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仲秋时节的塔斯尔海,早晨的室外温度只有摄氏三四度,可伊扎古丽还是和往日一样,早早地骑上三轮车,带着丈夫出发了。她打扫完了五师八十九团育新路大街,又在友谊路大街清扫街道。提起伊扎古丽干环卫工,还得从四年前说起。2012年8月,伊扎古丽的丈夫热依汗在骑摩托车上班的路上发生了车祸,双腿骨折,腰部受损。伊扎古丽夫妇工作的八十九团园艺二连干部职工伸出了  相似文献   

2.
冰山军魂     
时间:当代某天。 地点:育华宿舍。 人物: 育华——某学校女音乐教师,二十四五岁。 小燕——某军区报社女记者,二十三岁。 育华整洁的宿舍,床上放着方正的被褥。育华正坐在写台前看书。书架旁的袖珍录音机传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她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传来敲门声)。  相似文献   

3.
<正>道具:一张桌子、四把椅子、手机(铃声)、清油、羊腿、抓饭。人物简介:热依汗:性格泼辣、爱憎分明、心直口快。李:成熟干练、积极乐观、善良真诚。阿扎提:热情善良、幽默风趣、说话眉飞色舞表情夸张。场景:热依汗家场景一:热依汗:(接听手机)撒?好事情?能有撒好事情?恭喜我?(稍迟疑一下,速度很快的)你们这些骗子,再不要给我打电话了,啊?你不是骗子?你是西山农场社区指导办!哦,找我有什么事?李副场长要来我家,来我家结对认亲,好的,  相似文献   

4.
<正>人物妈妈四十三岁汉族女儿古丽十八岁维吾尔族男士四十五岁汉族[古丽手中紧紧握着一张纸一支康乃馨,对着手机打电话:妈妈妈妈,我考上了,我考上新疆大学了。我和同学一起去办好相关手续马上回家。  相似文献   

5.
<正>编剧:热依汗、崔园园时间:现代地点:居民家中人物:王志:男,50岁。小区保安。杨玲:女,41岁。童装店老板,精明能干,乐于助人。小崔:女,26岁。社区工会主席。道具:茶几、沙发、茶具、衣架(童装)开场:(杨玲拿着计算器边算边从舞台左侧上,王志拿着一条丝巾屁颠屁颠跟在后面)  相似文献   

6.
孜娜古丽是农五师八十九团民族九连的一位哈萨克族职工。多年来,她和丈夫依沙克孝敬、赡养老人,照顾弟弟妹妹的事迹在团场成为许多家庭学习的楷模。近日,孜娜古丽被八十九团评为“十佳好媳妇”,她们这个11口之家也被团场授予“十星级道德建设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孜娜古丽1998年与依沙克结婚时,依沙克兄弟姐妹9人,生活处在贫困线以下,善良的孜娜古丽毅然同依沙克走到  相似文献   

7.
生日     
正时间:秋收前人物:珊珊——10岁,主任的女儿大胡——30—40岁,连队职工阿姨(小于)——30多岁,连长邻居胡:气死我了,气死我了,你们说说,我们家孩子马上上大学要走,学费还没有着落呢,我跟连长商量跟连队借1万块钱,这都三天了,一点动静也没有。不行!今天我一定要找到他!诶!快到吃饭点了,我还是再到平房看看去!(珊珊手拿两根蜡烛上。珊珊将蜡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在农四师六十七团商业街经商的少数民族妇女越来越多,她们转变少数民族妇女不抛头露面的旧习俗,纷纷走出家门,依靠自己灵活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改变着自已的生活。今年23岁的哈萨克族女青年古丽,2004年初同汉族小伙李铁刚结婚,婚后在丈夫一家人的支持下,投资3000多元开起了一间美容美发店。由于她勤于钻研、勤练手艺,赢得了众多的回头客,使她的年收入达到1万余元。古丽的剪发技术过硬,吸引了不少前来拜师学艺的少数民族女青年。在她的带动下,许多少数民族女青年  相似文献   

9.
梁衡 《当代贵州》2007,(4):48-48
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王感。  相似文献   

10.
<正>在农七师一三一团三连,退休工人张秀珍老人每每提起儿媳妇库尔扎汗时,就像打开了的话匣子,禁不住滔滔不绝连声夸奖儿媳妇如何好,如何孝顺……2000年,张大妈在市场上做牛羊肉生意的24岁的儿子童云海,带回来一位身材高挑,白皙漂亮的哈萨克族女孩——库尔扎汗,小名古丽。  相似文献   

11.
追花车     
人物:陈爱国:农工,32岁,(简称陈) 张成英:农工,28岁,陈爱国之妻(简称英) 张成文:24岁,张成英之弟,拖车驾驶员,(简称文) [幕启。舞台一角竖两块木牌,分别书“严禁三丝”、“严禁烟火”] 陈:(走近棉堆,抓起一把棉花翻看,又躬腰察看,突然惊呼)成英  相似文献   

