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办发〔2007〕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空调已比较普遍地应用于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电能。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精神,促进科学使用空调,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效保护环境,经国务院同意,现就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合理控制空调温度的重要意义多年以来,我国公共建筑的空调管理比较粗放,空调温度设置不尽合理,导…  相似文献   

2.
吉政办发〔2007〕27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国办发〔2007〕42号)精神,节约能源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经省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现就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合理控制空调温度的重要意义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空调已经逐渐应用于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但由于目前空调管理不很规范,空调温度设置不尽合理,能效不高,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空调已比较普遍地应用于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4.
法海拾贝     
北京:公共建筑内室温高低有章可循近日出台的《北京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除特殊用途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  相似文献   

5.
《江西政报》2007,(14):9-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空调已比较普遍地应用于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电能。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精神,促进科学使用空调,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效保护环境,经国务院同意,现就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数字中国     
26℃国办要求公共建筑夏季空调温度不低于26℃。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除医院等特殊单位以及在生产工艺上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并经批准的用户之外,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空调已比较普遍地应用于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电能。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精神,促进科学使用空调,节约能源资源,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政报》2007,(7):24-2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空调已比较普遍地应用于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电能。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精神,促进科学使用空调,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效保护环境,经国务院同  相似文献   

9.
国办发[2007]42号2007年6月1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空调已比较普遍地应用于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电能。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空调已比较普遍地应用于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电能。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精神,促进科学使用空  相似文献   

11.
地方     
《创造》2011,(8):19-20
安徽:建筑节能新标准发布 8月11日,新修订的《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始实施。新标准改变了原先将安徽划分为两个不同气候区的做法,对安徽省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均统一执行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标准,避免了由于不同地区执行不同标准,给设计、施工、管理带来的复杂性。新标准还对大型公共建筑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节能要求。今后凡设置空调系统、建筑面积大于等于20000?或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大型公共建筑,必须使其总体节能达到或接近65%。  相似文献   

12.
控制电能消耗,抓好节约用电。一是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办公室、会议室等区域的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提倡每天少开一小时空调,节假日或者少数人加班尽量不开中央空调。在不影响制冷效果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中央空调主机冷水出水温度,下班前半小时提前关闭主机。二是除有外事活动外,提倡工作人员不穿西服,不打领带。三是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离开办公室、下班时必须关灯,杜绝白昼灯、长明灯。办公室、会议室等要尽量使用自然光,室内亮度足够时,不再开灯。走廊、通道等办法,减少公务用车的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3.
夏天不用空调,强烈的太阳辐射,被先进的住宅建筑节能材料遮挡住;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家里的温度也可保持在18℃左右,居住在这样让人舒服惬意的住宅里,已经不是梦。虽然,重庆市节能住宅的建设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是这条路无论有多么艰难都必须得走,因为,目前,单位、住宅及公共建筑的冬夏季空调使用能耗已经占重庆市总用电量的26%左右,高峰期达4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比例还将增大。建筑节能,已成为重庆市亟待破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今年夏天,经常出入中央国家机关办事的人们会发现,往日开得让人感觉穿长袖衬衫都有点冷的空调,如今的温度凉爽适宜。“夏季办公区域的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下发的通知里,出现了这样的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生活 ,对建筑物冬季供暖、夏季制冷是基本的功能要求。对于现代大型公共建筑 ,集中空调具有独到的优势。目前通常是根据能源的条件采用热力、燃油(气 )炉或直接用电能供热 ,燃煤锅炉逐渐被淘汰 ;制冷采用电制冷机空调设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传统的供热、制冷方式显现出很多不足之处 ,如对环境的污染 ,耗能大 ,浪费资源 ,设备的管理维修复杂 ,运行费用过高等。地温中央空调 ,既可供热、制冷 ,供应生活热水 ,又环保、节能 ,管理简单方便 ,还能大大减少供暖制冷费用。地下水是一个巨大的天然资源。水源热…  相似文献   

16.
后勤动态     
山东省省直机关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九月十二日,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直机关工委、省经贸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省直机关创建节约型机关的实施意见》,决定在省直机关中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意见》提出了节电、节水、降低公务用车耗费、节约办公用品、实施政府节能采购以及控制会议和公务接待的经费等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和能耗标准。《意见》指出,在节约用电方面,办公室夏季空调温度设置在26摄氏度以上,冬季设置在20摄氏度以下,提倡每天少开1小时空调,提倡尽量减少电梯使用,三楼以下不搭乘电梯等。在降低公务用车耗费方面,提倡集…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天津、深圳三城市被建设部和财政部列为全国首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测示范城市。据了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高耗能的问题日益突出。建设部、财政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建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开展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等工作。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政府机关大院内除了办公厅机关外,还有发改委、建设厅、经委、人防办、研究室等9个单位。为了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工作,他们成立了机关大院节能减排工作协调小组,由院内各厅局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组织实施节能减排工作,协调节能减排重要事项,开展机关节能减排督促检查和考核考评工作。 他们制定了机关大院创建节约型机关的实施方案,重点抓好六个方面节能工作。具体内容是:一、节约用电方面,空调须合理设置温度,办公区域空调温度夏季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得高于20摄氏度;  相似文献   

19.
《江西政报》2007,(15):28-28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精神,促进科学使用空调,节约能源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国办发[2007]42号)。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20.
<正>4#制冷换热站(简称4#制冷站)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的配套项目之一,主要为T3A航站楼及辅助建筑提供空调用冷热源。由于该站集中设置于室外,距空调末端用户最远1.5km,最近0.4km,且末端最高处用户与该站最低点约20m高差,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