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腐败现象是剥削阶级和私有制度的产物,与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和宗旨,水火不相容,但为什么腐败现象却能够渗透到我们党和国家的社会生活之中。腐败现象是侵入到我们党和国家健康肌体上的病毒,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其一直高度重视,但又为什么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以致前一时期的腐败现象比建国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严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2.
对腐败现象的认识,不能离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过去,我们往往从静态的角度泛泛地谈论腐败现象的思想历史根源和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侧重于对腐败现象的横向分析而忽视了对其动态过程的研究,往往使反腐败斗争缺乏针对性而找不到有效的治理途径。 事实上,大量的腐败现象是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腐败现象有无阶级性问题(一)腐败现象没有阶级性。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腐败现象同剥削阶级和剥削思想没有直接联系,它“是人类政权的一大通病和共象,不存在阶级性”。腐败现象不仅存在于剥削阶级社会,而且在社会主义社会亦很难避免。在人类政治生活的历史上,腐败现象确实首先出现于剥削阶级政权。但是腐败行为同剥削阶级政权并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也不是剥削阶级的思想和意识。如果腐败  相似文献   

4.
《求实》1991,(4)
来稿说:对于党内腐败现象,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去认识、去对待.首先,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正确评估党内腐败现象.人们一提到党内腐败现象,无不深恶痛绝.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为党内有腐败现象而否定党的伟大.以偏概全会失去对党的领导的信心.其次,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应当看到,党内腐败现象的产生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渗入不无联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无孔不入.再次,由于改革是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的权力制约机制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封建残余  相似文献   

5.
腐败现象呈普遍化和社会化趋向据复旦《九三中国发展报告》分析:九三年中国反腐败虽然声势浩大,并取得初步成果,但腐败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多。现阶段反腐败的难点在于,腐败现象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相当严重。腐败现象根深蒂固,不仅属于功能...  相似文献   

6.
谈谈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防治梁勤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八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吃喝之风等腐败现象,“为什么现在泛滥起来了?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这段话点题明确,寓意深刻,令人深思。一、腐败现象滋生与蔓延的原因及危害腐败现象滋生与蔓延的主要原因,归纳...  相似文献   

7.
腐败现象辨析徐晓萍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的反腐败斗争,对遏制腐败现象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仍很严峻,在有些方面,腐败现象还在滋生蔓延。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指出的:“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党内和政府内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倒买倒卖、任人唯亲、严重官僚主义等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削弱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妨碍了党的正确路线的贯彻落实。党内的腐败现象同社会上的腐败现象结合在一起,渗透到国家政治、经济和  相似文献   

9.
当前存在于一些党政机关中的腐败现象,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极大不安。因而,在深化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今天,如何保持党政机关的廉洁,清除腐败现象,已成为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本文试就腐败现象的成因,以及应采取的对策做一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剖析腐败现象,探讨其发展的根源,寻求消除腐败的途径成为党内外群众议论的一个热点,也是党风和廉政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重点。现综述如下: 一、腐败现象的认识 现在,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究竟情况如何?严重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认识不够一  相似文献   

11.
李平 《前线》1994,(18)
目前党正领导一场反腐败斗争。腐败现象总是有具体载体的,就党内腐败现象而言,其主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载体就是执政党中那些淡漠以至完全丧失了执政意识和公仆意识的党员,尤其是直接负有领导责任的党员干部中的极少数人。可以这样认为:一切党内腐败现象的产生,从根本上说都是由于其载体同人民群众关系“错位”的结果。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就要求共产党员必须时刻摆正自己在人民群众中的位置。那么,  相似文献   

12.
朱峰 《湘潮》2007,(11)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这样的铿锵之声、鲜明之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也许这是党对腐败现象最鲜明、最准确、最有力的表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面对腐败现象的明确态度和必胜信心。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严重地破坏了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它的危害性,痛下决心,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坚决克服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一、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必须坚持“一要坚决、二要持久”的方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消极腐败现象的蔓延发展,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人民群众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探索消极腐败现象的社会根源、遏制、消除消极腐败现象,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需要,是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当前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似乎愈演愈烈,大有蔓延之势。腐败现象极大地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关系,危害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已经成为人们深恶痛绝的议论的热点。 一、腐败现象似潜流在蔓延 1.贪污受贿等大案要案不断上升,令人触目惊心。自去年以来,中央纪委认真查处了国家  相似文献   

16.
刘智峰 《前线》2015,(3):39-41
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就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存在,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治。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对国企的巡视和监管力度,暴露出国企存在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腐败现象和变相瓜分侵吞国有资产现象相当严重。但长期以来,人们更多从经济角度看待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而没有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必须看到,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带来的绝对不仅仅是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受损等国有资产财产数量上的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政治问题:国企  相似文献   

17.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细胞,又是经济战线的主战场,必然毫无例外地受到消极腐败现象的侵扰和冲击。 企业腐败现象亟待整饬 目前,一些企业消极腐败现象在滋生蔓延,且有日趋严重之势,且看下列事实: ——企业违法违纪活动明显增多,大案要案居高不下。辽宁省查处的2800件党员干部违纪案件中,企业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反腐败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剖析腐败现象,探讨其发展的根源,寻找消除腐败的途径成为党内外群众议论的一个热点,也是党风和廉政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重点。现将理论界的有关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一、关于腐败现象的认识现在,党内腐败现象究竟情况如何?严重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认识不够一致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腐败现象到处都有,严重得“不得了”。这是由于前几年纠正不正之风和惩治腐败的斗争出现过曲折和反复;再加上不正之风腐败现象所具有的顽固性和渗透性,很容易给人以错觉,把不正之风或腐败现象当成一个“筐”,不论什么问题都随手往里装。另一…  相似文献   

19.
李守谭 《共产党人》2012,(19):47-4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越来越引人注目。如何把国有企业搞好搞活,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严防和惩治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一、国有企业腐败现象的根源国有企业腐败现象有其自身的特征,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即政治上的腐败、经济上的腐败和生活上的腐败。政治上主要表现为企业领导干部政治立场不坚、政治觉悟不高、政治观念淡薄、政治责任感不强,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态度  相似文献   

20.
对国有企业腐败现象的思考□李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不仅危及到企业、职工的根本利益,而且牵涉到国民经济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国有大中型企业存在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依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