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是信息革命时代,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势不可挡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人工智能在司法实践领域起着积极作用,但是其发展及应用,也对司法实践领域提出了诸多新问题。在社会矛盾复杂化、司法案件数量猛增、司法人员负荷加重、普通公众的法律素养提高等一系列背景之下,司法实践借助人工智能提高办案效率、维护司法公正的同时,人工智能法律地位不明确、算法不透明、公民信息泄露等问题也随之显现。只有人工智能在法律规制的理性框架中获得更加充分的法律正当性,才能促进人工智能在司法实践领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总体态势良好,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存在过热和泡沫化风险,特别在基础研究、技术体系、应用生态、创新人才、法律规范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当前是我国加强人工智能布局、收获人工智能红利、引领智能时代的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代技术领域的革新和进步,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伦理问题日益凸显。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存在人工智能的"权利"、人工智能事故的责任认定、人工智能的道德地位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应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人工智能技术中融入更多哲学和伦理学的思考,以生态价值观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增强科学家的道德责任感,积极构建有关人工智能技术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面临人工智能歧视、主体自由失落和人文精神衰退等现代性困境。为此,必须从法律实用主义思想中解放出来,增强主动性,重视前瞻性"未来法"的建设。传统的"个体正义"在这一时代面临挑战,人的"类本质"和人工智能的"类特性"催生出"类正义",助力于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实现法律正义的正当分配迫切需要重拾正义的平等、互惠和理性等内在本质,保持开放包容心态,尊重正义观的多样性,以破解现代性难题,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技术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也成为恐怖分子实施恐怖活动的犯罪工具,对我国反恐工作造成严峻挑战。分析研究恐怖主义犯罪在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应用背景下的具体表现及主要特征,对优化反恐措施、提升恐怖主义犯罪打击效率、预防恐怖主义犯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梳理人工智能的不同特点及在恐怖主义犯罪中的应用,从法律规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收集、分析情报、强化相关企业责任等方面切入,论证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景下提高反恐水平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6.
记者:尹教授,您好!人工智能是当前热门话题,其应用已经悄悄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那么,从学术上来讲,应该如何定义人工智能呢? 尹义龙:人工智能英文全称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指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7.
谢新水 《探索》2020,(2):34-44
人工智能的监管包括法律层面的规制、伦理层面的引导和公共管理层面的治理,但所有的监管都不能回避人工智能的"类人性"问题。因为,人工智能问题的起点是人性,来源于人性的"做人难"会不断地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赫舍尔的《人是谁》一书揭示了来源于人性的"做人难"及其主要表现:人用思维行动却难把握情绪;人用价值判断却难自我认同;人难以承认现状却要服从现实。在"后人类"阶段,当人类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比拟上帝"造人"时,其深层动机是展示"智慧";当人类利用人类基因工程比拟上帝"造人"时,其深层动机是突破"有限性"。人工智能时代来源于人性的人工智能监管难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类人"决策能力的"统治性"监管难题;二是来源于"类人"自主性认同的"冲突性"监管难题;三是基于"类人"情感与意义追寻的"重叠性"监管难题。为促进人类和"类人"的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监管理论要思考监管对象的新特性。只有从人性的"做人难"来思考人工智能的监管难题,才能有效解决"类人"社会化、组织化后所形成的"人机共生"困境。  相似文献   

8.
工智能包含强、弱人工智能,两者均被应用在事实认定、法律查找和法律推理环节。应用上存在一定的技术障碍,表现在前者是识别技术上不够精准,在后者是数据样本量不够、语言理解和价值判断能力不足以及推理模型的不可校验。另一方面是法理障碍,体现在对司法中立性、权威性和终局性的影响。技术障碍可从强弱人工智能两方面针对性攻克,但法理障碍决定了人工智能只是提供裁判思路的检测裁判结果的工具,而不能作为司法裁判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当前,人工智能正逐步介入到司法证据推理之中,并引起广泛关注。现阶段的人工智能仍属于“弱人工智能体”,长于形式逻辑推理,但仍无法实现对人类认知思维的完整模拟,在司法证据推理之中处于辅助性地位。结合司法人工智能在海量数据筛选定位、算法高效一致运行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在证据信息提取、证据语言转化、法律思维模拟、司法经验学习等方面的短板,应将人工智能的辅助范围明确为证据材料使用提示、证据信息缺失预警、证据推理前置性指引和后置性纠错。同时,人工智能在司法证据推理中应遵循智能审判实质化、算法公开、算法平等和机器有限制约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梯度性人工智能辅助体系,让人工智能分梯度地介入不同类型案件、不同诉讼阶段的证据推理工作之中。通过人工智能和人类法官的优势互补,进一步释放司法工作的公正性、效率性红利,助力新时代司法审判新篇章的开启。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国家积极推动高校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人工智能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已是大势所趋。人工智能虽然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时效性、互动性和精确性,但目前人工智能技术还未完全成熟,高校对其应用也还处在探索阶段,可能造成学生党建工作在责任伦理、公正性和信息安全等方面出现问题。因此,要将人工智能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在思维、管理、运作、协作四个方面进行模式创新,以推进人工智能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人类社会,给社会生活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ChatGPT在机器对话能力和语言表达风格方面展现出较强的人机互动性和类人性,但在机器论证效力方面仍存在不严密性和不成熟性。