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论财政信息公开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信息公开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公开财政信息,可以有效地打破政府对财政信息的垄断,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应有之义,也是打造"阳光财政"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财政信息公开进行深刻理论思考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政府在公开财政信息方面的初步实践,分析了财政信息公开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财政信息公开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强化民生财政理念,就必须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各项民生支出需求,不断扩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多享改革发展成果。本文通过借鉴国外政府在财政支持民生方面的经验,主要分析了安徽省财政支持民生工程建设的实效,并对如何进一步推动安徽民生财政建设,从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提供最大数量就业的项目。此文以“就业创造标准”为理念,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的,探讨财政投资支出的策略,得出财政投资支出与就业创造之间的必然联系。要求政府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投资规模,而且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技术的项目。  相似文献   

4.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核心在于,通过制定资金支出的绩效目标,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体系,使支出目标和绩效挂钩,逐步实现对财政资金从“注重资金投入”的管理转向“注重支出效果”的管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经验总结,立足新疆本土,提出了实施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可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居民消费不足制约了河南内需扩大及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是在当前财政支农支出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支农比重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小、支出结构不合理等,要通过加大和优化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支持农村民生改善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努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促进河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07,(4):7-7
448.66亿元 2006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448.66亿元,比上年增加82.50亿元,增长22.53%,各项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圆满完成了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任务,“十一五”财政工作开局良好。  相似文献   

7.
《新湘评论》2015,(1):14-16
湖南省委、省政府按照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湖南长治久安提供有力的财政制度保障的要求,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在完善收入征管机制、改进预算管理制度、理顺财政体制、强化支出绩效管理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8.
李春艳 《奋斗》2005,(2):30-30,45
按目前地方财政统计口径,财政支农支出主要包括支援农业生产、农业综合开发、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三项支出。我省各级财政多年来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扶持“三农”.支持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任立湘 《奋斗》2001,(3):52-52
转移性支付,又称转移支出,英文表示用Transfer,原意为“转移”、“转账”后被应用于经济理论而成为西方财政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转移支付”若不加任何限制词,它是指货币收入主体之间非交易性的货币变换关系。在“转移支付”中,财政转移支付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形式。所谓财政转移支付可以译为财政转移支出,原意是财政资金的转移,是广义转移支付中的政府转移支出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公民依据该条例,通过申请财政信息公开,包括财政预决算编制的公开、财务账目和审计结果的公开以及执政党活动经费的公开等,推动政府(党)的财政公开,这对防止权力滥用、遏制权力腐败以及结束党政不分均具有重要作用,将有力地促进政府(党)的活动实现公开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宜昌市夷陵区财政工作按照“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管理,积极探索质量财政之路,财政发展步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  相似文献   

12.
政策     
"三公"经费将公开5月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会议强调,一要进一步细化公开中央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2011年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部分重点支出和2010年度中央财政总决算要公开到“项”级科目。二要继续推进中央部门预算和决算公开。  相似文献   

13.
环球     
《党建文汇》2014,(10):38-39
德国 社会监督作用不小 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联邦财政的预算和支出情况,德国联邦财政部推出了一个专门的联邦预算信息网。在这个网站上,联邦财政各个部每年的收入和支出都可供公民随时查阅。  相似文献   

14.
渝北财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不断做大收入蛋糕,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的历史巨变。  相似文献   

15.
吴礼宁 《学习论坛》2023,(1):128-136
应急财政在公共风险治理中有着基础性作用。现行《预算法》及相关应急法律在规则供给上存在明显不足,导致应急支出面临无法可依和法外执行并存的困境,对此,有必要在立法层面构建一套成熟、完备、科学的应急财政规则,以确立应急支出的规则依据,并通过事中、事后的审查监督,确保应急资金合法、合理、有效使用。在财税法律体系基本完备的前提下,应坚持法典化的基本思路,通过补充和修改的方式在《预算法》及应急法律文本中明确应急资金来源、应急预算审查方式和标准、应急支出权责划分等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6.
财政透明度的有效性分为改善财政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对公开财政信息激励与约束的有效性和由透明度本身决定的有效性三个方面,而上述三方面的有效性在财政透明度既定的情况下,依赖于一定的制度和文化条件.制度性条件主要包括是否建立起公共财政的治理结构以及政绩评价权制度如何安排,社会文化环境条件在于是否形成民主与法制文化.对于处于发轫阶段的我国财政透明度,这些制度与文化环境尚存在缺失,为提高财政透明度的有效性,应在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同时,加强相关的制度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刘燕  保津 《新视野》2022,(5):81-86+103
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新发展理念对财政治理国家提出了历史新阶段的新要求,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匹配财政治理国家的责任和担当,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国家战略格局。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绩效使用评价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的辐射效应和倍数效果,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能力,增强国家财政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以及精准考核等四个层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为此,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加强财政扶贫发展资金使用绩效,提升精准识别能力、加强资金使用绩效审计、发挥各方监督作用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胜 《探索》2011,(1):94-99
本文考察了分税制以来我国区域财政支农资金的配置状况,发现我国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存在着增长不稳、支出上移、功能失衡等问题,其根源在于区域财政收入的不均衡性、财政支农体系的复杂性以及农业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从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农民、政府与社会以及政府内部关系这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市场衔接、分工协作、激励引导、内在约束、监督调控五大提升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机制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19.
秦志军 《学习导报》2013,(11):52-52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地处湘南的道县,坚持以“小财政”做好“大民生”文章,重大决策优先考虑民生事业,重点项目优先安排民生领域,重大资金优先保障民生支出。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2011,(6):20-21
上情下达 国务院要求地方要比照中央公开“三公”经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会议强调:一要进一步细化公开中央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2011年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部分重点支出和2010年度中央财政总决算要公开到“项”级科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