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关于节日与庆典的概述节日和庆典是人类文化现象中最具有喜庆意味的,每个民族都在它们的节日中尽享欢娱和畅快;人们常以自己认为最能够抒写情怀、表达喜悦的方式去欢度他们的节日,这些节日经过祖祖辈辈历史的传递和继承,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庆典活动,人们用那些形式各样的庆典活动以彰其喜和乐。在人们的心目中,节日和庆典是人生最喜悦的事,也是最值得记忆和留念的。然而,事情往往是以其截然相  相似文献   

2.
毛南族是贵州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贵州毛南族共有3.12万人,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29.1%。主要分布在黔南自治州的平塘,独山和惠水三县境内。其中。以平塘县为最多,共有3万余人,占90%以上;惠水县次之,为3000多人;独山县最少,仅有几百人。贵州的毛南族,历史上称为佯僙,自称为“印绕”或“艾饶”1990年7月经贵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认定佯僙人为毛南族。  相似文献   

3.
民族节日文化作为人文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已经引起了旅游理论和开发工作者的注意。对于贵州来说,民族节日更是高原上盛开的万紫千红的花朵。但是,贵州节日文化还未成为现实的旅游资源,还仅仅是当地或附近地区居民的活动。所以,研究民族节日文化的旅游资源特点,确定开发民族节日文化资源的战略和措施,把民族节日文化从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旅游资源,仍然是贵州旅游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贵州民族节日文化的旅游资源特点 贵州民族节日文化可以从历史学、民俗学、文化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概括出它的特点。在这里,我们将其特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性。由于长期交通不便,地处高原山区,贵州少数民族同胞与外界接触相对较少,这就形成了节日文化的显著区域特色。而且,同一民族的同一节日,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正月初五,每年一次的"四印苗族年场祭祖"节,在贵州省清镇市麦格苗族布依族乡龙窝的鸡坝田上举行。当地上万名苗胞举行了隆重的放鞭炮、跳芦笙等活动。"苗族年场祭祖"是当地苗胞纪念先祖,悼念过世的老人,祈福丰收的传统活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1]节日文化作为一种群众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维护社会稳定安宁、实现时代祥和进步的动力和载体.孔子曾说过:"察一地之风俗,知一国之兴衰."从和谐文化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节日文化,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冬到春是中外节日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等不一而足,而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则是著名的洋节。按说国人过国人的节,洋人过洋人的节,互无干系,各不相扰,无奈几十年来西风东渐,洋节慢慢流行起来,如今大有后来居上占  相似文献   

7.
从冬到春是中外节日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等不一而足,而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则是著名的"洋节"。按说国人过国人的节,洋人过洋人的节,互无干系,各不相扰,无奈几十年来西风东渐,洋节慢慢流行起来,如今大有后来居上占据主流的势头。  相似文献   

8.
罗连祥 《世纪桥》2014,(10):46-47
台江苗族节日文化是当地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台江苗族人民生活样态的表达方式。台江苗族节日文化作为当地苗族社会的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式,它必将随着苗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台江苗族社会的发展进步,台江苗族节日文化发生了剧烈变化,这种变迁既彰显了苗族节日文化特有的经济功能,同时也体现了苗族文化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因此,考察台江苗族节日文化的变迁,对我们全面了解苗族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回族的重大节日,都离不开清真寺,像圣纪节这样宗教色彩很浓、活动范围仅限于清真寺、参加者主要是回族穆斯林信教群众的节日自不必说。即使像开斋节、古尔邦节这样已成为回族民俗化了的节日,同样与清真寺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清真寺是回族节日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的贵州是什么样的状况?《贵州通志》有一段概述:“黔为边徼,三代前未入版图。逮汉设郡县,初有人治,而书缺有,间传者寥寥。五胡之乱,复沦蛮族。唐宋仅有空名,羁縻而已。元虽设宣慰司,尚无流官。明清两代,辟为省治,移风易俗,官斯上者,循良继轨,粲然可观。”这段话把上下几千年的贵州历史沿革勾勒出来了。关于历史上的贵州,有几点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1.
12.
“鼓楼文化”,是以“侗寨鼓楼”为代表,含鼓楼、戏接、花桥(风雨桥)等侗族建筑在内的民俗建筑文化体系。贵州东南角的黎平,从江、榕江一带是侗族的高度聚居区,历史上,其地曾以“峒”为行政单位,故将其地村民称之为“峒民”、“硐民”或“洞民”。据说,这是侗族称谓的由来。侗族自己,则自称“甘”。侗寨鼓楼酷似一棵大杉树,村民称为“遮荫树”,可见它来源于自然,是仿生学在建筑文化中的具体运用。侗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桥是桥,路是路”,似乎桥与路毫不相干。其实不然,桥本身就是路,而且是道路当中最为关键的部位。唯其如此,或设桥头堡,或雕“镇桥兽”,或种“护桥树”,或建“保桥庙”,或安“斩龙剑”,以为如此,可以保护桥梁。桥头堡,可能是守护桥梁的碉堡,也可能是控制出入的“桥门”或牌楼。独山深河桥的桥头堡,迄今完好无损。水城《创建高家渡铁索桥记》摩崖记载,铁桥建成之后,“良民故属有庆,而奸诡更易通行,所以‘桥门’又不可不建。”  相似文献   

