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泽瑞 《乡音》2024,(2):35-36
<正>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提出10周年。10年来,瓣瓣同心的京津冀绽放出协同发展的绚丽花朵,激扬出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气象,向着更高质量、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迈进。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集中力量抓创新、促疏解、聚人气,以重大国家战略活跃发展全局,  相似文献   

2.
郭煦 《小康》2024,(9):44-47
<正>十年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四统一”要求,三河市从交通、产业、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廊坊发展的“领头羊”。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按照京津冀发展规划,推动通州区与廊坊市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北三县”地处京津冀交界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3.
王晨 《乡音》2015,(4):6
3月25至28日,省政协副主席郭华率调研组赴唐山、廊坊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展调研。调研组深入企业、园区,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了解两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展情况,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情况,为开好省政协第十二次常委会议打下了良好基础。郭华强调,一定要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政协的优势特点,积极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言献策。要发扬“抓铁有  相似文献   

4.
筑梦京津冀     
《小康》2017,(9)
<正>今年2月26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并发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三周年。三年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省市之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了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之路。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应该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  相似文献   

5.
<正>这里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京畿重地,濒临渤海,携揽“三北”,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拥有1亿多人口,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具备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天然基础。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6.
衡水湖,她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在华北平原上亭亭玉立,她更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令京津冀都市圈的湿地生态系统熠熠生辉。2003年6月,她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便享有了“东亚蓝宝石”、“京南第一湖”、“京津冀最美湿地”等美誉。  相似文献   

7.
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需要积极疏解非首都功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对资金还是对风险管理,都提出了强烈需求. 一方面,把京津冀地区打造成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资金需求量大.据估算,建立“一环、六放射、二航、五港”的交通一体化体系,总投资将达到1.5万亿元以上,京津冀环保总投入将达到2万多亿元.如果仅通过财政划拨、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远远满足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会带来一些新的风险,如重大工程的建设风险,交通协同中的意外风险、货运风险,产业转移中的企业经营中断风险等等.  相似文献   

8.
《乡音》2014,(4):12-1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这是河北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我们呼吁了多少年的京津冀一体化要落地了。”……  相似文献   

9.
《时事报告》2014,(4):60-61
京津冀协同发展 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并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要求。  相似文献   

10.
《北京观察》2017,(7):4-4
6月9日,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第三次会议在天津召开,围绕“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与利用”主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影像     
《北京观察》2022,(12):6-9
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八次会议影像Picture北京政协摄影张斯伟11月23日,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八次会议在京以视频形式召开,围绕“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协商建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建堂、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天津市政协主席盛茂林、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张敬安、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梁田庚参加。  相似文献   

12.
作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极具增长潜力的第三大区域经济板块,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焦点。2004年,《“2·12”廊坊共识》、《“5·21”北京倡议》、《“6·26”廊坊框架》相继签订,开启了环渤海地区官、学、商共同参与的对话磋商机制。2004年,京津冀三省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也联手搭建起“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作为一支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社会力量,政协组织开始参与到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2004年、2005年,论坛相继在北京、天津成功举办。今年8月,论坛第三次会议又在河北承德如期召开。3年来,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这一…  相似文献   

13.
《北京观察》2015,(2):32-32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政策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座谈会上,委员们就京津冀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中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4.
8月22日,承德市政协深入开展“四引四帮”主题实践活动推进会议. “四引四帮”(即引一个绿色项目、引一笔发展资金、引一名高端人才、引一项科技成果;帮建一个脱贫项目、帮办一件惠民实事、帮扶一户特困家庭、帮助一名困难学生)主题实践活动策划的并不偶然.在2013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承张(承德和张家口)地区定位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同步解决贫困问题”.围绕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承德市上下各界群策群力、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经济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津冀经济区在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在全国也居领先地位,是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加强京津冀地区的联合,必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  相似文献   

17.
吴胜恩 《当代广西》2006,(10):42-42
在去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岩滩电站库区下皇村的船上,村民们听到我们是来找他们的党支书覃伯群,便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告诉我们“:覃支书一颗心分八九瓣,瓣瓣都是为着我们下皇湾的群众……”“库区的建设,需要人才,需要文化,需要知识。库区再穷不能穷教育;下皇再苦不能苦孩子。  相似文献   

18.
王洪海 《乡音》2016,(4):15-16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摘自《政府工作报告》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在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阐述在出席全国两会的住冀全国政协中引起共鸣。委员们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个大战略,必须围绕科学定位抓紧规划编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接续、区域环境治理和  相似文献   

19.
李南 《中国发展》2010,10(4):72-76
作为环渤海地区实际经济核心的京津冀都在重新进行经济定位,其经济整合成为环渤海地区一体化的先期选择。该文在回顾京津冀沿海地区发展轨迹的基础上,提出了“渤海西岸经济区”的概念、背景和相关解释,并研究了构建该经济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做好中共北京市委在市政协就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协商的工作,市政协城建环保委员会、科技委员会等会同相关科研院所、院校,就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交通一体化建设、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等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内容,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