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兴无 《党史博览》2021,(10):47-52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皖南第3纵队司令员张正坤率部与顽军血战七天七夜,最终伤重被俘,是除叶挺之外被国民党军扣押的新四军职务最高的将领.张正坤在上饶集中营坚贞不屈,1941年秋组织越狱,为掩护难友英勇牺牲.  相似文献   

2.
洪明亮 《党史文苑》2007,(11):34-36
闻名于世的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1941年1月初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人问地狱。这里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与敌谈判时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和部分从东南各省抓来的共产党员、爱国进步人士共700余人。这些爱国志士在狱中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同凶残的国民党特务进行了英勇斗争,成功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谱写了一曲气贯长虹的无产阶级正气歌。  相似文献   

3.
在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共有4500多人被俘。其中,排以上干部有近700人,被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新四军是一支抗日的队伍,竟成了"管训"的对象,惨遭虐待和屠杀,动魄惊心,成为一代人难忘的伤痛。上饶集中营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汇》2009,(2):F0003-F0003
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的历史产物,是国民党1941年3月在江西上饶茅家岭、周田、李村、七峰岩、石底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式人间地狱,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弹尽粮绝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还有部分从东南各省地方上搜捕来的共产党员和其他爱国进步人士,其760余人。  相似文献   

5.
魔窟脱险(1941)1941年1月4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北上。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英勇奋战7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少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叶挺军长和军部8个干部隐蔽在一片竹林里,邵宇也在其中。由于国民党军缩紧包围,已经冲不出去,在叶挺下令毁掉武器后,他们被捕了。叶挺被国民党扣:,其余人被:往上饶集中营。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囚禁新四军战士的几个集中营之一。为便于看管,特务们把被囚新四军官兵…  相似文献   

6.
贺华泉 《廉政瞭望》2013,(24):64-65
皖南事变中,新四军九千将士,其中两千余人突出重围,两千余人战死,一千余人失散、失踪,四千余人被俘。被俘的将士分别被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江西铅山等地。在被俘的人员中,有极少数人由于对中共失去信心,被俘后叛变变节。而赵凌波、赵希仲、刘厚总这三个团级干部的叛变,则给新四军造成极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李超 《世纪风采》2023,(10):43-44
<正>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被俘的部分新四军官兵被囚禁在上饶集中营茅家岭监狱,被施以惨无人道的折磨和屠杀。狱中官兵与国民党宪兵、特务进行了艰苦卓绝、至死不屈的顽强斗争,并于1942年5月25日成功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连云港赣榆区籍李胜就是这场英雄暴动的总指挥。  相似文献   

8.
正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第三战区为关押在皖南事变中被捕的部分新四军将士,于1941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战时监狱。近日笔者实地考察和走访了上饶集中营,在这座法西斯式人间地狱里,被囚的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开展了艰苦抗争,谱写了一曲曲英雄壮歌。战时监狱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的历史产物,是国民党第三战区的战时监狱。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11  相似文献   

9.
闻名于世的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1941年1月初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人间地狱。这里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与敌谈判时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和部分从东南各省抓来的共产党员、爱国进步人士共700余人。这些爱国志士在狱中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同凶残的国民党特务进行了英勇斗争,成功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谱写了一曲气贯长虹的无产阶级正气歌。  相似文献   

10.
正1941年1月皖南事变之后,国民党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了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式监狱,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弹尽粮绝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以及部分从东南各省地方上抓来的共产党员和其他爱国进步人士,共700余人。这些爱国志士在狱中秘密党组织的领导下,同凶残的国民党特务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成功地举行了著名的茅家  相似文献   

11.
赤石暴动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今年六月十七日是赤石暴动五十周年纪念日。南平地区干部群众的代表在武夷山市隆重举行纪念活动,我因故不能前往,特写此信表示热烈祝贺!并借此机会向闽北人民致以亲切的问候!一九四一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大批新四军指战员惨遭杀害,许多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被囚禁在上饶集中营。翌年四、五月间,日军进犯浙赣线。金华沦陷、衢州失守,国民党顽固派仓皇南逃,并将上饶集中营关押的大批革命志士向福建建阳转移,途经  相似文献   