12.
帮助     
时间:现代 舞台布置:一栋房屋模型,几样简单的家具. 主要人物: 张金娃——男,汉,某团新招的甘肃籍职工,30岁(简称张) 王翠萍——女,汉,某团甘肃籍灵活就业者,28岁,张之妻(简称王) 李建昌——男,汉,某团连队职工,党员,种田致富能手,52岁,(简称李) (张、王二人操甘肃口音) (幕启,张唉声叹气地上) 张:(唉声叹气)哎,从甘肃来到塔里木,两地相距两千多公里,却有天壤之别.咱们的故乡,虽说是黄土高原,可是山清水秀的,而这里却是戈壁沙漠,一刮风风沙满天飞.来这里已一年多了,生活仍不习惯.今年承包土地种植棉花,因不懂植棉技术,造成产量低,钱也没赚上多少.  相似文献   

13.
<正>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兵团人用责任、信心和坚守,在祖国边陲筑起了铁壁铜墙。每一代人,都有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帕力古丽今年27岁,作为新疆塔里木大学选派生来到中蒙边境一线的十师一八三团青河独立营工作这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回忆起初来兵团时的情景,帕力古丽笑着说当时的自己缺少迈向成熟的那份历练。  相似文献   

14.
回乡记     
正时间:现代人物:王阿娣,女,60多岁,退休上海支青(简称王)李阿根,70岁,男,退休回上海支青(简称李)张塔河,男,45岁,某团干部舞台布置:一栋楼房模型和树木张:(东张西望上)今天,王阿姨和李叔叔从上海回团场探亲,我开车来接他们。他们退休回上海十多年了,团场变化太大了,我不来接他们,他们肯定找不到路。(幕后广播声响:各位旅客,请注  相似文献   

15.
很多年前,当时9岁的鲁女士离开家乡的母亲,与城里的小阿姨住在一处。小阿姨结婚后,鲁女士作为外甥女,把户口也迁进了小阿姨家。小阿姨夫妇一直没有生育,鲁女士以后结婚成家,也始终没有生育。再以后,小姨父和鲁的丈夫相继去世。而她们姨甥俩也先后步入了老年。  相似文献   

16.
忏悔……     
<正>时间:夏天的一个早晨地点:团场一居民房前人物:小邓子——男,社区清洁工,刑满回归人员何大叔——社区退休职工小张——女,社区工作人员开场:(何大叔家门前,小邓子身穿红色清洁工服装,手拿大扫帚扫地到门前)小邓子:咦,何大叔每天都是准点起床开门,(看表)今天都过点了,怎么还没动静,没准是睡过点了。  相似文献   

17.
在农四师六十六团农九连,传扬着南疆和田县维吾尔族干部茹仙古丽、阿不都乃比、卡哈尔3人扶助汉族职工的一段佳话。 该连共有204户汉族职工,自2000年4月份以来,茹仙古丽、阿不都乃比、卡哈尔3人在农九连挂职任副连长和党支部副书记。他们爱民、为民、助民,与职工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该连有个中年残疾人邢庭亮种植了32亩小麦,小麦收获时,茹仙古丽、阿不都乃比、卡哈尔3  相似文献   

18.
<正>农四师七十八团一连哈萨克族职工沙哈尔亚和热衣古丽是一对双残夫妻,家庭困难却不等不靠不要,凭着勤劳的双手供一双儿女上高中,在七十八团传为佳话。沙哈亚尔和热衣古丽20年前在牧区恋爱结婚,当时有很多牧民断言夫妻都是残疾人,谁也照顾不了谁,不会有好日子过的。沙哈尔亚和热衣古丽恋爱的火焰使他们铁了心,决心以实际行动证明给大家看,婚后从牧  相似文献   

19.
《学习月刊》2011,(21):21
当"老人摔倒无人扶"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后,一些人还拿出"彭宇案"作为不去扶老人的理由。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被车撞后遭到碾压,18个人路过却视而不见,最后只有拾荒阿姨将孩子救起,路人的冷漠终令国民震惊和愤怒。抛开法律、急救常识以及道德的问题不谈,公民扶起老人小孩,既是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一个公  相似文献   

20.
时间:现代 主要人物: 黄国治——男,65岁,某单位退休干部(简称黄) 李爱珍——女,60岁,某单位退休职工(简称李) 汪卫国——男,32岁,交通警察(简称汪) 黄:(嘴里哼歌穿着红马甲上)今天是我当志愿者第一次上岗.咱们阿拉尔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虽然咱退休了,也要为创城工作做一点贡献尽一份力,这应叫退休不退岗,发挥自己的余热.今天我负责军垦大道红绿灯处的执勤工作.军垦大道是阿拉尔市的一条主干道,车多,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