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现代西方心理学在经过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的描写后,正在接受一种新的描述方式."第二次认知革命"有可能使心理学向心理学是有关个体或者群体中的积极人的研究这一传统的、常识性观念回归.认知革命明确了一个真理,心理学应该成为对意义的心理研究.然而,在方法论上传承了行为主义的认知心理学,片面地将"意义制造"理解为"信息加工",追求心灵——"自然之镜"——中的"心理表象".话语观念的导入,使得处在语用平台上心理学家认为,语境、社会-语言的约定以及社会交换的模式,是构成意义的唯一决定因素.在这三描述方式中,对意义的理解和建构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话语在心理现象中占有中心地位.这使我们认为,心灵是个动态的观点,植根于历史、政治、文化、社会和人际的语境之中.  相似文献   

2.
为"神灵"而辩,其因是人有意识需求,人有超越性的追求,人需要人之为人的依托。人之为人就在于人的"神性"和"灵性",人的主题能动性。人不同于动物,不同于自然的存在。人为了自己的今天而审视昨天,人为了自己的明天而为今天设限,依此人在类的延续中化为神,指引人类在不断改变世界中不至于迷失方向,从而使人成为创造世界的人,指引人类发展的人,成为每个人真实而不失人的心灵的人。  相似文献   

3.
"互文性"是当今文学批评和话语分析中使用最广而又误用最多的术语之一.由于它突显了现代文化生活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性,因此是一个十分有用的术语.我们从互文性理论的发展史中总能发现两种"意义"观念的斗争.一方面,互文性一开始就被后结构主义者用来作为批判结构主义所追求的稳定、客观意义的理论武器;另一方面,结构主义者则试图在保留这个概念的同时寻求文本意义的确定性.同一概念在不同的理论家那里似乎获得了截然相反的阐发与运用,其内涵与功能也就随之不同.  相似文献   

4.
意义世界,是支撑人在现实世界中安身立命、生活实践的价值理念系统,是一个超越性的形而上的世界。大学生意义世界的构建就是其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建。本文论述了构建大学生意义世界的重要性,分析了大学生意义世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生意义世界构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顾培东 《法人》2007,(8):86-87
当一个人超越一己功利,倾其心力去关注某一职业或某项事业的整体命运时.人们就有理由根据这个职业或这项事业的社会意义去认知他这种关注的价值,甚而认知他人生的价值。这是一个公平的互视格局。依照这种格局,桂明关注律师,我解读桂明。20世纪80年代末,律师制度在中国悄然恢复。现在看来,律师制度及律师业的恢复,并不完全基于决策层面的理性自觉。对"人有我亦有"逻辑的尊重,以及对律师在匠技意义上的需求或许更贴近律师业恢复的真实原委。律师职业的社会寓意,律师业可能的发展状态及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至少在当时是不曾为人们所充分料及的;而在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现实与作为舶来品的律师职业的原生环境并不一致。这就决定了中国律师业宿命地会在波折、坎坷与探索中前行。20多年来,尽管  相似文献   

6.
法律是用于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法律的威力再大,也不可能离开人直接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只能通过人的社会活动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依法治国,归根到底是治人.从社会的分工来看,人有官、民之分,相应的就有了"依法治官"和"依法治民"之说.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然经济、乡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道德主义、集体主义下的心性文化中没有也不可能孕育出体现"权利本位"的隐私权.而隐私权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对人的价值的认可和对人的尊重,这恰恰与我们当前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社会风尚所吻合.本文认为在中国追求良"善"的心性文化传统中,保护个体的隐私权,是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以人为本,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沈文文 《刑警与科技》2013,(24):244-244
<正>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以多年的科研成就为底蕴,在国家"八五"、"九五"、"863"、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项目的支持下,率先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多元智能人机交互技术与产品,不仅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了中国人的输入问题,更是保证了中国人与世界信息文明的共同进步,从而成为激励民族高科技产业奋发图强的一面旗帜。2011年5月13日,入选第三届"文化企业30强"。  相似文献   

9.
传统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传承了上古民本思想并提出"重民"、"德政"、"富民"、"教民"等主张,由此形成了自已独具特色的民本思想.我们当今应汲取其中积极有益的思想精髓,并将其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诚意,就是让我们的念头做到"实",符合善的标准,而且做到"不自欺"时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即党的根本利益来审视自我的想法,是党员干部"诚意"的基本要求朱熹在解释《大学》八条目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格物""致知"是"梦觉关","诚意""正心"是"善恶关"。也就是说不去格物、致知,那么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可能处在睡梦当中,把自己主观对世界的想象当成世界客观真实的状态;不去诚意、正心,则不能做一个符合基本道德要求的人,不能够提升人之为人的精神境界。对人的修养来说,  相似文献   

