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从公共外交的角度对日本侨报社进行研究,探讨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日本侨报社突破海外华文媒体的传统经营理念和模式,创办汉语角、日中翻译学院;举办中日作文大赛、华人学术奖等中日交流新模式,在公共外交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对日本华文传媒提出了参与中日公共外交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少华  蔡索拉 《求索》2011,(3):60-62
公共外交是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家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美国的播放,中国公共外交迎来了新一轮高潮。本文以《中国国家形象片》为案例,分析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机理,认为公共外交能够展示真实国家形象,促进文化传播与认同,提升外交能力与国际地位,引导国际舆论建立正面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缘政治权力格局的变迁,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变得更为复杂。对此,中国的和平发展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基于我国特有的侨胞优势和公共外交的意涵,中国政府因应提出并谋划侨务公共外交。挖掘以新移民为主体的海外华侨华人在我国侨务公共外交实施过程中的功能角色以及因应的实施路径,有助于提升该系统工程的绩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海外华侨华人在住在国社会地位的提升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华侨华人社团在拓展中国侨务公共外交中正日益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巴西华人文化交流协会为例,探讨华侨华人社团在中国侨务公共外交中扮演的角色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韩国政府对700万海外韩国人高度重视,通过建立涉侨机构、制定侨务方针政策、提供法律和财政保障、维护海外侨胞的权益等与海外侨胞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信任。在此基础上,韩国政府将侨务工作上升至外交的层面,通过海外韩国人开展国民外交、推广韩语教学、普及韩国电影电视剧等文化公共外交活动,提升韩国国家形象。但是,韩国侨务公共外交仍处于初期阶段,存在诸多挑战,主要是海外韩国人和韩国国民对于韩国侨务公共外交的认知还很不足,韩国侨务相关部门因预算和机构限制而对韩国侨务公共外交工作开展的积极性不够。韩国侨务公共外交的这些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可以为构建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东盟国家是华侨华人聚居较为集中的地区,也是广西籍华侨华人分布较多的区域。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经贸、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往来日益密切,广西作为中国对东盟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地缘优势不断凸显,广西在面向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开展的海外华文教育中,发挥华侨华人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作用,保持华侨华人的民族特性,加强与祖籍国的联系,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新的形势下,面向东盟开展海外华文教育工作愈加显得重要,这就要求广西要创新开展面向东盟国家的华文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今年9月22日至24日,被称为海外华文媒体“峰会”的“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湖南长沙市召开,来自全球约30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近180家海外华文媒体的200名高层人物与会。该论坛是一个开放性、国际性的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会议,首届于2001年9月在南京召开,当时被媒体誉为“世界华文媒体史上空前的盛会”。今年召开的是第二届。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日本对华政治、军事外交的开展受到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极大限制,公共外交就成为重塑其在中国的形象、重新赢得中国的理解与信任、促使中国奉行符合日本利益的温和政策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员与文化交流、经济与文化援助、外向型的文化教育、对华宣传以及动漫外交等手段,对华公共外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受其独特政治文化及国内右倾化思潮的影响,以及中日两国意识形态、价值观、发展战略等方面矛盾的制肘,日本战后对华公共外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海峡文艺出版社、《台港文学选刊》编辑部、《港台信息报》社联合发起的福建省台湾、香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于11月5日在福州成立。大会收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当化文学学  相似文献   

10.
侨务部门与海外华侨、华人具有广泛的联系。充分调动华侨、华人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海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参与广西的开发建设,发展对外经贸合作,帮助广西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广西经济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是广西侨务部门独特的优势。侨务工作是国家总体外交的组成部份。侨务部门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通过加强海外联谊,努力做好海外涉侨文化交流和海外侨务经济科技工作,适应新形势,研究新侨情,在开展海外民间外交工作中发挥侨务工作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