12.
时光流逝,沧海桑田。半个世纪的岁月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赤石暴动,以及茅家岭暴动和整个上饶集中营斗争的历史,却令人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五十年前,我们这些在皖南事变中横遭国民党顽固派无辜囚禁的新四军指战员和革命志士,为了冲出敌人的牢笼,重返党的怀抱,重上抗日前线,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殊死  相似文献   

13.
1 1941年新年伊始,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事变中被捕的新四军指战员和在东南各省被捕的共产党员、抗日青年和爱国志士共700余人,被囚禁在包括周田村、石底、茅家岭、七峰岩、李村等地的规模庞大的法西斯式的上饶集中营——国民党将其称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训练总部军官大队”、“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特别训练班”。1942年4月,两部分合并改编为“战时青年训导团  相似文献   

14.
1942年6月19日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赤石镇虎山庙旁的大屠杀中,原新四军教导总队文化教员、皖南事变被俘后囚于上饶集中营的杨瑞年同志,就义情景极为壮烈:身中三弹倒在血泊里还奋力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民族解放万岁”,直至敌人打了七枪才停止呼吸。她的英雄事迹常为人们所缅怀。但在纪念她的文章中,有一个重要事实说法不一,即关于她的党籍问题。有人说她是共产党员,又有人说她不是共产党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人公干戈是皖南事变亲历者,根据其生前忆述撰写的《在皖南事变后脱险重生》,分上、下两篇。上期刊登的上篇,讲述干戈青少年时期投身革命,后来参加新四军教导总队,在皖南事变中不幸落入敌手的曲折经历。这一期刊登下篇,再现干戈被囚禁在上饶集中营、越狱、重回组织怀抱等往事。  相似文献   

16.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被俘后,叶挺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1945年又被辗转押解到了重庆的“中美合作所”。当时,国民党的这一行动是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中进行的,因此这很不利于我党对叶挺所进行的营救工作。对于这一点,叶挺是很清楚的。他想,该用个什么办法才能够把自己的行踪通知党中央呢?  相似文献   

17.
1941年1月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遵令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突遭国民党军上官云相部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失散。新四军军长叶挺抱定拼出一死的决心,苦撑危局。1月14日黄昏,为执行中央关于保存力量减少牺牲的指示,叶挺带领新四军干部叶钦和、叶育青、王孝先等一行人下山与国民党军队谈判,一去即遭国民党IO8师的无理扣押。至1946年3月获得自由为止,叶挺被国民党当局囚禁长达5年零2个月之久。当时国民党当局在江西上饶东南郊的周田村、茅…  相似文献   

18.
1989年第3期的《四川师大学报》载朱峰文认为,叶挺是被俘而不是被扣。据新四军军部保存的档案《皖南事变要报》记载,“叶挺军长亦负伤被俘”。周恩来于1941年1月19日写的《新四军皖南部队被围歼真相》谈到叶挺情况时说:“打伤了他的臂后,捉起来加以污辱。”陈毅在《论皖南事变及新四军的态度》中,更多次提到“叶挺军长负重伤被擒”。国民党军52师上报也说:“156团第二营第四连十四日十六时搜剿鹿角山以西山冲中,将叶挺俘获。”顾祝同第三战区少将参谋处长岳星明和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参谋处长武之棻在解放后写的文章,也都说叶挺是被捕。事实是:叶挺为挽救危局,主动下山与国民党军108师谈判,但还没来得及下山,就被敌人的搜山队俘虏了。  相似文献   

19.
上饶集中营是一九四一年一月“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为囚禁被俘的新四军干部和爱国志士而设的监狱。一九四二年六月,日寇向浙赣铁路沿线侵犯,国民党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由江西上饶撤退福建,集中营也就随着迁往福建建阳、崇安,直到一九四五年十月国共“双十会谈”后才解散。所以,集中营在江西仅一年零四个月,在福建有三年  相似文献   

20.
徐南 《党史纵览》2001,(5):33-34
在皖南事变血与火的洗礼中光荣诞生 1941年1月上中旬,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大部牺牲、被俘或失散,仅2000余人突出重围。 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在而北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随后将华中各地新四军部队9万余人改编成七个师,继续在华中敌后广大战场坚持抗日斗争。3月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