桔红色的火光和白色的爆烟,顷刻间,炮声隆隆,地动山摇。金门岛顿时陷入烟雾火海之中。紧接着,我海岸炮兵的大炮也开始怒吼,炮弹像长了眼睛似的,飞向停泊在料罗湾的敌舰船。敌“台生”号运输船甲板中弹起火,慌忙向料罗湾西南海域逃窜。其它敌舰船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仓皇逃遁。 在我炮击金门的前一天,即22日深夜,我海军快艇六支队一大队3个中队9艘鱼雷艇已装填好鱼雷。一、二中队6艘鱼雷艇,在张逸民参谋长的带领下从虎屿停泊点启航,经鼓浪屿、武安屿、镇海角,顺利到达镇海角最南端的定台湾待机。三中队3艘鱼雷艇作为预备兵力.继续留在虎屿待命。  相似文献   

16.
1957年8月20日,一位70岁的老人站在金门岛前沿炮兵阵地上,手拄拐杖向大海的彼岸眺望着。站立良久,他的腿感到有些累了,就坐在凳子上,从炮位的高倍望远镜里继续观望与金门一水之隔的厦门。这是他最后一次看到厦门。也是最后一次看到大陆故土。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迈出过台湾岛一步。他就是蒋介石。 坐在炮位前的蒋介石,透过望远镜,看到了他所熟悉和眷恋的厦门。对面岸边  相似文献   

17.
正海湾上闪烁着一条长长的火带"同志们,刚刚接到上级命令,令我团在第二十八军八十四师二五一团二营配合下,渡海攻歼大嶝岛守敌,为兵团主力而后夺取厦门、金门创造条件。为了圆满完成渡海解放大嶝岛的战斗任务,今天把大家请来,好好议一议作战方案。"1949年9月下旬的一天晚上,位于福建省同安县新店镇(今厦门翔安区)莲河村的解放军第二五九团指挥所里,营以上干部济济  相似文献   

18.
<正>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上海郊区奋起抗击日寇,双方相持20余日。第十天——8月23日,中共中央华中局情报部部长潘汉年收到一份十万火急的密电:"日军已调至上海10个师团,舰艇80余艘,飞机200余架。今早6时,日军第18师团、114师团陆续到达吴淞口,从华北调来的第6师团明日到达川沙港。日军在此集结兵力已达30多万人……"潘汉年感叹:"情报真及时!‘影子’总是神出鬼没!"潘汉年向延安总部汇报情况以  相似文献   

19.
许集美于1924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县安海镇桥头村,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离休前任福建省第五届、第六届政协副主席。日前,我们采访了这位抗日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同志,听他介绍抗战期间的经历。“我差点就成了华侨”晋江是福建省著名的侨乡,去南洋的人很多,几乎家家都有海外关系。许集美有兄弟姐妹5人,他是老小,姐姐很早就去了菲律宾。1937年底,亲戚帮助许集美搞到了去菲律宾的护照。当时金门已经被日本侵略者占领,许集美兄弟3人只好坐船绕道金门到厦门办理出国的手续。  相似文献   

20.
一、厦门大学内迁长汀开始了厦大学生在内地的办刊活动抗战爆发后,日军封锁了中国中部和南部海岸的一部分,侍机登陆厦门。厦门大学地处海滨,田于敌舰持续不断的骚扰和炮轰威胁,难以维持正常学业,1937年9月4日被迫暂搬鼓浪屿办学。金门陷落后,厦门大学从1937年12月24日起又被迫分批出发,迁往闽西山城长汀,至翌年1月17日才得到正式复课。厦大学生素有抗日爱国的光荣传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们和教职员分别成立了学生和教职员抗日救国会,出版《救国之路》、《抗日救国须知》、《救国歌》、《抗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