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 ,也是我们公安机关的宗旨。“人民公安为人民”是我们的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五十年来 ,许许多多公安英模烈士就是在这面大旗下出生入死忘我奋斗 ,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爱民凯歌。正因为我们高举了这面大旗 ,把自己融入在人民群众之中 ,才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历史证明 ,只有“人民公安为人民” ,才能实现“人民公安人民爱”。但是 ,一个时期以来 ,公安机关中的一些民警甚至是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思想淡化了 ,宗旨意识不强 ,导致警民关系紧张 ,在公安队伍中出现一些害群之…  相似文献   

2.
官员问责制与建设责任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建构责任政府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2004年3月“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因此,他强调:“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这就为中国政府的自身建设和官员问责制的实施指明了方向。一、建设责任政府,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诉求和行政改革的目标指向。首先,建设责任政府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诉求。“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理念,民主政府不仅要求政府是有限政府、高…  相似文献   

3.
人民监督员制度在发挥人民监督的特殊作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人民监督员依附的体制改革背景下,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独特价值不应受检察机关职能转隶而削弱。应当本着强化人民性和监督职能的原则,将人民监督员及其组织系统纳入各级人大系统,行使对人民检察院、国家监察委两个部门的监督职权,赋予其实施监督的各种实体性、程序性权利,改善人民监督员选任制度使之更适应人权保障、司法监督和反腐倡廉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监督,是权力的所有者为保证权力在正当范围和预定轨道上运行,对委托出去的权力以及权力的行使者进行的监察、督促和控制。人民监督包括“权力监督”和“权利监督”。加强人民监督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一个艰巨的实践课题。建立权力运行的人民...  相似文献   

5.
2003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并逐步完善了人民监督员制度,从试行到全面推行,中国出现了若干种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模式,但是考察人民监督员的来源、合法性、人员组成等方面,这项制度依然存在“自己监督自己”的困境。除了尽快立法外,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制度还要考虑“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6.
“最高国家权力”与“国家最高权力”是有区别的概念.依我国现行宪法,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全民)才是“国家最高权力”主体,是高于全国人大、也高于执政党和其他任何国家机构的权力主体.全民权力的“最高性”,在民主国家直接体现为全民直选权和全民公决权.在我国体现为全国人大由人民(全民)间接选举产生,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全民权力亦即整个社会主体的权力,高于各种社会组织与公民个人,因而也可以说是最高的社会权力.  相似文献   

7.
从性质与制度设计上看,洛克主张的是逻辑上的人民主权和代议制;而卢梭主张的则是实际上的人民主权和人民亲自行使主权,并坚决反对代议制;从目的上看,洛克是为个人权利和民事权利之目的;而卢梭则是为集体权利和政治权利之目的;从时代特征与宪政践行上看,洛克主张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人民主权,是对英国宪政的理论总结并被美国宪政所践行和发展;卢梭主张的则是古代意义上的人民主权,是对古希腊、罗马宪政的理论总结。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作为一种思想对现代人和现代社会有着较大的影响,但也极容易产生思想方面的负面影响。但其人民主权理论,作为一种政治方案不适合于现代社会,在现代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国家秩序的正当性是根据公民个体的理性能力和他们之间的协议来考量的。卢梭不仅主张人民主权是正当统治的最后基础,而且假定人民意志的存在或者普遍的情绪和行动凌驾于个人的情绪和行动之上。在卢梭哲学中,再没有哪个方面,像他的人民主权概念框架这样,受到了如此不同的解释和持久的关注。卢梭理解力上的窘境源自其铁板钉钉的平等、齐一和和谐的“人民”概念。卢梭从人民作为政治(哲学)概念向文学(文字学)概念转换,将政治的关怀与文化的关怀联系起来,人民成了强烈情绪化的对象,它被说成是一个感情的共同体,用这种话语来抵挡政治现代性,其当代意义还需持久消化。  相似文献   

9.
靠人民监督跳出人亡政息周期率这一思路,是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在延安同黄炎培先生谈话中提出来的。我党曾按着这一思路,使以延安为中心的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政府和各级干部忠诚地做人民公仆,自觉将自己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而广大人民对公仆存在的问题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党群、政群、军民之间关系融洽,目标一  相似文献   

