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代建 《法制与社会》2013,(18):123+127
新刑诉法明确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审判时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主要体现在两个阶段,即庭前会议阶段和法庭审理阶段。从诉讼公正和效率两个方面看,非法证据排除在法庭审理之前完成为宜,但我国目前一元式的诉讼结构要求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性裁判应当在法庭审理阶段完成。为此庭前会议阶段和法庭审理阶段的非法证据排除应完成不同的功能,既达到在庭前会议程序中完成非法证据排除的效果,又不失在法庭审理阶段应有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安排,同时也应具有对非法证据排除后果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2.
庭前证供的证据能力即是庭前证供作为一种证据(主要是控方证据)被法庭所接受的资格。庭前证人证言和被指控人的陈述作为证据的一个种类,是具有被法庭采纳的可能性的,并不因为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如传闻法则)而排除在法庭之外。然而对于某个具体案件而言,其进入法庭以后,最终得以作为控方指控被告人犯罪的证据或者证明被指控人无罪、罪轻的证据被法庭所采纳,就需要具有相应的证据能力。本文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庭前证供作为一般证据的证据能力的角度所应具备的自身属性;二是从证据能力规则角度对庭前证供的证据能力加以界定。  相似文献   

3.
该两案系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后首次探索同步审理涉及同一专利的行政确权案件和民事侵权案件。知识产权法庭在两案中采取了合并进行庭前会议的方式,将两案中涉及的权利要求解释问题前置于庭前会议中进行审理。合并庭前会议采取了圆桌会议方式,让居中作出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位于当事人的中间位置,让真正形成对抗的双方当事人分居两侧。合并召开的庭前会议统一了当事人在不同餉程序中对权利要求解释意见,避免因当事人在不同审理程序中对于同一专利权利要求解释的差异导致法院对同一专利的保护范围作出不同的认定。  相似文献   

4.
试论与当庭供证相矛盾的庭前供证的使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就证据运用和取舍,有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即被告人、证人出庭陈述,但其供证与审判前阶段尤其是侦查阶段作供证发生矛盾,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和使用庭前书面供证以及庭上的言词证据。具体而言,就此有两个问题必需法庭处理解决:其一,庭前书面供证能否作为庭审证据。既然被告和证人出庭,按照直接言词原则,是否只能将当庭供证作为证据,而不允许庭前供证出示。或者说,庭上陈述的证明效力是否当然优于庭前供证,直至抑制书面供证的法庭出示。其二,庭前供证的证据作用性质。如果允许庭前供证在法庭出示,其…  相似文献   

5.
刑事庭前会议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庭前会议应定位于庭前准备程序,它位于公诉审查之后法庭开庭审理之前,是庭前准备程序的核心内容.庭前会议解决的问题不仅包括对程序性问题的汇总解决,而且包含案件部分实体问题的整理明晰,对于促进庭审程序的优质高效、实现诉讼公正意义重大.庭前会议可依控辩双方的诉权启动,也可由法庭依职权启动;其运行包含会议模式及听证模式,庭前会议应尽量对程序性问题予以解决、作出决定,并对庭审程序发挥制约效力.  相似文献   

6.
因网络域名的归属产生争议,原告域名所有者将侵权人的法定代表人梁某告上法庭。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上海市首起侵犯计算机网络域名及商业诋毁案作出一审宣判,判决两被告连带赔偿第一原告戈壁公司经济损失6万元:两被告共同在指定媒体刊登声明,为第二原告上海旺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旺腾公司)消除影响。  相似文献   

7.
林伟海(男,24岁)与黄秀媚(女,25岁)经自由恋爱,于一九八二年七月登记结婚(未同居)。一九八三年五月林伟海结识第三者黄瑞珍后,曾多次向其妻黄秀媚提出离婚,遭到拒绝。林遂于一九八四年七月五日以“与黄性格不合,志向不一”为由,向法庭起诉,要求与黄离婚。次日,林竟盗用黄的名义,写信给法庭,表示同意离婚,并要求尽快办理。法庭先后两次将传唤被告黄秀媚到庭的传票交由原告林伟海代为送达。而被告两次均未到庭。七月二十日,法庭拟再次传唤双方到庭询问,又第三次将传唤被告的传票交由原告代为送达。原告竟非法指使第三者黄瑞珍,冒名顶替被告,持传票到庭诉讼。承办人只作简  相似文献   

8.
一、正确处理“一步到庭”与必要的庭前准备的关系实行“一步到庭”的审判方式,把过去在庭前进行的大量调查、取证、调解等工作一次拿到法庭上去进行,改变了传统的审判“四步曲”的作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什么事都可以到法庭上去做,连必要的庭前准备也不要了。在当前情况  相似文献   

