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0,(8):91-91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致信中共中央,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2.
1952年8月4日,毛泽东批示同意刘少奇的建议:国家进入建设时期,由于工作繁重,需要增设机构,调各中央局书记来中央工作。邓小平、邓子恢均在被调之列。邓小平任政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则受命于农村工作,解决农业合作化问题。邓子恢以他的智慧和卓识,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的构想。邓小平坚信邓子恢是可以当好农村“统帅”的。  相似文献   

3.
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是邓小平酝酿多年的一个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恢复高考的决策,是1977年8月6日邓小平在他主持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根据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建议确定的。在决策过程中,邓小平从尽快培养人才的大局出发,关心和爱护知识青年,亲自过问制定了许多重大政策,诸如:改变录取比例,扩大招生范围,为广大的社会知识青年上大学创造条件;放宽招生年龄婚姻限制,为老三届学生特别是大龄下乡青年上大学制定特殊政策;修改繁琐的政审条件,实行择优录取,等等。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是全面拨乱反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一个突破口,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高素质人才。这批人后来都是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的骨干,如今已成为社会的中坚。  相似文献   

4.
杨明伟 《党建》2009,(5):54-55
1986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1987年10月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推动和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一贯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考虑到社会主义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所面临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和舆论氛围.邓小平还非常有针对性地提出.“坚持改革开放.不折腾”。体现了他非凡的前瞻意识和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6.
1961年8月在庐山举行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会议。邓小平领导中央书记处为会议的召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筹备工作;邓小平主持全体会议时的重要讲话成为会议的总结;邓小平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工业问题的指示》等重要文件,为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纠正"大跃进"的"左"倾错误,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伟大进程,丰富完善邓小平治国理政基本思想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7.
1984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邓小平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率先明确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多次向外界阐发、解释这次会议的主题,支持并推动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起草工作,从而为这次全会的召开营造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高度评价《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并多次强调推进改革要有勇气,要有风险意识,要讲究策略方法等等,推动了全会《决定》的贯彻落实和城市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纪路 《党史纵横》2002,(10):41-41
1976年下半年,在毛泽东已逝世,"四人帮"面临倒台之际,社会上亦到处可见"批邓"的标语口号.这时邓小平来到了广州市,由许世友独自派了几十名便衣负责保护.邓小平来到一个肉菜市场,他把帽沿压得低低的,把眉毛也给遮住了,所以没人认得出他.  相似文献   

9.
"现实"是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之逻辑基础.马恩"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一种原则设想的理想公平观;毛泽东脱离现实、对马恩教条化,导致了平均主义,也是"结果公平"的理想公平观.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恩和毛泽东社会公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立足于现实的社会公平观.以现实为逻辑基础,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86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1987年10月在北京召开。岁月不饶人。在主持十二届六中全会的政治局常委中,邓小平、李先念和陈云已进入耄耋之年。党的领导集体必须尽快实现新老交替,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3位老人的脑海里……陈云约邓小平李先念到家里秘密长谈十二届六中全会开完不久,几位与陈云、邓小平、李先念共同战斗了几十年的老战友相继离开人世,让他们感慨万千。1986年10月30日上午,邓小平和李先念按约来到陈云家中,3人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11.
徐允 《世纪桥》2011,(4):43-43
1946年9月10日这天是中秋节,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和七纵队司令员杨勇,几乎同时收到了通知,要纵队司令员到“野司”去开会。“野司”就是第二野战军司令部的简称。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中共与苏共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同理解,中苏两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问题的看法产生了分歧。为了解决分歧和矛盾,1963年7月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率领代表团赴苏,与以苏斯洛夫为首的苏共代表团在莫斯科举行了中苏两党会谈,其问,邓小平同苏共围绕“总路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1,(11):21-21
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产生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工作的头等大事,就是按照邓小平的建议,“扎扎实实地做几件事情,体现出我们是真正反对腐败”。1989年7月27日至2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戚义明 《学习导报》2010,(22):33-34
1961年10月23日,邓小平在接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工作会议全体人员时,讲过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15.
黄少群 《共产党人》2004,(18):48-51
1931年8月,邓小平与不久后成为他妻子的金维映结伴,从上海到达中央苏区瑞金。此时的瑞金县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受斯大林和联共(布)党内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大清洗的影响,中共中央也从20年代末开始,多次向党内发出“肃清反革命”的指示。苏区根据地从1930年上半年起即在赣西南地区首先开始“肃反”  相似文献   

16.
中原局第一书记邓小平:三战全胜1948年4月中旬刘邓大军进入河南中西部。5月9日中共中央决定:加强中原局,邓小平任第一书记,陈毅任第二书记,邓子恢任第三书记;成立中原军区,刘邓野战军及陈赓兵团改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司令员,邓小平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陈毅任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李先念任中原军区第二副司令员。陈毅仍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以便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协同作战,逐鹿中原。  相似文献   

17.
1978年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召开的一次可以说是划时代的盛会。为了召开这次大会,中共中央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大会召开之前,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了著名的"科教座谈会",为后来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确定了许多大政方针。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邓小平“三农”思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他告诫有关领导同志 :“农业是根本 ,不要忘掉。”本文阐述的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思想主要包括 :农业是国家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 ;加快农村发展 ,要靠政策和科学技术 ,要实现农业产业化 ,发展乡镇企业 ,国家要支援和保护农业 ;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调动农民积极性 ,增加农民收入。这些思想对统筹城乡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总结经验中提出的"不搞争论",是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性回答,它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必须全面、科学、准确理解。在邓小平思想中,"不搞争论"和"不动摇"两者是统一的。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上不容搞争论、"动摇不得",在"坚持社会主义的探索道路"上不能搞争论,实践中还没有经验需要"试""闯"的问题不必争论。无论是"不搞争论"还是"不动摇",都要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倪洋军 《党课》2013,(8):72-73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除了具备“举重若轻”的恢宏气度外,也拥有“举轻若重”的细致功夫。1961年10月23日,邓小平在接见共青团中央工作会议与会代表时说:“过去冀鲁豫的工作比太行热闹得多,太行的工作不够热闹,但是精雕细刻。当然,那个时候太行的工作再加点热闹就好了,但是归根到底它是细致的工作,精雕细刻的工作,很深入的工作,结果得益处大,兵就不跑。”他还说:“我们的事业总是要求精雕细刻,没有一样事情不是一点一滴的成绩积累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