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身布衣,朴实无华,瘦弱身板,毫不起眼,他就是理县扶贫两资以工代赈办公室主任王小刚。王小刚是土生土长的理县人,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从事农村工作,一直同老百姓打交道。“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农民和脚下这块土地养育了我,同他们打交道我心里踏实。”乡亲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给他打电话,并亲切地称呼他“王三哥”。  相似文献   

2.
有一位上任不久的县长,上班时见秘书赶来告诉他,县政府大门口站着一群上访的群众,让他最好从后门到机关。这位县长听了一愣,说:“我是人民代表选举的县长,怎么能够躲着群众?回避群众就会脱离群众,回避矛盾就会激化矛盾,所以到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迎着群众的方向走。”很快,这位县长来到上访的群众中间,热情地把他们迎到县政府会议室,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又把有关部门的领导找来,当天就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妥善解决。这些群众非常高兴,走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县长亲自接见了我们”,“县长真能为老百姓作…  相似文献   

3.
我经常听到一些议论,说现在的老百姓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专门与“官”对着干。他们想不到,老百姓冲我们骂娘,这是因为老百姓还把我们当“娘”。我最大的担忧是,如果我们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继续坏下去,整个社会失去公平正义,他们还会不会把我们当“娘”!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期间,在兰考县为民服务中心的墙上,看到“还没上班,谁叫你来这么早”“不知道,你问我,我问谁”等“服务忌语”时,他停下脚步说,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就会说“忌语”,把老百姓看成父母、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人们都叫我傻子。”“我是幸存者,是先烈们用生命搭桥铺路,让我活了下来;是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鱼水深情,保护我一次次脱险。他们是我创作《小兵张嘎》的灵感源泉,我今天所有的荣光都是分享的他们的荣光。”“我经常会想起他们,想起那些刚刚还生龙活虎、转瞬间就血肉横飞的战友;想起陪着我流泪、像母亲般关怀照顾我的房东大娘;想起在鬼子的刺刀前喊我‘老二’的机智勇敢的乡亲……怎么会忘记呢?高天厚土,永不能忘。”  相似文献   

6.
重逛申城     
幢幢新楼薄云中,车流如涛奔浦东。沪西油菜黄金浪,百里长街南北通。生意兴隆达四海,国际都市气氛浓。四十二载庆解放,但愿申城代代红。1991年5月作于上海附记:我在上海工作了十年,对上海了解较深。看到现在上海有了如此巨大的发展,开发浦东,又开发西郊与南郊,使我感到由衷的喜悦。由此想起,初进上海时,陈毅司令员(上海第一任市长)反复告诫我们干部:“我们要改造上海,不能让上海改造我们。”他还向我们敲响警钟:“敌人叫嚷什么:上海是个大染缸,共产党蹲不了半年,准叫他红着进来,黑着出去。”然而我们以实际行动,使他们…  相似文献   

7.
“老百姓对我们城管工作有很多期望,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J”黄凤林说。只要老百姓找到黄凤林反映问题和投诉,这个嗓门大、思考周全的中年男人就会风风火火赶赴现场处理。在他的复上透曲一种雷厉风行的作风、敢抓敢为的胆识、心如明镜的公仆恃怀。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对我谈起他的三大志愿,并说:“我这个人啊,好处占百分之七十,坏处占百分之三十,就很满足了。”毛主席的衣食起居都由我们工作人员照顾,他与我们朝夕相处,结下了很深的感情。毛主席经常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你们在我身边、我对你们的感情比对孩子们还深。”毛主席的卫士们成了他最亲近的人。毛主席入睡困难是众所周知的,他有个习惯,就是在睡觉前要和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12,(1):42-42
自2007年8月担任宝坻区大白庄镇镇长,2011年6月份担任镇党委书记至今,王凤东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他经常对镇村干部讲:“要想让老百姓支持咱们的工作,咱们心里就必须装着老百姓,为他们着想,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语言虽朴实无华,但却道出了他心系群众、注重民生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爱心献人民     
夜读当代活雷锋朱伯儒的故事,很是感动。一位受朱伯儒多年帮助的老人问朱伯儒:“人家是巴结有权有势的,你却巴结我,我一个孤寡老汉,有啥值得高攀的?” 掩卷而思,“高攀”群众,此思想可敬,此行动可贵。特别是在当今时代值得提倡。 我想起一句我那个时代的歌词:“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我们的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是来自老百姓,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我记得电视政论片  相似文献   

11.
我叫赵鸿山,是红石镇红石村永丰二社的村民,是个没有职衔的庄稼人。要说对乡镇政务公开的看法,我举双手赞成。就我看,大家也都反映,自从搞政务公开,镇领导和站办所的人转变了工作态度,热情为大家办实事了,尤其对关系到我们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站办所接触挺多,深有感触。以前老百姓到镇里办点事儿可难了,无论是到民政办结婚登记证,或者想建房办审批手续,经常是“找着了土地找不着山神”,真是“门难进、人难见”,就算是找着了人,也是“脸难看、事难办”。 这两年实行了政务公开,可大不一样了。镇里的公开板上写着干部的职责和服…  相似文献   