9.
1997年3月31日,个体户甲通过个体户已卖给丙公司玉米48.92吨,计价款599320。丙公司收货后以玉米存在质量问题和货主为己要扣除已先前所欠丙公司5000元债务为由,暂时拒付款给甲。4月220,甲以丙为被告向丙所在地的法院起诉。法院受理本案舌,通过询问当事人及证人,于4月25日上午主持原、被告双方庭前调解,达成了如下调解协议:原告申自愿放弃5000元的贷款,被告丙自愿偿还贷款5493.20元整,谈应付货款由被告在调解当日付清;本案诉讼费2970元,原告自愿承担。调解协议记入了法庭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审判员、书记员在调解笔录上签了…  相似文献   

10.
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审判方式作了重大改革与完善。将原有庭前调查、庭前审查、法庭调查等诸环节统归于:“法庭审理”中,实行“一  相似文献   

11.
良辰 《检察风云》2005,(5):44-45
2 005年1 月6 日上午,河南省新乡市 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民事案件上诉阶段进行庭前调查。庭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场面:在法庭上没有原告和被告之分,原审原告坐在被告席上。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还得从一件在超市“偷一罚十”的案件说起。18元逼得少女离家出走 2003年11 月6  相似文献   

12.
环境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的提出2000年12月20日,一批青岛市民以青岛市规划局批准在音乐广场北侧建立住宅区,破坏了广场景观,破坏了青岛市引以为荣的海滨景观,损害了自己的优美环境享受权为由,将青岛市规划局告上了法庭。为了便于法庭确认原告身份。他们推举了3名代表,请求法院判决撤销规划局批准在广场北侧建立住宅区的行政行为。这例以不特定多数人的环境权益受损为由提起的诉讼带来了诸多思考:这批青岛市民是否享有原告资格并进而取得原告地位(法院是否受理)?优美的环境权益能否得到法庭的认同和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在本刊等媒体的强力关注下,今年2月17日因作为原告的兴达公司总经理、人大代表沈多认在进入法庭时遣到多人围殴受伤住院,不能正常出庭,不得不被迫中止的庭审于3月29日上午再次开庭——  相似文献   

14.
原告:黄萍、昶亮被告:黄险峰诉讼请求:确认原告与被告之间无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开庭时间:2006年3月30日上午9:30审理法院: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临近开庭,因为旁听队伍庞大,法院不得不临时换了一个大法庭。原告代理人首先出现在法庭上,他刚刚坐稳,就被记者们层层围住。但他拒绝采访,走出了法庭。再次回到法庭时,他简单地回答了几个问题后,便再三请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隐去原告的名字。因为堵车,被告姗姗来迟。9点45分,在表姐和朋友的搀扶下,他艰难地走进法庭,和代理人(他的表姐)同时出现在被告席上。被告:我不姓黄,我是昶险峰开庭…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法庭审理中,被告人庭前的供证作为一种证据并没有起到其本身应起的作用。这种情形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一、根据《刑诉法》第150条之规定,作为法庭审理的主要证据,应被写入证据目录,并将复印件移送法院。在司法实践中,被告人的庭前供证一般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2月6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奉城法庭对一起特殊离婚案作出裁定:驳回原告起诉。 这起特殊的离婚案,是由女儿代父亲提出的。坐在原被告席上的两个女子系母女。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6月2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原告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诉被告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告北京搜狗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有了一审判决结果。法院认定两被告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两被告共同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24万元。此前,腾讯和搜狗分别将对方诉诸法庭,互相指责对方的输入法存在“不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这是一起特殊的离婚纠纷案件,因为原告吕女士瘫痪在床、行走不便到庭困难,在征得了被告湛某的同意后,承办法官决定依法将法庭设在原告吕某的住处。7月23日上午重庆市垫江县人民法院坪山法庭法官一行来到了原告吕某的家中,躺在床上原告吕某招手向法官问好:"法官同志,给你们添麻烦了。"经过庭审办案法官了解到双方都系二婚,婚前基础较差,婚后生活分多聚少,也没有生育小孩,夫妻感情确已难以为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1月6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人民法院八岗法庭出现这样一幕:因一名4岁男孩被狗咬后死亡,既是邻居又是叔侄的两人对簿公堂. 原告:被狗咬后男童死亡 事情发生在2015年8月17日上午10点,家住河南省中牟县张庄办事处附近的刘松爱带着自己的两个孙子从菜园往家走.当走到袁法中家门前时,小孙子小涛跑进袁法中家.  相似文献   

20.
法国庭前认罪答辩程序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克服效率低下所导致的法庭堵塞,法国立法者于2004年3月9日引入了法式辩诉交易制度,即庭前认罪答辩程序。与美国及意大利的辩诉交易程序相比,法国庭前认罪答辩程序具有三大特征,即较狭窄的适用范围、较弱化的合意制度以及较完善的保障机制。从3年来的践行效果上考察,庭前认罪答辩程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适用率并不太高,在程序规范性上仍有待加强。此外,庭前认罪答辩程序在价值认同及制度冲突层面还面临着五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