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沛 《国际展望》2011,(4):19-34
国际体系是描述国际关系整体发展状况的一个概念。中国近代以来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宏大的国际视野,不断探索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不断深化对国际体系的认识,不断调整和修正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定位和相互关系,完成了从国际体系的革命者、积极参与者、游离者,到全面参与者和建设者的角色转变,实现了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中国共产党国际体系观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指导着中国外交实践走上了一条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相和谐并平稳过渡的全新之路,使中国成为国际体系负责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相似文献   

2.
3.
鬃强 《南风窗》2014,(10):44-47
<正>支撑中国西进战略的中亚+俄罗斯双轴心,可以与东固战略的双轴心东盟+美国呼应,为中国的大周边外交提供一个基本的战略框架。2013年下半年,学术界提出的中国外交西进战略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它不仅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外部延伸,也体现了新一代中国领导人有所作为、更趋进取的外交风格。和中国的中亚政策、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新政一起,西进战略宣告了中国外交未来一个阶段的政策重心,即以中亚为核心,辐射南亚、独联体、中东的大周边外交。在这一战略中,哈  相似文献   

4.
5.
6.
2017年伊始,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同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为中国从将强未强向世界现代化强国挺进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2018年,中美战略竞争态势进一步升级,中国周边逐渐出现"分化"与"合作"两股力量的抗衡。面对当前中国周边形势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和新特点,中国周边外交需要与时俱进做出新的定位,在战略层面重新布局和设计,继续维护中国崛起所需要的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7.
张建 《当代世界》2013,(6):41-43
中国向来重视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将其视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石。十多年来,中国先是将周边是首要确定为中国周边外交的指导政策,随后又提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和睦邻、富邻、安邻的政策,积极深化与周边国家  相似文献   

8.
杨晓萍 《当代世界》2013,(12):48-51
在亚洲,印度作为新兴大国和印太大国的作用被美国重新发现和定义,印度战略地缘平衡手特性也随着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的展开得到强化。就印度而言,一方面,外交中"战略自主"的传统使其对美国的要求显得有所节制和保留;另一方面,现实中印度的"东向"政策与中国向西发展在战略空间上形成重叠,这使印度对中国在南亚和东南亚部分地区的存在有所担心和疑虑,印度国内部分战略认识也强调不能忽视中印关系中的竞争性。  相似文献   

9.
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步入具有两升一拓时代特征的合作共赢新时代,即所维护的核心利益从捍卫主权、推动发展升级为促进合作共赢,所追求和倡导的核心理念从伸张正义、搁置争议升级为主张正确义利观;所惠及的范围从第三世界国家、周边地区拓展到全球共同发展。由此而来的,中国周边外交通过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其亲、诚、惠、容的理念、树典范的定位、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野和点面线片相结合的实践内涵,优先推动周边共建睦邻友好、互利共赢典范。但是,中国周边外交面临着大国零和博弈、恶邻以小恶缠、周边存疑平衡的综合困境以及繁荣稳定中断、恶邻挟强自重、大国意外对决的灾难性风险。而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有护霸之心、无超越之备,有激化矛盾之策、无管控风险之力,有肇事逞威之能、无正视事实之心,其后果正在逐步加大三大灾难性风险。中国要与周边走通、走宽共建睦邻友好、互利共赢典范新路,必须促进各方实现管控超越、制度超越两大共同超越。  相似文献   