12.
宋静 《新湘评论》2014,(4):53-53
今年的夏天格外热,我给老爸打电话嘱咐他,热了就开会儿空调,别怕浪费电,顺便问他有没有哈需要的,我好给他买了寄过去。 老爸一如往常般地回道:“不用买啊,我啥都不缺的。”后来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了一句:“明(我老公的名字)在你旁边吧?”我说:“没啊,咋了?”“你婆婆呢?”“也没有啊!爸,你想说哈说就行啊!”老爸这才“放心”地说道:“要不,你给我买个皮带吧?我这皮带用了七八年了,不大好用了!”我赶忙答应下来:“没问题,这两天就给你买了寄过去啊!爸,你需要啥直接给我说就行的,别管他们在不在我旁边。我孝敬自己老爸,谁也不敢有意见Ⅱ阿!再说了他们也不是那种人啊,你以后可不准跟自己女儿这么见外了啊!”  相似文献   

13.
正当村官就得和老百姓常交心,就得对老百姓有感情,就得为老百姓办实事。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真情换真情,干群有感情。我做出的这点成绩,归功于老百姓支持我,给我力量。有了这些支持和力量,我们就能够战胜任何困难,就没有干不成的事。——田相斌  相似文献   

14.
他曾是一位军人,4年军营生活的磨炼和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的熏陶,使他回到地方后对武装工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20年来,“事业重于泰山”这一工作准则,伴随着他经历着风风雨雨,从武装于事到镇武装部长,他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武装事业上,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从未动摇过他于好武装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就是乌兰县茶卡镇武装部部长汪浩勇。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老百姓多好,多知足啊!你为他们办点实事、好事,就永远念着你。我知道,他们这样待我,实际上是对共产党好,因为我是共产党的省委书记……”山西省省委书记胡富国的一席肺腑之言道出了我们党的一位省委书记“做官”的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的干部和老百姓,究竟谁是“父母”?写下这个命题,我想起了当年焦裕禄顶风冒雪访贫问苦时,握着老农民的手说:“我是你的儿子,看望您老人家来啦。”老人感动得直抹眼泪说不出一句话。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邓小平生前所发的那句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种视人民为父母,心甘情愿做人民的好儿女,是一种宝贵的“公仆”意识,闪耀着共产党人特有的人格魅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干部常以老百姓的“父母官”自居,开口闭口,动辄便是“我作为父母官……”众所周知,父母官是封建社…  相似文献   

17.
好事要办好     
湖南省机械工业局原局长兼党委书记林国悌,东窗事发,被捕入狱后,仍在计算着自己还能保住多少财产留给子女,让他们过上一辈子富裕生活,直到宣判其死刑时,他才恍然大悟,自己一辈子干了天下第一大蠢事,可惜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建瓦屋”,这个中国老百姓都懂得的简单道理,为何担任领导职务,受党教育多年的领导干部,却不明白呢﹖他们冒着违纪违法的危险,去为子女疯狂牟利,似乎老子有权儿子不沾点光,心里就不安。这种人虽然在短时间里做到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实在老百姓眼里,他们是极端的自私,是既可恶又可…  相似文献   

18.
“今天,大坝枢纽工程已建至348米高程,离最后目标356.8米已不足10米。站在大坝上,望着万顷碧波的水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永才兄弟。掐指算来,他离开我们已一年有余了。但在我的心目中,他仿佛从来都没有离开,仍一路小跑,奔波在工地上、隧道里、大坝上……也许,他的魂魄已经依附于这万顷碧波,时刻注视着我们,让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相似文献   

19.
本期我们全文转载了《人民日报》10月8日的文章《一位优秀的组织工作干部——深切缅怀冯军同志》,文章饱含激情,感人至深。冯军离开我们已经13年了,可许许多多人仍然在怀念他,赞扬他,学习他。他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好人!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干部带头,党员带头,如果我们的干部都能像冯军一样,爱人民,人民爱,我们的社会就一定会永远保持和谐。“中央派我来西藏工作,我一句困难的话也不能提,一点想法也不能讲,因为,西藏是个艰苦的地方,我不能说不去,不能说换别人去”。“我本身是做青年工作的,而且也一直在宣传‘好儿女志在四方’,教育青年人甘愿…  相似文献   

20.
今天才想起     
《党员文摘》2006,(3):33-33
一位女士到公安局报案:“警官先生,我丈夫失踪了。请你们帮帮我,无论如何要找到他,离开他我真的就没法活了!”“他是什么时候失踪的?”“两周前。”“那您怎么到现在才来报案!”“今天才想起,因为今天是他发工资的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