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冮红  张伏祥 《城市党报研究》2011,(2):64+57-64,57
眼下,不少新闻从业人员都认识到,时政新闻有点"干巴"。相应地,有不少读者对有点"干巴"的时政新闻"不感冒",以至于敬而远之。"时政新闻交给党,民生新闻找市场",在一些新闻从业人员看来,时政新闻只是党和政  相似文献   

2.
唐俊 《新湘评论》2020,(9):32-32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舆论工作面临全新挑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对于基层新闻舆论工作而言,要顺应全媒体时代发展趋势,只有抓实"四点",才能提升"四力"。抓住关键点,提升传播力。基层新闻舆论工作犹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神经末梢",直接关系到党的声音能否有效传达到人民以及人民心声能否及时反馈给党。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新闻理论界有关"软新闻"和"硬新闻"的概念实质上是不明确的.随着都市新闻传媒的崛起,新闻传播实践不断深入,于是都市新闻理论对这两大类新闻渐渐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赋予了这两类新闻以明确的内涵硬新闻是指时效性强的事件性的新闻;软新闻是指时效性相对较弱的非事件性的新闻.都市新闻理论是从时效性、事件性两个特点来规定硬新闻和软新闻的本质属性的.从理论上弄清硬新闻和软新闻的内涵和边界,对于新闻实践来说是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张莹 《共产党人》2012,(12):54-55
正新闻浮夸不同于纯粹的虚假新闻。它有新闻的真实性因素,但记者在报道时对新闻事实进行了夸大,即本来是五六分、七八分新闻事实,却被说成了十分,使报道的"新闻性""可读性"增强了,更吸引受众"眼球"了,却如"注水肉"一般,品质下降了,受众反感了。新闻浮夸是弄虚作假在新闻报道中的一种表现。目前,一些记者和媒体制造虚假新闻的问题已引起从中央到各新闻单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之前,围绕着如何适应从农村到城市的环境变迁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新闻管理上进行了制度探索。城市的新环境对党的新闻工作造成了从结构到功能的两个层面的挑战。党通过对城市媒体的一元化改造顺利解决了结构上遇到的挑战,建立起高度集权的指令性新闻体制。但在功能层面,党报却长期难以适应城市社会的新闻需求,存在突出的新闻短缺乃至“传播失灵”现象。分析其原因,乃与一元化的媒体结构与高度集权的指令性体制密切相关。这段历史表明,能否以读者为着眼点、及时根据环境和对象的变化弹性调整方式方法,这对党的新闻工作取得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生活的节奏比较快。新闻也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进入了"读题时代"———许多读者在阅读报纸时只是浏览一下标题。碰到"抓人"的标题,也就是对读者有吸引力的标题,读者会不由自主地阅读全文,即是当时没有时间阅读,读者也会牢记这条标题而对新闻有所了解。这就是说,进入"读题时代"要实现新闻报道的有效传播,新闻采编人员必须下一番功夫制作出"抓人"的标题,  相似文献   

7.
时下,在新闻传播领域,"落地新闻"已经成为一个热词。因为受地域性限制,地方报纸不可能将国内外新闻一网打尽,又不能不报道,于是就催生出"落地新闻"。从另一角度看,地方报纸大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规范自身言行和工作会议的报道,引导媒体遵循新闻规律,体现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不仅是理论创新的需要,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需要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不断改进领导工作作风,反映新闻实践的本质要求,使新闻报道更好地实现"三贴近",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所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策划已经成为新闻竞争得分的一个重要"砝码"。同样的新闻题材,传播效果的好坏,策划成了关键。为此,许多新闻媒体都把新闻策划作为新闻竞争的重要环节来抓,纷纷成立了专门的策划部门。但大多数策划往往只注重新  相似文献   

10.
对于当下的媒体,新闻界一些有识之士认为:我国绝对是媒体大国,但绝对不是媒体强国。毋庸置疑,这些年我国传媒业迅猛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传媒社会"的新时代;但我们也不难发现,随着新闻竞争的不断加剧,新闻职业道德水准有所下降,新闻行业管理呈现"滞后"状态,由此带来诸多问题:虚假新闻屡禁不止,新闻误读屡屡发生,新闻表述不准确更是比比皆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规范自身言行和工作会议的报道,引导媒体遵循新闻规律,体现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不仅是理论创新的需要,而且是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需要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不断改进领导工作作风,反映新闻实践的本质要求,使新闻报道更好地实现"三贴近",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所需要。  相似文献   

12.
新闻摄影在新闻传播事业中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方面军。新闻图片能够快速地使读者目击新闻的内容,感受视觉的冲击,享受图片的视觉美,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印刷媒体传播新闻的过程中,是最客观、最直接、最  相似文献   

13.
虚与实,是中国古代哲学、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两者结合,虚实相生,是艺术创作也是新闻创作中意境结构的一种表现方式。艺术创作中有"虚境"与"实境",同样新闻写作中也有"虚境"与"实境"。单就新闻写作而言,  相似文献   

14.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就纸质媒体而言,新闻评论通常是与新闻报道并重的新闻体裁,也是构成"采、写、编、评"四大新闻业务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5.
自今年8月起,按照中央部署,全国新闻单位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翻开报纸,打开广播、电视,受众欣喜地发现,新闻与基层百姓贴得近了,"走转改"栏目尤为抢眼:许多新鲜  相似文献   

1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连山峰也变幻无穷.在新闻写作中,视角同样有着"成岭与成峰"的功效.笔者认为,独特的视角是新闻媒体竞争的需要,是记者业务修养和新闻敏感性的体现,更是新闻精品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们的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赋予了新闻职业道德新的内涵,新闻媒介的从业人员必须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实践,才能使传媒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传播信息、舆论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闻策划是近年以来在中国新闻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十分热门的话题。一方面,在新闻理论上,自1996《新闻广场》以及《新闻记者》期刊登文章展开对新闻策划的讨论之后,《新闻界》等专业刊物纷纷设立专栏讨论新闻策划,复旦大学、人民大学等国内各主要的学术机构也对新闻策划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另一方面,在新闻实践中,随着中央一些媒体组织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报道、《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9.
"策划好,大有益",已是新闻业界的共识,各媒体把它看作是在新闻竞争中吸引受众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从媒体形象塑造、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到某个具体新闻事件,新闻策划已经渗透到传播活动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成为目前业界最普遍使用的提高报道效果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时下,在林林总总的新闻大战中,要使读者对这条新闻感兴趣而"一见钟情",继而阅读新闻全文,因此,导语的运用至关重要,因为它能以新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