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喧哗与骚动中活着--福克纳与余华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利军 《美国研究》2001,15(4):98-113
福克纳和余华都是极端关注内心冲突的现代派作家,他们大胆的文学实验不但使自己找到了一条温和的出路,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叙事艺术.两位作家创作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家乡题材的发掘、苦难和暴力主题的突出、现代技巧的运用,以及人文精神的底蕴.余华作品的多面性虽然与福克纳作品的琳琅满目不可同日而语,但余华的激情和幽默却比福克纳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2.
劳工组织、国内政治与冷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晓岗 《美国研究》2001,15(3):47-61
冷战结束后,国内因素对美国外交的影响力日渐加强,经济贸易问题在对外政策中的地位显著上升.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贸易快速处理权、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等问题上,美国国内各种势力竞相发挥作用,试图通过国内政治影响对外贸易政策.其中,劳工组织的表现尤其活跃.劳工组织通过游说、政治捐款和选举投票等手段向国会议员尤其是民主党议员施加压力,要求其反对贸易自由化政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对外经贸政策的塑造.劳工组织反对贸易自由化的斗争,反映出美国劳工运动的复兴.但内部的分歧、外部的工商界打压等又限制着其在对外贸易政策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翟峥 《美国研究》2002,16(3):88-109
本文以中美两国主要媒体关于对方国家的报道为切入点,总结中美两国在对方媒体中的形象,归纳两国记者在采写新闻报道时所采用的主要技巧,并分析形成两国报道侧重点与风格的主要原因.文章以1998年《人民日报》中有关美国的报道、《纽约时报》中有关中国的报道,以及两份报纸中有关中美关系的报道为研究样本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论东亚地区的政治、安全结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倪峰 《美国研究》2001,15(3):7-26
本文试图对冷战后东亚地区的政治、安全结构作一个更具包容性的解释,并将这一地区政治、安全领域尤其是安全领域出现的各种现象抽象地概括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多极模式、霸权稳定模式和多边安全合作模式.本文认为,以上三种要素构成了世纪之交东亚地区政治、安全环境的单元性基本结构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对该地区的政治、安全形势进行宏观性解释和分析的框架.  相似文献   

5.
《赫尔姆斯-伯顿法》引起的美加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刚 《美国研究》2001,15(3):101-116
1996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赫尔姆斯-伯顿法>.美国单方面对同古巴有经贸关系的外国人和外国公司实行惩罚与制裁首先遭到了其近邻、并素以温和外交著称的加拿大的激烈反对.该法引起的美、加冲突涉及面极为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外交、文化等多个领域.这一冲突本身虽已暂告段落,但它所反映出的一些理论与现实新问题仍然存在于国际社会之中,并继续对国际格局的转型和各国际成员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应对国家失败的补救措施--兼论中美安全合作的战略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相互依赖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失败越来越成为影响区域安全与全球稳定的突出因素.应对国家失败的主要途径是预防外交、建立和平、维持和平、缔造和平,而后三者被视为补救措施.完全防止国家失败的出现是不可能的,尽管预防措施最为重要.因此,应对国家失败的补救性措施应视为维护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关键性途径.本文着重讨论的问题是,一旦国家失败成为影响国际安全与稳定的紧迫性因素,国际社会应采取什么补救措施?中美之间有无在处理该问题方面达成战略合作的可能?若存在以上可能,则中美之间应如何加强战略合作?作者认为,中美之间加强处理国家失败问题上的合作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希 《美国研究》2001,15(1):7-39
2000年美国总统为何出现难产?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对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的演变历史作了简短的回顾,在此基础上,详细而连贯地叙述了2000年大选和选后法律诉讼的过程.通过对这些过程的讨论,本文分析了一些影响大选难产的主要因素,包括选举法律的矛盾与混乱、法律体系的政治化、政党对整个选举制度的渗透和控制以及金钱对选举的影响等.作者认为,美国总统选举制度集多重历史沉淀为一身,是造成2000年总统选举难产的直接原因,然而选后的法律诉讼则进一步揭示了美国总统选举过程中的非民主因素.  相似文献   

8.
试论南部宅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海泉 《美国研究》2001,15(3):117-126
美国南部宅地法颁布于1866年,实施范围是南部的公共土地.它是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结果.南部宅地法在实施过程中障碍重重,最终归于失败.其失败原因,不仅在于许多具体困难,而且根本的一条是,它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中,尤其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通过没收私人土地在南部实行宅地法是不现实的,仅在小范围的劣质土地上施行宅地法注定要失败.  相似文献   

9.
美国关于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以中美关系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立平 《美国研究》2003,17(2):73-86
美国从冷战时期开始就逐渐发展起一套危机管理的理论、机制和方式.中美危机管理是美国在国际政治中进行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府在中美危机管理中既运用其一般意义的危机管理理论和机制,也有一些独特的指导思想和方式.这些对中美危机控制的实践有重要影响.冷战结束后,中美两国在实践中都积累了一些危机管理经验,并开始建立某些危机管理机制.由于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的不同,中美两国现有危机管理机制差异较大,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与适应.影响中美危机管理的主要因素包括实力对比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危机的结构、各自国家的对外战略、国内政治因素、盟国和盟友关系、文化和价值观念等.  相似文献   

10.
论艾森豪威尔政府对韩国的援助政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志 《美国研究》2001,15(4):78-97
NSC5514、NSC6018/1号文件是艾森豪威尔政府对韩援助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它们包含了该政府对韩援助政策的主要原则.本文以上述两个文件为中心,参照相关的美国外交关系文件,考察了艾森豪威尔政府对韩援助政策的形成背景和内容,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艾森豪威尔政府对韩援助政策的特点、影响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11.
12.
E.S.L.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