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8月4日至10日,13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和120所中国大学校长聚集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掀起了一场关于“高等教育未来”的“头脑风暴”。本刊采写编辑了一组专题资料,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夏鲁惠 《政策》2002,(12):38-39
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倡导和关怀下,教育部组织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于2002年7月21日至31日在北京怀柔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和中国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23位世界著名大学校长与会演讲。参加本期论坛的中国大学校长共计80多位。论坛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了圆满成功。 关于大学的使命 美国哈佛大学在大学《章程》中规定,哈佛的使命是在各个学科领域发现新知识,解释和重新解释现有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知识、技能和形成探究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值高校录取新生的关键时刻,“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上海举办,讲台上几位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不约而同地对中国现行高考制度选拔人才的办法,使用了比较激烈的‘批判性’语言”(2006年7月15日《中国青年报》)。校长们说到,高考招生模式被人为地单一化,“学校还  相似文献   

4.
林蓝 《今日上海》2009,(6):8-10
今年5月15日至5月16日,以“全球化时代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为主题,上海举办了“2009陆家嘴论坛”。在此之前,市政府召开了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11日至13日,海峡两岸56所高等院校的校长相聚美丽的榕城,参加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以因应和把握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机遇,促进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加深两岸学界同仁和青年学子的了解和友谊,共谋两岸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此次论坛参会校长之多、规格之高,为历年来两岸教育交流活动所未有。参加论坛的有台湾大学、成功大学、政治大学等24所台湾高校的当家人,福建省外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15所知名高校的校长或副校长,福建省内的17所本科院校校长。与会者围绕“全球化进  相似文献   

6.
李耀曦 《春秋》2009,(4):37-38
在中国近代大学史上,教会大学校园之典雅漂亮,曾经引领一代潮流,当年的齐鲁大学即为其中之一。它被正执教于此的老舍先生称之为“非正式的公园”,而时任齐大校长的刘世传则自豪而不无吹嘘地说“齐大是中国最美的大学”。  相似文献   

7.
关注“蚁族”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现在至少有10万“蚁族”,上海、武汉、广州、西安、重庆等大城市中都大规模地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有学者调查研究,估计全国“蚁族”数量已超过了百万。而且,这些大学毕业生都受过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8.
《公安教育》2010,(6):78-79
2010年4月29日上午,“2010年粤港澳警察教育发展论坛”在广东警官学院举办。广东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学院党委书记张小云,广东省公安厅政治部主任盘展欣,香港警务处高级助理处长、人事及训练处处长邓厚异,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9.
《辽宁警专学报》2005,(3):F002-F003
2004年8月,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校长王景舜参加了由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教育厅在英国牛津大学举办的“中国(辽宁)—英国大学校长高峰论坛暨辽宁省教育展”。在英期间,王景舜校长参加了辽宁省高校领导干部牛津大学培训班,听取了中、英两国的8位校长和18位专家学者的发言与专题讲座。与此同时,和英国剑桥、巴斯、华威等大学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创造》2008,(11)
为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建校暨云南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10月31日上午,由云南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昆明世博花园酒店举行。英国诺丁汉大学,日本中央大学,韩国建阳大学,泰国清迈大学、朱拉隆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60余所国内外大学领导,齐聚一堂,交流观点。论坛围绕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高等教育面临的国际化机遇与挑战、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本土高校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云南师范大学校长杨  相似文献   

11.
《公安教育》2008,(6):52-52
5月11日,由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发起举办的“面对时代挑战的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大学通识教育论坛”在复旦大学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2.
周松  张郁 《人民政坛》2006,(9):F0003-F0003
2006年8月18日至19日,第四届“海峡法学论坛”在福州举行,该论坛系由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福建省台湾法研究中心等数家法学研究机构和学术交流罢休共同发起,与中国文化大学,华冈法学基金会,香港律师共同举办,旨在为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与理论研讨开辟一个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两会的热点话题,每一届政府都在如何保证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上倾注了大量心血。然而,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成了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心病。2014年3月6日晚,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举办了“蓟门决策”论坛第67期暨“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规制——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活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冯平应邀与会,探讨“食品安全”话题。  相似文献   

14.
佘峥  李静 《两岸关系》2008,(10):53-53
在两岸学历互认前景的鼓舞下,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在厦门大学如期举行。 本届论坛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福建省教育厅和厦门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副主任陈明义,全国人大常委、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厦门市政协主席陈修茂等领导和两岸90多所大学的200名校长出席论坛。  相似文献   

15.
黎启海 《人大论坛》2011,(10):12-13
“你知道选民证吗?你见过选民证吗?你用过选民证吗?”近几年来,一些网络论坛掀起一阵阵“晒选民证”的热潮。一网友在某论坛发帖晒出大学时代人生第一张《选民证》时称,“以后就没有第二次了……”甚而,更有细心的网友在某论坛发帖咨询,“今年已具有17年选民资格,应该获得多少张选民证?”从这些网络舆情,引发笔者深思一个问题——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是否“应当发给选民证”?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高校“去行政化”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尽管大多数人都坚决地认为高校“去行政化”势在必行,但部分高校校长的质疑之声也预示着这项改革必将充满荆棘。本刊力图透过一所高校“去行政化”实践的酸甜苦辣,一些高校校长的内心告白和国外一所著名大学管理模式的介绍,揭示出一个道理:高校“去行政化”并不能孤立而行。它需要法律的支持和全社会的配合。而在当今中国,需要“去行政化”的也不仅仅是高校这样一个“众矢之的”。  相似文献   

17.
李玲 《半月谈》2004,(16):51-53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记者就当前我国高校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几大突出问题采访了多位中外知名高校的校长和教育部领导.他们各抒己见,见仁见智。为中国高校的未来发展会诊把脉。  相似文献   

18.
张敏 《前沿》2014,(21):74-75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内在根据。大学精神最为鲜活也最为本真地体现在大学学人的身上,即大学师生之间的精神交流以及内在生命的成长。大学学人是大学精神的营造者和守望者,应持守“为学术而学术”的独立精神、“兼容并包”的自由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及“以真理为友”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9.
新词新知     
《时事报告》2012,(7):80-81
蓝厅论坛 “蓝厅论坛”是由外交部创建,由政府、企业、学界、媒体及公众等参与的中外各界沟通交流的平台,旨在为社会各界就中国外交政策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建立新渠道。因其定期在外交部南楼“蓝厅”举行,所以被称为“蓝厅论坛”。2012年5月29日,第六届“蓝厅论坛”在“蓝厅”举行,其主题为“上合组织峰会和组织未来发展”。本届论坛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和外交部新闻司公共外交办公室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20.
孙常玲 《台声》2007,(10):47-47
2007年8月14日,由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共同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职业学校)校长论坛”在厦门召开。论坛的主题是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来自两岸的200多名校长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