14.
造纸不仅是文化,而且是文化中的文化。贵州的造纸文化,在全国占有突出的地位。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但作为古代造纸技术的物证,古老文明的遗存,保留下来的已为数不多了。1982年,有关部门组织一个包括传统造纸技术在内的《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在世界闻名的加拿大多伦多科学中心表演,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100多万人。外国朋友称赞造纸表演“就像变魔术”、把造纸工人誉为“魔术师”。造纸工人和设备来自苗族聚居的丹寨县石桥村,工人名叫杨大文,设备后来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石桥苗族村民,用“构皮树”(即楮树)的树皮制造白皮纸  相似文献   

15.
16.
贵州由于岩溶地貌特别发育,溶 洞多得不计其数。远古时代,人们住 在山洞里,从而留下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黔西观音洞、普定穿洞、 盘县大洞等古文化遗址,和省级文物 保护单位--桐梓岩灰洞、毕节扁扁 洞、水城硝灰洞、长顺神仙洞、六枝 桃花洞、安龙菩萨洞、兴义张口洞及 猫猫洞等古文化遗址。难能可贵的 是,贵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早、 中、晚期齐备,形成完整的文化系列, 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外闻名的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在以"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身份考察镇远青龙洞时说:"'桂老'认为,中国建筑可分两大派黄河以北,土厚水深,质地坚凝,因土为屋,由穴居演进为砖石建筑;长江流域,地势卑湿,上古时代,洪水为灾,人栖树上,由巢居演进为楼榭建筑。"罗先生所称的"桂老",就是"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朱启钤,字桂辛,号蠖公,紫江(今贵州开阳)人。罗哲文先生是营造学社健在的两社员之一,他对贵州的建筑文化颇为青睐,认为贵州的古代建筑在建筑文化史上占有非同寻常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贵州各地,最常见的图案是“(?)”。这个看似简单的符号,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作“图谱文化”的代表。古往今来,在苗族妇女制作的织锦、花带、蜡染,尤其是挑花、刺绣等服饰工艺品中,“(?)”形图案比比皆是,且各种解读层出不穷。这一点生动说明,具有悠久历史的“(?)”图案,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在汉语中,“鱼”与“余”同音,故鱼备受青睐。人们将莲、鱼组合成图,寓意“连年有余”。但在民族地区,并非都说汉语,都能取得“连年有余”之效。少数民族喜欢鱼,甚至崇拜鱼,有更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总的看来,既是渔猎生活的反映,又是生殖崇拜的表现。苗村侗寨的鱼文化,广泛蕴藏在饮食、生产、家具、服饰、建筑、婚礼、节日、村规、祭祀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0.
山地面积占97%的贵州,山多崖壁多,为在崖上题字作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数量众多的崖书、崖画和摩崖造像,可获知古代贵州崖质书画的诸多信息。崖书亦称“壁题”,即在天然崖壁上题字。关岭花江河畔的汉“元洞壁题”,以笔书写“汉元洞”、“汉元门”、“大汉元年”、“查山遗民”等等,且题七绝一首:“崖前流水无人看,洞上碧桃花自开。东望蓬莱三万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