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张秋红 《传承》2013,(6):70-72
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练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因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可以成为具有引领功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张秋红 《传承》2013,(4):70-72
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练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因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可以成为具有引领功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张军成  赵龙 《前沿》2013,(1):75-78
本文从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简析为切入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法治价值观的应然性本义予以深入解析,强调现代刑事法治价值观应反映在其人文精神层面之上,而论及核心价值观之时则应明确“以人为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法治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导向的必然性。本文是笔者对刑事法治核心价值观研究所撰写的系列论文之一,之后还将从实践、外向和微观角度展开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4.
“三个倡导”从三个层面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凝练出“三个倡导”是为了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认真借鉴国外和地区城市精神培育的经验,系统地推进.这其中科学阐释“三个倡导”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大力宣传“三个倡导”是基础,广泛践行“三个倡导”是关键,完善制度法规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和利益关系多元化引致社会价值观的多元与冲突,稳定一致的价值观共识是有效维持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防止社会断裂的"粘合剂"。形成稳定一致的价值观共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与国家治理的一致目标追求,它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努力方向,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构成部分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基础。达成价值观共识、确立共识性的价值观,必须解决价值观建设和国家治理过程中实然价值观存在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就是把全面实现人民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把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把人的全面发展状况作为衔接社会进步程度和改革开放成败的根本评价尺度。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是继续解放思想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继续解放思想和坚持以人为本是统一的,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归宿点和根本的价值取向。因此,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的解放思想,才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解放,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把握住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是继续解放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任浩明 《桂海论丛》2008,24(3):18-19
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就是把全面实现人民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把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把人的全面发展状况作为衔接社会进步程度和改革开放成败的根本评价尺度。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是继续解放思想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继续解放思想和坚持以人为本是统一的,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解放思想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系统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着重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里所强调的,是注重从全民教育入手,并由此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民自觉追求的崇高目标和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角度分析当前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性、理论性、制度性和经济性困境,提出将廉洁文化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廉洁价值观,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建设,为廉洁文化提供制度保障,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形成廉洁文  相似文献   

10.
陈开明 《人民论坛》2010,(2):102-1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居于主导、统领和核心地位的主流价值观,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践行,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当代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2013,(5):30-3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作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可塑性较强的群体,在中小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一项奠基工程。课题以海南省儋州市部分中小学生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重点分析目前中小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态势、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广东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建立离不开理论创新、主体动力、实践融入等三个重要环节。应不断加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不竭的理论动力;努力完善约束激励机制,用制度来激发、保障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主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高度重视实践融入,从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虚拟实践等四个角度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广大基层地区能否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直接关系到它能否在亿万民众的价值观中占据主导地位,关系到能否将其内化为广大民众共同的内心信念与价值追求。本文从基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状况入手,对基层在培育和践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新兴的网络传播工具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青睐。在新媒体背景下,是否能占领网络阵地、掌握网络话语权,关乎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否能顺利完成。本文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探讨京津冀高校如何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王玥琪 《前沿》2014,(23):74-75
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他们的内隐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直观的科学性与价值性是促使大学生内隐认同的前提,同时大学生在这一认同过程中又扮演了主体地位。从现实情况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隐认同过程中存在认同弱化、认同单一性、认同教育方式落后等突出问题。构建良性的认同机制、创新认同模式,以及树立先进的典型,是提升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隐认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围绕在校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主要影响因素、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创新培育路径四个研究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校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很高,但对其内涵的理解仍需加强。在主要影响的因素中,新闻媒体是重要外因,父母是第一影响源,其次是"国家宣传的各类模范榜样"、"老师榜样"。影响力最强的是学校的德育教育。调查显示,"网红"传递的正能量较低,并没有给予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带来什么红色养分,建议学校引导学生思辨甄别。结果还显示,传统的教育方式仍然是有效的,不可一味地追求新颖而抛弃一些传统的经典做法。  相似文献   

17.
调查发现,广州市中小学生对"爱国、敬业、诚信与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良好认知,认同度也较高。受年龄特征影响,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出不同于成年人的内容与特征,需要对之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提升。正确的认知、认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学校和社会生活都影响着中小学生的认知和认同。引导中小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中小学校有更广阔的视野,重视社会实践、重视学生主体体验和内化。  相似文献   

18.
向炜 《重庆行政》2013,(6):91-93
党政干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一个健康有序的现代国家必然是在具有自身精神标识的价值引领下开启现代化征程的,软实力的支撑构成国家治理现代化所必需的逻辑前提。软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价值观的较量。以社会主义为根基和以人民群众为旨归的本质特征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所倚重的一种软实力。它从实现价值整合、凝聚价值共识、巩固执政地位等层面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着支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契合性启示人们,应通过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的主导地位、提供坚实的硬化条件、植根于雄厚的民族精神、强化价值自信等路径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准确理解和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命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不仅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和进一步凝练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必须要能够反映和体现历史的前进方向,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有更高的精神价值追求,要能够反映和体现现时代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发展的状况,要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能够得到中国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和共鸣,要合理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伦理价值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价值观中的有益因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当与宣传和践行同步推进,必须高度重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