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一改“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充分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有利于 拓宽选人视野,促进各类优秀人才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充实了四十五名三十岁以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 高层次人才。二要培养一批。对于公选中发  相似文献   

2.
宁组 《支部生活》2009,(7):42-42
今年,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宁蒗县开展了公开竞聘事业单位领导和公开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经过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和民主测评考察等环节,13名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被聘任为县直四所学校和医院的领导干部。同时,30名优秀年轻干部被选拔到乡镇副职岗位。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标志着宁蒗县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文汇报》日前刊登署名文章说,选拔年轻干部,着力点在于“科学度”与“公信度”的统一。如何把党管干部原则贯穿于选拔全过程,如何真正体现公平公开公正,如何保证选人用人的标准质量,是选拔环节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当前要着力推动“三个转变”,即从“伯乐相马”向“赛场选马”转变,通过公开选拔、竞聘上岗等竞争性机制,使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从“唯一选拔”向“比较选拔”转变。加大遴选比选力度,防止为提拔而提拔;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2,(4):49-49
确保用人权不会在实践中走样和变质,除了始终坚持党管干部这一基本原则以外,还必须坚持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来指导用人权的科学行使,即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基本原则,通过公开选拔、公开竞选的方式,改变干部选人用人中长期存在的“长官意志”“暗箱操作”“小圈子选人”等罔顾民意的做法。公开选拔、  相似文献   

5.
论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涵义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就是坚持“公开平等 ,竞争择优”的基本原则 ,解决好“选什么人 ,怎样选人”的问题。在新时期 ,就是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 ,把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选拔任用干部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 ,把那些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所谓“公开”即是在选拔之前面向社会公开所选职位、条件、选拔方式 ,在选拔过程中公开考试考核成绩 ,在选拔后公开选拔结果。“平等”即在应聘条件面前人人平等 ,在考试成绩面前人人平等 ,根据考试结果取人。其基本做法可以归纳为…  相似文献   

6.
为积极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海南州委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坚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上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自去年年底以来,州、县委先后公开选拔了4名副县级和9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在公开选拔中,州、县委始终坚持正确处理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原则的关系,注重把握好“四性”。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已经成为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的重要途径。在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机关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高级经营管理者的过程中,如何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指导思想,真正落实这八个字,  相似文献   

8.
目前,以“双推双考”为主要形式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地开展起来。实践证明,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有效运用。通过公开选拔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遏制干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达到从多数人中选人的目的,群众和社会对此都比较认可和拥护。但在公选实践中,存在着两种倾向,必须加以预防。防止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的做法。有的地方片面地认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职位多,数…  相似文献   

9.
《新长征》2007,(21)
近年来,东辽县不断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多措并举为年轻干部成长开辟『快车道』。一是公开选拔,创条件。在年轻干部的选备上,他们引入竞争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积极推行公开选拔,为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机会和条件。2003年以来,他们打破身份和行业界限,采取『三荐两考』的方式,先后3次面向全县公开选拔副  相似文献   

10.
四川公开选拔副厅级干部中共四川省委最近作出决定,自9月中旬至12月底,将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选拔部分省直机关副厅级干部。据介绍,选择将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和考试、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拔将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完全向社会公开,不...  相似文献   

11.
近来,洛阳市选择四家班子战斗力弱、经济效益差的企事业单位,从选好“一把手”入手,根据不同情况,开展“一把手”的“公开竞聘”和“民主选举”工作,积极探索让“能人”站出来,把“强人”选出来的方法和途径,在干部职工中和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公开竞聘”和“民主选举”,不同于一般的“公开选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具体实践中,洛阳市通过精心组织,严格程序,优化工作模式,扩大民主监督,体现了“民主”和“竞争”,实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中央集中出台了5个法规性文件,对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全委会票决、干部辞职等项工作作了具体规范,并下发了1个通知,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的现象进行认真清理。这5个法规性文件和1个通知,合起来被称作“5 1”文件。这批文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着力于解决干部能上能下和能进能出、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干部监督等问题。为帮助广大读者理解文件精神,我们将文件中的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条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之一。公开选拔党政领导…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发轫于公开选拔。公开选拔制度的核心价值——公开、公正、民主、竞争、择优,体现了现代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代表着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趋势和方向。近20年来,公开选拔经历了从实践摸索、经验推广到制度推行的发展过程,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这必将推动公开选拔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竞争上岗”是一种通过公开展示各方面能力和素质,对领导职务进行竞争上任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已被各级人事、组织、干部部门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硬性措施普遍采用,其主旨在于更大程度上体现“公开、平等、竞争和择优”原则。但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竞争上岗”选拔领导干部这一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对其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赵世明 《廉政瞭望》2011,(20):58-58
从“公开选拔”到“选拔公开”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逐步进入常态化和制度化,已经涉及了民意调查、任前公示、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等环节.但是选拔过程还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选拔谁、谁被选拔、谁来选拔还只是少数当事人关心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商品交换的“实质不平等”是指交换未能使当事人获得最大利益,有三种情况:“形式不平等”带来“实质不平等”;“形式平等”,由信息不对称带来“实质不平等”;“形式平等”,由垄断-竞争关系带来“实质不平等”。在垄断-竞争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垄断性经济和竞争性经济相互交换产品。垄断性经济以提高的价格提供数量不变的产品,竞争性经济以不变的价格提供数量增加的产品,反映了商品交换的“实质不平等”。我国若干部门劳动报酬呈相反方向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商品交换“实质不平等”的存在。对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经济来说,更重要的是使商品交换的“实质平等”在更大范围内实现。  相似文献   

17.
最近,某省决定公开选拔13名副厅级干部。招聘公告中说:“这次公开选拔的目的就是打破论资排辈和平衡照顾的旧框框,扩大选人视野,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学历层次高、有能力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把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置于全社会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公开选拔副厅级干部,给有识之士一个竞争的舞台,这绝对是一件好事。但当我把这条公告连续看了几遍之后,却突然想起了那些不公开的选拔,并发现  相似文献   

18.
中组部副部长、人事部部长张柏林指出,当前,中国公务员制度建设主要是健全完善四个机制:一是新陈代谢机制。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公开选拔、调任等“进口”方面的制度,注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公务员队伍;认真落实正常退休、辞去公职和辞退等“出口”方面的制度设计,保持队伍的合理流动和动态平衡。二是竞争择优机制。全面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公务员的录用、职务晋升等环节,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在报考者之间、公务员之间展开公开、平等的竞争,实行优胜劣汰,优升劣降,好中选优,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整体上不断提高公务员的素…  相似文献   

19.
当历史的车轮驶向又一个新千年,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人们发现,进入2000年,在中国大地上,“公开选拔”火爆神州。曾几何时,“公开选拔”破了“熬官者”的梦,“竞争上岗”封了“跑官者”的门。伴随着从中央到各省市公开竞聘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自治区从1995年开始先后五次采取公开推荐与考试考核相结合办法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目前第六次公开选拔正在进行。实践证明,公开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促进了领导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收到了选拔一个、发现一批、影响一代的效果。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选拔任用中,通过干部所在单位部门推荐,发动群众民主推荐,鼓励人才自荐,从而给人才创造了广泛的机会。符合竞争条件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经过笔试、面试、组织考核的层层关卡一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