10.
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权的监督范围是特定的,具体讲就是对检察环节发生的“三类案件”和“五种情形”进行监督。对“三类案件”的监督情况较好,而对“五种情形”的监督不是很得力。为此,必须在人民监督员的选任上加以改进,对人民监督员进行全面培训,拓宽其知情渠道,保证其独立性。  相似文献   

11.
夏丐尊自称"平民",建造的院落叫"平屋",还说文章也只是写给"一般人"看的,显得再平凡不过了.什么叫"平凡",他在<读书与冥想>一文中说:"高山不如平地大.平的东西都有大的涵义.或者可以竟说平的就是大的."文如其人,夏丐尊散文这种读其文如闻其声如晤其人的叙写,乃文章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试论对市场监管者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转型使政府的职能以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为中心。政府的市场监管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专业市场的建立和形成而逐渐加强。但是,政府监管市场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局面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甚至还没有成为政府监管市场的认识和认同。市场监管是政府的使命,而对监督者进行法律控制,避免监管的任意和盲目,提高监管综合效率,形成有序的管理,促进有序的市场关系和秩序,是监管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国家,人权要得到伸张,宪法监督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宪法监督通过矫正多数暴力行为,保障少数人的权益;维护公民既定的宪法权益;阐释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以及纠正政府的侵权行为来彰显人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预期与效果——事实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监管预期与效果的落差来看,不同时期的案例证明,中国互联网"国家防火墙"仍会有间歇性失常,无论是冲动许可、维权春天还是哄客暴戾,民众表达仍然有弹性空间。西方的政治家和知识精英基于他们的自由价值立场和生活经验,对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提出了强烈批评,辩护者则注意到中国政府的现实权衡。批评者表达的是私人自由与公共权力之间的紧张,辩护者关注的是公共权力与统治秩序之间的调和。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刚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全方位地构筑了食品安全法律屏障,其着力点是从“秩序”到“人”的观念变迁。其实施的主要路径有:食品安全的依据是食品安全标准到实施的质量保障体系,食品安全的质量是从农田到餐桌各环节的全程保障,食品安全的监管是分段与统一监管相结合的基本框架。在实施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系列问题:统一与分段监管、多主体监管、法律法规冲突、食品安全标准与合格评定、企业标准备案制度、食品安全标准与WTO规则衔接以及巨额赔偿促自律等。实施《食品安全法》是一个社会系统体系,需要观念的转变、国家管理模式的转型、企业与民众的自觉及努力。  相似文献   

16.
完善村务民主管理工作需要制度创新,需要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健全的监督机制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应该包括被监督者自律监督,专职的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独立的中介组织监督以及基层政府的有限监管和基层司法机关积极的司法监督.村务监督机制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因其独有的作用而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说张昭     
张昭是东吴开国之主孙策所倚畀的大臣,他有治国安邦之才,又有忠謇亮直之德,在东吴有很高的威望。然而他在外交与军事上缺乏战略眼光,尤其在曹军南下威慑江东的关键时刻,为保境安民,力主降曹,铸成大错。但全面地看人,应该承认他对巩固与发展东吴政权,安定内政方面是有功的,他不愧为东吴开基的元老重臣。  相似文献   

18.
国外药品规制与监管体制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从药品监管责任主体、监管机构与监管范围、药事咨询委员会制度、医疗保险基金制度对药品政策的影响、中介组织制度在医药监管中的作用、行政检查与司法执法等方面对国外药品监管体制进行了比较 ,提出我国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应当借鉴国外经验 ,尽快实现药品、食品、化妆品、农药、兽药、医疗器械等行业的统一监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权力过分集中。中国集权传统政治文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主体和改革对象的同一性以及未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无疑是影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途径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途径应遵循限权而非分权的改革思路,在具体途径选择上应注重发挥中国传统"面子"文化中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和主动接受监督的社会规范功能,同时发挥媒体监督供给相关信息的作用,为"面子"文化社会规范功能的实现提供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20.
苏联国家监察制度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列宁时期监察制度的创立、斯大林时期监察制度逐步发生畸变和斯大林之后国家监察制度的调整。其一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为基础,受政治神秘主义的支配与操纵,人民监督作用有限。其启示意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既要讲权力的监督,也要讲权力的制约;国家监察机关必须拥有真正的独立性和足够的权威;需要加强自下而上的人民监督,切实保障人民的监督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