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邓春朝 《人民论坛》2014,(12):253-255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受到影响,出现经济停滞或衰退、失业率上升等情况。德国迅速从危机中恢复,实现了经济与就业双增长,成为关注目标。文章从产业结构、中小企业发展、出口产品特点等方面,分析德国经济复苏的内在因素,认为德国摆脱危机与其经济发展模式有密切关系,中国经济转型应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创新,通过提供新的市场、服务和新的经济组织方式,撬动着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引擎,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中国电子商务呈现出高速发展势头,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未来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国家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和促进其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牛犁 《时事报告》2012,(8):8-19
进入2012年,欧债危机从希腊向西班牙等大国蔓延,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快速回落,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我国对外贸易增速明显下滑,消费增长动力不足,房地产领域隐患浮现,产业结构矛盾显露,部分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不足等问题表现突出。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使得今年我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增速不仅高出发达国家好几倍,也明显高于主要发展中国家。下半年应妥善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进一步加大预调微调力度,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着力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增强经济稳定增长的后劲。  相似文献   

4.
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在中国海南三亚圆满结束,会议发表了《三亚宣言》。宣言指出,世界经济逐渐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但仍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主要经济体应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努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谈到峰会的意义,媒体普遍认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就当前重大国际经济议题进行了磋商,协调立场,避免新兴市场国家在今年的G20峰会可能会因为立场不一致而集体失语,那将不利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也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受到影响,出现经济停滞或衰退、失业率上升等情况。德国迅速从危机中恢复,实现了经济与就业双增长,成为关注目标。文章从产业结构、中小企业发展、出口产品特点等方面,分析德国经济复苏的内在因素,认为德国摆脱危机与其经济发展模式有密切关系,中国经济转型应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4,(2)
<正>发展绿色产业关系到经济结构转型和未来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竞争。从国际看,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实施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内容。从国内看,党中央各次会议都强调"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绿色经济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期,要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满足我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为此,江苏2013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发展绿色产业,使之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李扬 《中国人大》2016,(1):16-23
引言 "新常态"一词最早于本世纪初见诸西方报端,它指的是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发达经济体虽然出现了经济复苏,却无就业增长相随。这种较少出现的怪异格局,隐约地透露出不祥消息。2010年,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CEO埃里安在题为《驾驭工业化国家的新常态》的著名报告中,正式用新常态来诠释危机后世界经济低增长、高失业以及投资低回报的新...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已企稳向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已进入后危机时代。那么,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将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势?这对中国经济尤其是产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深刻影响。总的看来,后危机时代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需求创造,而这种需求创造受制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于是只有大量地更高层次地运用先进的科技知识去创造新产品和新产业,才能刺激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欲望,  相似文献   

9.
张茉楠 《传承》2011,(4):65
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人均GDP也已超过4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经济社会将逐渐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国家盈利模式将出现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10.
正是在爆发国际金融危机的2008年,上海经济结束连续16年的两位数增长,此后增速一直表现平稳,2011年为8.2%。然而,面对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和自身结构调整的双重挑战,上海虽然经济增速"慢一档",转型发展却"快一拍"。2011年经济呈现"三个快于":第三产业发展快于第二产业,先进制造业增速快于一般工业,一般贸易增速快于加工贸易,预示上海经济已步入全面转型阶段。在这场转型之役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实施"四个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贯彻"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方针,抓住创新转型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依法履职,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11.
如果以FDI为国际影响力指标,说明虽然中国国际影响力在快速上升,但相较美国而言,仍然有很大差距。美国在发达经济体中率先稳步复苏,中国在新兴经济体中依然独领风骚。在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且不均衡的态势下,中美两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主引擎。这使得"中美经济发展谁更成功"这一议题,在最近一段时间被广泛关注。根据中美两国经济发展近5年的季度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经济发展表现均很出色,中国仍然保持了较快发展,经济发展质量有所提升;美国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12.
桑登平 《群众》2010,(4):36-38
<正>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指出:"‘危机之后’的一大特点乃是世界经济力量和经济增长模式需要重新平衡"。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美国,在金融危机中却使得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不断下降。而中国大陆则正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一支有生力量,因为中国在强有力应对这场危机的同时,仍然存有继续执行当前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空间;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周边的)通过中国大陆经济快速复苏而受益,中国大陆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10,(2):107-107
进入2010年以来,一场波及多个欧洲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酵和蔓延。从希腊到爱尔兰.从西班牙到葡萄牙,欧元区国家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水平飙升。随着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全球投资者信心受到冲击,金融市场重现动荡,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再添阴云。  相似文献   

14.
刘元玲 《时事报告》2012,(11):60-62
作为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的好坏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怎么说都不过分,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处于低迷的状态之下,美国经济的走向,时刻拨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总体温和复苏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时步入衰退或增长放缓期,几乎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势头都在减弱。美国经济可称得上发达经济体中的唯一亮点。美国经济近期出现复苏的迹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半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稳定小幅增长态势,第一季度美国GDP经通货膨胀调整后折合增长2.2%,第二季度为1.7%,高于之前估计的1.5%。  相似文献   

15.
2014年的成绩来之不易——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能耗强度下降4.8%,是近年来最大降幅""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快于经济增长""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32万人"……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也急需升级转型。我国依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现实的困难不容小觑: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  相似文献   

16.
成功追赶型国家在高速增长期后增长率下台阶是一个规律性现象。2015年左右中国将进入增长速度下台阶的时间窗口,增长速度下台阶将使中国经济面临防控风险和增长动力转换两方面的重要挑战。应对挑战需要解决增长模式转型中结构性、体制性和时效性三类问题。确立一种更为明确的目标和价值观.着力推动“参与促进型改革”。即以促进社会成员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质量参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进一步释放社会成员发展潜能为目标,着力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7.
赵凌云 《政策》2013,(8):15-22
十八大闭幕后,新一届党中央顺应人民期盼和时代召唤,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发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号召,实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为追求的改革新政,以"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为取向的发展新政。新政的指向是推动发展转型。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体由小到大,关键靠速度;经济体由大变强,关键靠转型。中国发展已经从快速发展阶段进入转型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在经历前两年复苏乏力后,从2004年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期。尽管世界经济遭遇国际油价大幅飙升、美元大幅贬值、地缘政治安全形势和恐怖袭击的冲击,但是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普遍回升或增长加速。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达到5%,比2003年的3.9%增加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10,(1):48-48
孙景宇在《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中国经济转型所取得的成功缘于国家治理模式的变革,但是其最积极的变化体现在市场发育方面,有关政府、社会方面的改革仍比较滞后。在经济转型新阶段,如何协调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构建现代国家治理模式的最大挑战,其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国家能力的重构。  相似文献   

20.
正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一直是驱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最重要来源。4月中旬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2014年春季年会上,IMF认为,全球经济正在出现向好的转折,但复苏仍然过于脆弱而且缓慢。对于全球经济长期发展来说,各国应该加快经济结构改革,以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中国不断进行的经济结构性改革在年会上得到了来自多方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