11.
精英文化的衰落与大众文化的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钢 《金陵法律评论》2001,(4):45-50,57
精英文化的衰落与大众文化的兴起是20世纪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市场大潮的兴起是其产生的最重要背景,对此变化,我们不能改变也不能回避,而只能正视和分析,指出其正面的负面的东西。本文循此思路指出学界对精英文化衰落的远虑近忧,探讨大众文化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概括其具有通俗性、娱乐性、消费性、平面性、复制性、虚幻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宪法公共利益原则的实施路径与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江丽 《河北法学》2008,26(1):49-53
公共利益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其涵义和意义在宪法文本中以多种方式进行表达。公共利益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不是某一个国家机关独享的权力,需要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相互配合,因此,这一原则的实施路径应该与国家机关的权力分工相耦合。其中,公共利益类型化、利益衡量与司法审查分别是国家三机关适用公共利益原则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个人要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既需要保护私益使其不致受损,也需要进行交易使其不断增值。二者的能否实现均有赖于其须付出的相应成本的多寡。物权绝对追及效力的制度会导致民事主体私益难以得到切实保护,相互之间交易难以顺利进行;而善意取得制度却能从根本上改变上述情形。因此,宜在即将修订的民法典中将其加以确立。  相似文献   

14.
Many international instruments proclaim that those who face criminal prosecution ought to be afforded a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 and the importance and central role of this presumption is recognized by legal systems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re is, however, little agreement about its meaning and extent of application.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purposes of legal presumptions in general and explores various, sometimes contradictory, conceptions of this most famous one. It is equated by many scholars to the requirement that the prosecution prove guilt 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 As such, it is merely a rule of evidence (albeit an important one), with no application pre- or post-trial. The article advocates adoption of a broader, normative approach, namely that the presumption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which ought to exist between citizen and State when a citizen is suspected of breaching the criminal law. As such, it should be promoted as a practical attitude to be adopted by the key protagonists in the justice system,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criminal process.  相似文献   

15.
风险社会的刑法调适——以危险犯的扩张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浩  李兰英 《河北法学》2012,(4):121-128
风险社会的实质是人类在从现代技术手段获益的同时,却无法完全掌控这些手段,陷入对自身行为所可能带来的风险无法预测与控制的境地。风险社会的风险源于人的决策与行为,因此,如何有效管控人的行为,最大限度地规避与控制各种潜在风险,成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任务。作为社会调控最后手段的刑法也必须针对当前的风险状况及时做出回应。现行刑法基于传统的以实害犯为主的立法模式,无法有效地规制各种风险行为。危险犯的立法设计,特别是抽象危险犯的设置,能够将刑法的保护防线提前,从而达成法益保护的早期化,有利于对社会共同体的安全保障,是应对风险行为的有效处置手段。  相似文献   

16.
郑贤君 《法学论坛》2005,20(1):20-23
宪法规定私人财产的征用须服从“公共利益” ,其目的是为了抵制个人财产由于政府的专断或不公正行为而丧失。与具有主权属性的征用权相关联的“公共利益”的界定是一个宪法分权问题 ,是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共同行使的 ,相互之间有一定制约。立法机关只能就“公共利益”确定概括标准 ,具体的判断标准由行政机关行使 ,只有出现争议时 ,司法机关才会介入  相似文献   

17.
从刑法的特征看刑法解释的立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刑法解释的立场,就是关于刑法解释的目标的理论,即解释者在解释刑法时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是应当"固守原意"来解释刑法,还是努力解释刑法使之不断适应现实社会.不同的部门法的立法价值、理念及法律规定的方式等不同.会对法律解释的立场有不同的要求.刑法是公法的代表,调整的是国家与犯罪人之间罪刑关系,直接涉及公民的重大权益如生命、自由等,刑法的规定较为明确.留给法官自由裁量的空间极其有限.因此其解释更为严格.民法作为私法的代表.体现的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立法的规定也较为概括、抽象,与刑法存在很大的不同.刑法解释的立场应不同于民法解释,刑法解释中形式合理性更具意义,应采主观说为主、客观说为辅.  相似文献   

18.
焦清扬 《行政与法》2012,(4):124-129
无因管理作为债的一种形式,是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在考虑他人真实意思或可推知意思的基础上,有为他人管理、服务事务的意思,且客观上符合他人利益而在管理人与本人之间直接产生债权债务的适法事实行为。见义勇为的法律适用一般宜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无第三人侵害情形时的见义勇为,作为无因管理的特殊形态,适用无因管理的法律规定;二是在有第三人侵害情形下的见义勇为,作为阻却第三人侵害的一种行为,可以适用因阻却侵权行为之见义勇为的相关法律规定。立法应当完善对因实行无因管理而受损之人的保护,特别是应当扩大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范围以及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19.
The Supreme Court's recent reconsideration of the ‘transferred loss’ exception stopped short of clarifying why it is justified at all. The usual candidates are that it applies to loss transferred with property, or operates more broadly to vindicate the claimant's interest in performance. This note suggests that neither is a sound basis for the rule, and that the promisee ought generally to be entitled to sue for loss suffered by third parties, but is obliged to pass on the damages he recovers.  相似文献   

20.
比较法学派是国际私法中继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学派之后的第三大学派。比较法学派的科学立场和研究方法使它既避免了普遍主义学派的那种脱离现实中的各个国家的法律制度而在抽象的真空中进行理论推测的不足,也避免了特殊主义学派的那种仅仅站在本国立场上,对先前国内司法判例和个别法官观点进行纯粹实证主义分析的缺陷。因此,比较法学派客观地认识到了国际私法的实然性与应然性之间的矛盾,并以化解这一矛盾为契机,促使国际私法从实然走向应然,使之成为沟通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