10.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其对中国的战略遏制不断增强,导致中美战略竞争压力向中国周边地区传导,使得中国开展周边外交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但在此较为不利的环境下,得益于中国采取稳定、一致和可靠的对外政策,以及在抵御美国极限施压上展现出坚定的态度和较强的应对能力,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政策认同和战略信心有所增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实现普遍加强和改善,周边热点问题也得到较为有效管控。中国需要继续保持战略耐心与战略克制,塑造周边国家对中国行为方式的稳定预期,提升自身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印度是中国西南周边最重要的近邻,其对中国周边战略的身份是综合性的,进而也是中国周边地区战略形势演变的一个常量,这既是由印度的巨大体量所决定,也源于中印整体关系特别是可能长期存在的边界纠纷,还体现在印度对中国与南亚次大陆国家间关系的影响上。但更重要的是,随着印度的快速崛起,其对中国周边战略产生的不可预测的影响正在迅速上升。印度作为中国周边战略形势演变的变量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即中国对印度力量的评估、美国等大国对印度地位与作用的看法以及印度的自我定位都处于变动之中。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大变量的最终驱动力主要来自印度的发展及印度由此增加的力量将用于何种战略目标。因此,印度的何种身份以及在哪些领域对中国而言更为重要,是中国对印度战略的重要决定因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印度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大可能具有助力中国的正面意义,但中国仍需要从大局出发制定促进稳定的策略,同时也需要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印度应该被视为潜在的合作伙伴,中国应致力于促进和塑造与印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另一方面,亦有必要应对印度将中国视作主要对手而来的各种消极现象,全力遏制将中印关系导向对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当今国际多边合作的广泛性、稳定性和民主性程度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倡导并积极开展国际多边合作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首选战略。中国倡导并积极开展多边合作,首先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要求,其次是实现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再次是对当代世界一些重大问题认识转变的必然结果。中国推进国际多边合作的基本战略是:以和...  相似文献   

13.
王伟华 《国际展望》2013,(5):132-136
2013年7月6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在沪举办中国周边公共外交: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1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在对公共外交的发展进行探讨并对中国周边公共外交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中国周边公共外交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4.
杨晓萍 《当代世界》2012,(11):40-43
随着全球权力重心的东移,中印同时崛起是21世纪头二十年最重要的地缘战略事件之一。在中印作同时崛起的过程中,这种持续性的力量增长会对亚洲的地缘政治经济版图带来怎样的变化?中印两国在南亚、东南亚、中亚等亚洲次区域将呈现怎样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周边政策是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周边地区则构成了中国关键的国际环境。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中国的周边政策均服务于中国的战略目标: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构筑"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友好关系,并在国际格局变化的大背景下,坚持中国的相关原则,实现因应形势的战略变化。在新时期,中国周边政策成功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为国家外交总体目标的推进,为经济建设服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新中国外交实践的一个突出方面。  相似文献   

16.
近十多年中国参与了诸多国际制度,中国参与多边制度外交是审视中国多边外交的视角之一。中国在参与国际反贪腐制度时采用了更加灵活多元的多边外交方式,体现了中国多边外交从形式到理念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方晓 《国际展望》2013,(6):140-144
2013年9月22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联合举办了“周边形势与中国外交”座谈会。会议由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会长杨洁勉主持,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浦东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上海研究机构和高校的10余位学者出席会议。座谈会主要围绕我周边及海洋战略、亚太经济合作进程与前景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现将与会者的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世纪的外交实践过程中,中国外交逐步形成了包括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新文明观在内的一些新做法和新思路,被称作中国的"新外交"。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的"新外交"在安全合作、经贸发展、国际秩序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具体体现。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涉及大国博弈、地区合作、经济发展与文明对话等议程。在多边框架下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国家间的务实合作,坚持与世界其他力量的对话而非对抗,以中国的发展带动地区的繁荣,这些既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目标也是中国"新外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发生了三个深刻变化:一是中国与世界的利益相关性进一步加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与世界对中国的影响都在扩大;二是中国的利益更趋广泛,更趋多元;三是中国拓展利益的渠道、领域不断扩大,拓展利益的手段、途径日益多样。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大变化,一方面,使国内国际社会对中国对外战略的走向、风格、定位越来越关注,希望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在看到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巨大红利的同时,对于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又  相似文献   

20.
熊伟 《当代世界》2009,(5):58-59
2008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中国外交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创新和调整,其中特别令人瞩目的一点是,多边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分量显著增加,其地位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