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小曼 《新东方》2008,(8):43-46
在中国近代史上,探讨国民素质问题,严复并非第一人。比严复稍早一些的思想家冯桂芬、钟天纬等都一定程度上涉及了民族性格问题,与严复同时期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则主要从政治角度展开对国民性的探讨。但是可以说,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较早、较深刻、全面探讨国民素质问题的思想家。严复从国民素质的基础地位和作用、现代理想国民模式及提高国民素质的途径等方面都有展开论述并有精辟见解。系统总结和分析严复探讨国民素质问题理论成果,对于我们今天倡导教育改革,探寻提高国民素质途径,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之一,当时被誉为“输入西学第一人”,蔡元培先生说:“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他第一个把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经济学说系统地介绍到中国,给19世纪末处于“学问饥荒”时代的中国引入了一股清泉。严复的翻译创作并非没有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和煦的阳光驱散隆冬的寒意,福建会堂国际厅里一片暖热。1月5日上午,福建省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大会在福州举行,共同缅怀严复的历史功绩,学习和弘扬严复“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的精神品格,激发和凝聚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的强大力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赵龙主持,省政协主席滕佳材致辞。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严复诞生150周年(1854年1月8日———1921年)。这位崛起于福建侯官的启蒙先驱,几乎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严复14岁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海军,19岁毕业,先后在建威帆船及扬威军舰上实习。1875年,23岁的严复赴英留学,倾慕于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开始接触亚当·斯密、边沁、穆勒、卢梭、孟德斯鸠、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等人的著作,深受影响。这为他日后从事译著西方思想文化名著奠定了初基。1879年他27岁时卒业归国,任教于福州船政学堂。次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达20年之久。严复最主要的成…  相似文献   

5.
韩世杰 《传承》2013,(9):47-49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开山鼻祖。他曾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具有伟大的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对中国革命事业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他在临终之际仍念念不忘国事,牵挂着中国的劳苦大众,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值得后人永远学习与缅怀。  相似文献   

6.
韩世杰 《传承》2013,(7):47-49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开山鼻祖。他曾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具有伟大的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对中国革命事业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他在临终之际仍念念不忘国事,牵挂着中国的劳苦大众,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值得后人永远学习与缅怀。  相似文献   

7.
<正>观看严复主要译著、信札、家书以及严复用过的打字机,与录制有由严复作词的清朝国歌《巩金瓯》的八音盒“亲密接触”……1月5日,在福建省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配套活动之一“科学与爱国——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文物展”上,大量珍贵文物吸引了参会嘉宾的目光。“严复先生是从福州走出的思想大家,是‘闽都’近代的骄傲。我们今天隆重纪念严复,就是要更好地继承他‘开眼看世界,以笔醒山河’的思想和事业。”这次文物展的策展人和主讲者是福州市政协委员、严复翰墨馆馆长郑志宇,展品也均来自严复翰墨馆。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严复诞辰150周年。严复,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他在阅读、引进、宣传西方著作的过程中,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尤其是经过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之后,逐步形成自己思维的内涵和特征。中国近现代学术肇始于严复翻译西方的学术名著,19世纪末,他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向中国人介绍了进化学说,使中国学术界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早期海军留学生,严复是鸦片战争之后向中国系统介绍和研究西方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与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曾被时人誉为“哲学初祖“和“新道德”的启蒙者。严复对近代中国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都作出了贡献,有人把他比作英国的哲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一生从事经济学、伦理学和哲学的研究与著述的边沁(1748~1832),甚至说他是中国的边沁。应当说,自从有了严复,近代社会科学才在真正的意义上来到中国。中国的社会科学能够发展到今天,严复的启蒙和奠基之功是不可没的。  相似文献   