由于技术不完善性、算法偏见和歧视以及人类对ChatGPT的过度技术崇拜和恶意使用,诱发了数据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和网络安全等多重风险。对此,应通过摒弃片面的技术认识论、强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智能伦理和法律规范以及提高公众人工智能素养等途径,有效规避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多重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赋能效应。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引领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将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发达国家都纷纷加大了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的研发和投入,且都加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和保护.我们要尽量避免在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互联网领域发展中不尊重知识产权的现象,除了要有超前的发展意识,还应该加强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产权立法及保护研究,加大人工智能发展的投入,这对于提升我国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技术、标准话语权以及市场应用主导权至关重要,同时让各个创新群体愿意在这领域图谋发展以促进我国人工智能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人工智能正逐步介入到司法证据推理之中,并引起广泛关注。现阶段的人工智能仍属于“弱人工智能体”,长于形式逻辑推理,但仍无法实现对人类认知思维的完整模拟,在司法证据推理之中处于辅助性地位。结合司法人工智能在海量数据筛选定位、算法高效一致运行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在证据信息提取、证据语言转化、法律思维模拟、司法经验学习等方面的短板,应将人工智能的辅助范围明确为证据材料使用提示、证据信息缺失预警、证据推理前置性指引和后置性纠错。同时,人工智能在司法证据推理中应遵循智能审判实质化、算法公开、算法平等和机器有限制约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梯度性人工智能辅助体系,让人工智能分梯度地介入不同类型案件、不同诉讼阶段的证据推理工作之中。通过人工智能和人类法官的优势互补,进一步释放司法工作的公正性、效率性红利,助力新时代司法审判新篇章的开启。  相似文献   

14.
景丽萍  刘健 《前线》2023,(6):46-48
ChatGPT的崛起代表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新阶段。现如今,类ChatGPT技术已经展现出非常广泛的学习能力,并在一些特定领域接近或超越了人类水平。这种新的学习范式为各领域各行业带来无限机遇,同时也潜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加强对ChatGPT风险认知和治理策略的研究,预测并防范其可能引发的失灵、失德等问题,可以为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也多了起来。人工智能可以解放人的劳动、释放自由时间,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平等、失业等诸多挑战。究竟应如何认识人工智能与人的解放,是机遇还是挑战?人工智能的本质是技术,技术的本质是服务人、解放人,所以人类须尽早谋划、规范和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应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时代个人隐私权保护问题重重,备受社会关注.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依托数据收集和算法,广泛而深入地掌握着海量数据,存在着泄露和不当利用的极大风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数据管控、开发、应用、监管面临诸多法律困境.目前,应当重新定义隐私权范围、加强隐私权保护执法、加强技术监管、构建行业自律机制、提高公民隐私权保护意识,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隐私权保护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颖 《理论建设》2019,(5):45-50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结合越来越紧密,人工智能产业化路线越来越清晰。安徽省和合肥市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分别出台了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智能语音、机器人、智能穿戴等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呈现良好势头。但是,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尚属新兴产业,安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也遇到许多挑战,既有人才短缺、初创企业融资难等共性问题,也有科技成果转化不畅、产业结构失衡等个性问题。应着力在政策引导、应用场景开放、强化要素支撑等方面给予支持,大力推动原创基础研究,强化科技应用开发,提升研发成果转化效率,减少科技信息不对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将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的兴起,使其能在智、体、美多方面赶超人类,同时知识以数据、算法等形式加以呈现,知识的认知和获取都发生一定程度上的转向,这对传统教育是个巨大挑战。文章以后现代主义为视角,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素质教育的新内涵,认为全人格教育将是人工智能时代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全人格是人类区别于人工智能的重要特征,全人格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和体现教育终极价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体现出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民主政治与人工智能联系密切,民主政治的发展以科技的进步为基础。人工智能时代下,人工智能技术能提高民主政治的科学化水平,人工智能能够科学分析出民众的投票倾向,人工智能能对民众的民主呼声科学分析。但是,掌握人工智能技术意味着掌握了政治权力,势必会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20.
周丽 《山西青年》2022,(8):28-30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专业,其发展速度远快于计算机其他专业.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社会对人工智能行业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大量增长.为解决当前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不足、普遍还停留在被动学习阶段等,本文基于布鲁姆教育教育目标分类框架的认知过程维度,对三阶递进的教学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