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价值视角判断,法治的全新理解是:“众人之治优于一人之治”,在于尊重了由多元社会文化决定的多元价值判断的“重叠共识”;正义性的“良法”,在于所确定的价值判断标准符合了客观规律和社会需求;“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在于法律作为人们行为评价和规制标准得到了普遍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在于该价值判断标准在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相对稳定性。法的制定、法的实现和法律监督,其意义在于法律如何确定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并使之得到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2.
作为地方治理模式的“法治浙江”的合理性,自然可以从浙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多个层面进行合理性论证,而“法治浙江”之所以是一种地方治理模式或者说是对原有地方治理模式的优化,盖在于法治能够进一步维护政治稳定,保障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这是新时代对于法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示范作用、主导作用十分重要。在行使国家公权力时,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基于法治思维,都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将权力关进法律制度的笼子,促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员干部要在深入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5,(8)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集结号,并对新时期党员干部如何治国理政提出了更高要求。积极探寻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有效路径,对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程、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学习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党员干部处在推动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主战场,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如果仅仅了解法律的皮毛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5.
培养和强化党员干部法治思维是党员干部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一项具体要求,是遵守法律和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学法用法的需要,是有效提高党员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规章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规章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正>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省推出了一批党性坚强、作风优良、群众信任的基层党员干部先进典型,让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同时,省群众工作先进事迹报告团也在全省各地巡回宣讲。这些先进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事迹和品质,深深地感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在全省掀起了学习先进基层党员干部的热潮。被群众亲切称为"吴满意"的仁寿县委群工部副部长、县信访局局长吴菊芬,10年间年均接访群众2000余人次,处理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无数,从没拒绝过一名来访人员,从没遗漏过一件信访事项,信访群众的合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这两大奇迹背后的重要支撑,中国之制为中国之治提供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2012年3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民主化、法治化的重要标志,也对维护司法公正,防止冤假错案具有重要意义。在司法实践中,正确适用该规则,不仅有利于减少和遏制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更有利于规范执法,准确有力地打击犯罪,保证办案质量。但是,该规则目前尚不完善,在实践中操作还存在一定难度。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司法工作人员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必须树立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一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之一,其中"全面"体现的是法治作为基本治国方略,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是整个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当前是我国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3.
14.
《党建》2017,(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要积极推进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六件大事: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和抑制房地产泡沫,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这些大事、细事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体贴,对民生的高度重视。本刊特别邀请部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岗位的党员干部,就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扶贫等话题,畅谈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相似文献   

15.
完善问责制,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有效控制,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路径。域外党政官员问责制具有法治化程度较高、问责主体广泛、问责范围广泛,责任归属明确等显著特点。我国问责制存在的主要障碍,在于缺乏统一的问责法,监督问责机制大多虚置,权责不明、责任不清以及问责程序不规范,有必要借鉴域外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问责制实践,完善我国官员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16.
17.
依法治国是我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和基本方式。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必须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强化法治权威和司法公信力、规范工作机制与流程,深化执法行政问责、建立健全制约制度,不断完善监督机制等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8.
<正>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1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央有期待,时代在召唤。如何在法治轨道上,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突破旧体制和  相似文献   

19.
一、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时代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并强调“高级领导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这突出了党员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严明党的纪律、按规矩办事,并且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这既是对从严治党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最起码要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自觉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行事底线和从政的根本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