10.
刘云雁 《求索》2012,(4):207-209
严复"信达雅"原则所体现出来的阐释学观念往往为时人所误读,刻意回避了其中"达即所以为信"的内涵。事实上,作为士大夫知识分子而非纯粹译者,严复本人对于"信"的理解与"信达雅"的现代解释并不相同。严复对自己身份和立场有着清晰的界定,秉承"文以载道"的基本诗学观,在选文和文辞方面都并不重视语言学意义上的对等关系,同时积极地介入个体思想与国情要求,认为信于西学的关键是历史通达而不仅仅是形式逻辑的连贯。然而,历史剧变使严复的阐释观受到了群体性误读,后人以"忠"代"信",抹杀本土文化和阐释者的主体性,形成了目前流行的阐释观。本文通过分析严复的"信达雅"阐释观中"信"字的独特解释,揭示其保守性的具体表现和历史根源,管窥严复作为西学东渐直接推动者独特的思想境界和历史影响,尤其是这种影响对当今中国阐释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马强 《传承》2011,(17):72-73,88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其科学思想尤为丰富。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其进化论的自然观、功用主义的科学价值观和经验主义的方法论等方面。严复接受过正统的西方教育,拥有系统的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背景,这使得他在中西文化比较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取向的形成是围绕"义利"关系的争论展开的。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史的基本问题之一。处于国弱民穷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严复,为探求中国富强之路,对传统义利观的偏弊进行深刻反思。严复借用西方科学知识和道德观念对传统义利观进行改铸,提出了"两相为利"、"义利合"的思想。严复倡导的"开明自营"指引了义利观新转向,严复义利观的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蒙意义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严复把塑造国民作为拯救民族危机的根本出路,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率先建构了近代国民的三重素质结构,赋予国民以自由、平等、独立等近代权利。化臣民为近代国民,以人的现代化引领中国的民族复兴构成了严复思想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严复对卢梭思想之批判述评欧阳哲生辛亥革命时期,严复发表了《政治讲义》、《〈民约〉平议》等文,对卢梭的思想理论及其负面影响给予了批评。过去,一般论者均据此认定这是严复思想倒退的证据,忽视了严复这一思想的西学渊源。其实,卢梭不过是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政协天地》2024,(1):12-15
<正>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哲生近代中国将明末清初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推进到一个新的重要阶段,严复无疑是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严复以他长期浸泡西学的切身体会和经验,意识到学习西语的特殊重要性,强调要通过原文获取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重视科学在文明互鉴中的指导作用,主张取法西方近代政治制度,要从掌握构建西方上层建筑的科学原理入手;对西方列强“无法与法并用”、  相似文献   

16.
严复是中国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先驱。他认为要改变中国弱贫的的现状,必须全面学习西方,必须学习西方的思考和治学方法。他相信西方治学注重经验与观察是中西治学方法的最大不同,必须改变中国传统有"术"无"学"的状态。严复主张注重逻辑学是变革中国治学传统的又一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严复国民性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燕 《长白学刊》2007,(3):131-133
中国近代的国民性改造,即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复作为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思想家,对国民性的弱点进行了深刻揭示和尖锐批判,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自我剖析和反省意识,在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上,体现了民族的觉醒。他的敏锐思考,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林建华 《新东方》2004,(7):21-26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位学贯中西的启蒙思想家,“是认真地、紧密地、持久地把自己与西方思想关联在一起的第一位中国学者”,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但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严复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天演论》的译者有关。因为他翻译了《天演论》,他的名字将永远留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也因为他是《天演论》的译者,他自己独特的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思想史的贡献往往被人忘却。人们谈论  相似文献   

19.
严复故里寻踪日农他手握译稿屹立在闽江北岸,眺望那滔滔江水东流入海。这是故乡人为纪念一代哲人严复(1854-1921)在其出生地福州市苍霞洲江畔的天演公园而立的石雕。公园取名“天演”系显示他的翻译巨著《天演论》曾深远影响中国近代的变革图强。今年5月是他...  相似文献   

20.
《春秋》2007,(5)
严复(1854—1921)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颇负盛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赤诚的爱国者,戊戌风云中的重要人物。严复生于1854年1月,祖籍福建侯官(今福州)。原名传初,字又陵,又字几道,曾改名宗光。其父严振先,是当地有名的郎中。家中生活还算殷实,他7岁进私塾读书,接受了中国传统的旧式教育。但是,到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