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徒步独龙江     
在独龙江民族工作队的日子里,我记不清多少次进独龙江了,坐车进去,走路进去,甚至在独龙江里被封山半年多,但神秘的独龙江大峡谷却让我留连忘返。独龙江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是我国独龙族唯一聚居区,总人口4138人。距贡山县城96.2公里,距昆明近1000公里,从贡山坐车约需6小时到达新乡政府孔目村,也可从小路风餐露宿三天到原乡政府所在地巴坡,再走18公里到孔目村。独龙江风光秀美,神秘静谧,民风纯朴。独龙江发源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为高黎贡山和担打力卡山紧紧夹住,流程仅170公里,两岸生态保护完整…  相似文献   

2.
独龙江发源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南部,向南流入云南省境内后在高黎贡山与担当力卡山狭窄的峡谷之间向南穿行,从云南西北角流入缅甸,出境后叫伊洛瓦底江,最后流入印度洋。独龙江在我国境内全长约300公里。独龙族主要分布在独龙江两岸,国内独龙族人口约有0.7万人,缅甸约有3万人。  相似文献   

3.
生活于怒江大峡谷独龙江畔独龙族的娱乐活动受其地理环境及生产方式影响,因而别有风格,独具特色。 独龙江两岸尽是高山峭壁,地势十分艰险,独龙江由北向南顺流而泻,过江的工具是用竹篾编织的竹溜索。独龙人善于过溜索,有时把过溜索当成娱乐活动,进行过溜索比赛。溜索一般固定在独龙江两岸的参天古木上,要求树木必须枝繁叶茂,两棵树的位置对称地分布于江两岸,而且地势必须一样高,溜索的放置一般呈两头高中间低,过溜索者要先准备好一付用质硬而且韧性较好的木头制成的工具,这种工具外形像马鞍,名叫溜板。溜板身上钻有五六个洞眼…  相似文献   

4.
滇西北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与缅甸接壤的地方,有一条江叫独龙江,在江的两岸聚居着我省人口最少的民族———独龙族,由于山高谷深,环境封闭,自然条件恶劣,独龙江乡现仍是我省唯一不通公路的乡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1998年10月,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率省民委、省扶贫办等单位的领导徒步三天两夜进入独龙江调研,当看到独龙族群众贫困的生活状况,省委书记动情而又坚定地说:“我们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他根据当地交通闭塞,干部群众极少走出独龙江、怒江的实际,当即指示在建国五十周年前由省民委组织独龙江乡村干部到省内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5.
正独龙族,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谷,因居住在独龙江流域而得名。千百年来,生活在云南怒江大峡谷西北部独龙江两岸的独龙族,被高黎贡山阻隔,一直处于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几乎与世隔绝。20世纪50年代,在中央政府和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独龙族成为56个民族中的一员,从原始社会一步跨进社会主义社会。独龙族目前有6000多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由于地  相似文献   

6.
独龙江乡跨越发展及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迎 《创造》2016,(12):26-29
正一、整乡整族帮扶推动独龙江跨越发展独龙江地区虽然经过建国后60多年的扶贫开发,但由于深层次的历史、环境、民族和政策等原因,直至2009年,其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迟缓,独龙江乡和独龙族仍然是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最高的民族乡和民族之一。2010年1月19日,中共云南省委、  相似文献   

7.
<正>"精准扶贫"政策对独龙族人生活的改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果想让独龙族人真正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其中的很多问题还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和深入研究。修路先行2016年9月23日到10月4日,我第二次来到了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当我们到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8.
独龙族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人口仅五千余人,绝大多数生活在相当封闭的独龙江峡谷地区,一年中有大半年大雪封山与外界完全隔离。该地区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距昆明1000公里。独龙江的东边是高黎贡山,西边和南边是与缅甸交界的担当力卡山,北边是西藏。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树林里唱过的歌,被虫子写在树叶上了;要想反悔哟,阿哥去问问那写字的虫子,我们在江力发过的誓,被沙虫刻在石头上了,要想反悔哟,阿哥去问问那刻字的沙虫约翰和昆秀英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爱,如今老俩口亲密地坐在条凳上,让我从各种角度按动快门,那幸福的模样让人想起这首独龙民歌。这是一个夏天的午后,在绵绵细雨中我们来到约翰家的小木屋里。火塘上的黑锅里煮着白黄的大洋芋,几个洋芋下肚,话也就多了起来。约翰的奶名叫阿相,他1933年出生于独龙江司拉罗村,妻子昆秀英也是独龙江的独龙族。年轻时,俩人都爱去村里的教堂一…  相似文献   

