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是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两种法律制度.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的授权,从外部对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行为进行监督,通过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实现解决行政争议目的的法律制度.行政复议则是以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的层级监督为基础,行政复议机关经《中...  相似文献   

2.
行政复议和解制度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了行政复议和解制度,回应了建立多元化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实践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践与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由于该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及相关的行政程序法、行政诉讼法存在相应的制度障碍,注定该制度在理论上会受到诸多质疑,在运行中会出现许多问题,但是这一制度实践也必将为行政程序法的制定与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提供诸多经验.本文以构建统一的行政和解制度为出发点,在对我国现行行政法律规范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行政复议和解的适法性、行政复议和解的标的、行政复议和解的成立要件以及行政复议和解的法律效力,以期引发对该制度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的颁布和施行,标志着基于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请求,解决行政争议和追究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以恢复和补救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政救济法律制度的正式建立。一由于行政救济制度主要由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这两种法律制度构成,所以,两者之间受到一些共有规律的调整和支配。由此出发作为一种救济的途径和手段,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将于今年十月一日起施行,为了使行政诉讼法更好地实施,必须进行以实施行政诉讼法为中心的配套立法工作。其中,制定和颁布《行政复议条例》成为当务之急,这是当前行政立法中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一、制定《行政复议条例》的重要性作为一种行政法律制度,行政复议大多产生于行政诉讼之前,我国也不例外。由于处理和解决行政纠纷的实际需要,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一些行政法律文件中,已有关于行政复议制度的某些规定。如1950年公布的《财政部设置财政检查机构办法》规  相似文献   

5.
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得行政救济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使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保障,而且可以沟通行政机关和公民的密切联系,有利于行政机关在行政系统内部进行有效的自我监督。行政复议制度作为行政司法制度之一,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为相对人提供便捷救济手段、解决行政争议的形式。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制度是在1990年作为行政诉讼法的配套制度由国务院发布的《行政复议条例》建立起来的(94年国务院修订了有关管辖的条款)。至今,该制度已实施八年有余。在实施过程中,行政复议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其…  相似文献   

6.
行政诉讼制度研究在各国行政法学体系中通常排列为最后的课题,因为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机关在行使管理职权中引起的行政争议的最后手段。当前,为了配合1990年10月1日起行政诉讼法的实施,国务院正抓紧行政复议条例等配套立法工作。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建立统一的、科学的行政复议制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卢倩 《行政与法》2008,(2):73-76
行政复议作为一项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制度,在保护公民权利和监督行政权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使行政复议制度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2007年8月1日生效实施的《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追求行政复议制度的公正性为目的,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制度进行了富有特色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8.
行政复议条例经过近10年的实践,证明行政复议工作对于保障和监督行政执法是十分必要的。因而,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务院提出的将行政复议条例上升为法律的议案,经过反复征求意见,进行多次审议,通过了行政复议法。该法的颁布和实施,势必对行政执法以至立法产生广泛的影响。本文拟讨论其对卫生立法和执法工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一、扩大行政复议范围可能产生的影响行政复议条例规定可以申请复议的范围,与行政诉讼法相一致,包括行政处罚争议、行政强制措施争议、行政许可争议、行政不作为争议、侵犯经营自主权争议、抚恤金争议,违法要求履行义务争议以及其他侵犯人身权,财产权争议等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争议。行政复议法根据复议工作的经验和存在问题,一方面对具体行政行为规定得更具体并适当扩大了范围,如对行政许可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效实施,保障国家行政机关合法有效地行使行政管理权,国务院法制局于1989年10月在武汉召集了部委、地方法制部门和有关学者进行了关于制定《行政强制执行条例》和《行政复议条例》初步构想的讨论,在11月重庆召开的贯彻行政诉讼法座谈会上讨论修改了上述条例。与此同时,国内行政法学界关于建立统一的行政复议制度发表了不少文章,现将有关建立行政复议制度,制定《行政复议条例》的意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国《行政复议条例》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于1991年1月1日开始执行。它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展。但是,该条例没有确定律师的代理人地位,即没有规定律师可作为代理人参与行政复议,这不能不说是该条例的一个缺陷。目前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主要途径有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两条。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关系是根辅相成、协调衔接的,不仅制定的目的相同,制定的依据也相同。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9条明文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律师(不仅是律师)为诉讼  相似文献   

11.
新《行政诉讼法》关于复议共同被告的规定影响巨大,它部分解决了长久以来存在的行政复议制度定位争议问题,同时也对行政复议产生了较大冲击和不利影响。为解决上述困境,应当将行政复议定位为"替代性行政争议裁决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行政复议法》的修订,从职能、组织、受案范围、审查方式等方面对行政复议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2.
“行政复议”是行政法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但同时它也是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在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救济途径中,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行政争讼制度,两者在范围、当事人、裁决方式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当然,作为解决行政争议的两种不同的制度,行政复...  相似文献   

13.
行政法治与行政程序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法治与行政程序法王周户柯阳友随着《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条例》、《国家赔偿法》和《行政处罚法》的陆续颁布和实施,建立统一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乃为当务之急。本文拟对行政法治原则进行透视,阐释行政法治之内涵,探讨行政程序法与行政法治的互动关系,旨在明晰...  相似文献   

14.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上级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随着《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的颁布与实施,卫生行政争议案件将日益增多,行政复议是解决卫生行政争议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掌握和运用《行政复议法》处理卫生行政争议十分重要。1.申请行政复议的条件1.1.申请人在法定申请期限内提出申请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为60日,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计算。《行政复议法》施行以后,对于其他法律、法规将复议的申请期限规定为少于60日的,一律按60日执行。  相似文献   

15.
行政复议制度是行政机关依法解决行政争议、加强监督的法律规范,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寄寓于社会主义政治的法律制度。在行政复议制度的实际运行中我们看到了诸多问题,完善行政复议制度,解决运行中的弊病问题,是我们当下需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各项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采用行政协调的方法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争议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有的甚至直接妨碍了问题的公正和依法解决.必须依法规范行政协调,采用行政复议等法定手段解决当前的矛盾和纠纷  相似文献   

17.
卢建华 《政府法制》2007,(19):48-49
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依法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层级监督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为进一步完善行政争议解决机制,2007年5月29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笔者认为《条例》存在若干立法缺陷。  相似文献   

18.
《法学》1991,(2)
行政复议同行政诉讼都是解决行政争议的主要手段。行政诉讼是通过司法机关,即各级人民法院运用司法手段解决行政争议;行政复议,是通过行政机关,即各级人民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解决行政争议。为了有效地实施《行政诉讼法》,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复议法。制定行政复议法,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但其中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关系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行政诉讼法将解决行政争议确立为立法目的之一。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应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参与社会治理。一、检察机关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的目标(一)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政争议经过行政处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一审、二审乃至再审等诸多环节,  相似文献   

20.
由于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行使税收行政管理权的税务行政机关和纳税人之间难免产生税务行政争议。税务行政复议法律制度作为解决税务行政争议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税务行政复议制度有着自己的特色,但我国当前税务行政复议在立法和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简要概述我国税务行政复议制度后,详细分析了税务行政复议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的思考提出了修改和完善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加强和完善我国当前税务行政复议法律制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