10.
施平 《小康》2004,(9):64-68
独龙族当然生活在独龙江边。 独龙江从西藏流下来,在云南扫了一 个弯儿,又汇入缅甸。独龙江流域土地面 积2000多平方公里,共生活着4000多独 龙族同胞,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人。 孔当·此一家就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州贡山 县独龙江乡孔当村。 50年前,国家的民族工作者来到孔 当·此家里,记录下了他家的情况。今年 6月,云南党史研究室的一个工作队又来 到这里。孔当·此已经去世了,他的后代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06,(Z1)
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会见地点是在宁冈砻市的龙江书院。朱德、陈毅同志先到了龙江书院,当毛泽东同志到来时,朱德同志赶忙偕同陈毅等同志到门外来迎接。我远远看见他,就报告毛泽东同志说:站在最前面的那位,就是朱德同志,左边是陈毅同志。毛泽东同志点点头,微笑着向他们招手。快走近龙江书院时,朱德同志抢前几步,毛泽东同志也加快了脚步,早早把手伸出来。不一会,他们的两只有力的手掌,就紧紧地握在一起了,他们使劲地摇着对方的手臂,那么热烈,那么深情。进了龙江书院屋里,毛泽东同志把我们介绍给朱德同志;朱德同志也将他周围的干部,给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12.
自1999年公路通车至今不到10年的时间里,是独龙江地区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但是在欣喜的变化背后,同样存在着不少问题:因耕作方式、食物等的变化对当地人生活方式及文化传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来自对独龙族村寨田野调查中几个"生活片断"的叙述,从村落布局、信仰民俗、节庆活动乃至于乡民个人命运等侧面,勾勒出独龙江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粗略轨迹,并启发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云南省的西北边陲,有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全州境内由东到西并排雄峙着由世界屋脊向南延伸出来的4座横断山脉:云岭、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而在4座山脉中间,又分别流淌着3条名的大江:澜沧江、怒江和独龙江。汹涌的大江在4座山脉中间切割出极深的3条大峡谷:澜沧江大峡谷、怒江大峡谷和独龙江峡谷。这就是所谓的“四山并峙”和“三江并流”奇观。其中奔腾于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和怒江大峡谷,山高、坡陡,谷深、水急,形势最为险峻,是堪与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相提并论的世界三大峡谷之一。  相似文献   

14.
溜索,是怒江古老、原始的交通设施。过溜,是江河两岸的人们实现快捷往返的一种方式。过溜是一种冒险,需要有勇气;过溜是一种享乐,亲身体验过的人才有感受。过溜对于土生土长在大峡谷的人来讲,是一种本能,如食小菜一碟,对于外地到怒江的人来讲,不经历或尝试一次过溜,那是一种遗憾。溜索有藤篾编成的和钢索扭成的,前者是原始之物,在独龙江的偏僻地方偶有保留;后者是古老形式的现代演变,怒江、独龙江或汇入其间的河流上皆有之。前者危险系数大,后者较安全可靠。过溜要用溜梆和绳索,过去的溜梆多为木质,现在很多人用钢滑轮取代…  相似文献   

15.
存文学 《今日民族》2004,(11):67-70
2002年,我和多多三进怒江,走了州内四个县人们不常去的许多偏远村寨。10月底,我们从独龙江出来时,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顶上,已经开始积雪了。回到福贡县城,我们提出不坐车到六库,要从这里翻越过碧罗雪山,从兰坪回昆明的打算。朋友们一听急了,站在县城里的街道上,望着云雾腾腾的大山,皱着眉头说,还是坐车走吧,走几天的路,要翻过山去,很危险哪。给州文联的朋友打了电话,他们也说,这时节是千万不能去的,前几年有一个昆明的记者,就死在雪山的山腰上。我们知道这些话也绝不是危言耸听。但朋友中谁也没有翻过这座雪山,他们也只是从山民的嘴里了解到…  相似文献   

16.
导读: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高德荣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抚摸着熠熠生辉的奖章,他激动地说:"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4800多万云南人民。"不错,这份崇高荣誉的背后,是高德荣留在独龙江两岸浸透血汗的足迹,是一个个带领独龙族群众苦苦摸索脱贫之路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18,(5)
正敌进我进敌胆寒——1942年"敌进我进"战略和两次热南战役"敌进我进敌胆寒",此句是指冀东抗战史上我军著名的"敌进我进"战略方针。同时介绍一下和"敌进我进"战略密切相关的我军两次热南战役。它们分别是热南战役和热南反集家战役。(1942年6月)27日,中共冀东地委举行第一次扩大会议。在会议总结中强调指出:今后,夺回被"蚕食"地区,巩固原有阵地,开展新游击区,突破敌之封锁包围,成为我冀东党目前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行走独龙江     
郑凡 《今日民族》2012,(6):33-36
独龙江是这样的地方,直到最近几年,朋友间交谈起来,去过的人还是以“去过”为荣。“去”以稀为贵啊,是因为那里长达半年大雪封山,另半年的路也是泥泞加惊险。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8)
正最近接到台湾一位好友、也是研究两岸关系的著名学者郭俊次先生,给我寄来了一份他讲学的材料,我很认真地拜读了。他在讲稿中,提到了"天然独"与"人造统"这两个概念。人所共知,"天然独"是民进党主席、也是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当选者蔡英文提出的。她认为,年轻人是"天然独";言外之意,也在暗示大陆是在搞"人造统",将是很难实现的。事情果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台湾本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同志率队深入独龙江调研,并在独龙江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综合发展工作,形成了省委《专题会议纪要》,明确提出通过3—5年努力,使独龙江乡和独龙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独龙族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